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8600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系统,包括散热腔和冷却筒,冷却筒位于散热腔的一侧,散热腔的一侧一体成型设有连接凸起,散热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回流板,该散热腔的内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散热板,回流板位于散热板的上方;中央空调的循环水可通过连接凸起进入至散热腔的内部,散热腔的内部等间距倾斜设有散热板,循环水可依次经过散热板,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在散热腔的一侧设有转筒,该转筒的表面等间距设有散热转板,散热转板由循环水带动,起到引流和散热的效果;冷却柱设置在冷却筒的内部,当循环水进入至冷却柱时,循环水由一侧循环导入至冷却柱并从出水槽流出,进一步起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Water Circulation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技术
,具体为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得到家庭开始使用家用空调来改善室内的温度,但是现有的中央空调的水循环过程中的散热能力较低,导致制冷的效果不理想,导致所需要散热降温的耗电量上升,大大降低了性能,且不适用于普通家庭,为此我们提出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系统,包括散热腔和冷却筒,冷却筒位于散热腔的一侧,散热腔的一侧一体成型设有连接凸起,散热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回流板,该散热腔的内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散热板,回流板位于散热板的上方,散热腔远离连接凸起的一端固定设有转轴,转轴的表面转动套设有转筒,该转筒的表面等间距安装有散热转板,散热腔靠近转轴的一侧倾斜焊接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冷却筒的上表面,该冷却筒的中部固定设有冷却柱,冷却柱的上端固定设有上托板,上托板包括竖向托板和托盖,竖向托板的下端与冷却柱的上端固定连接,该竖向托板的上端与托盖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托盖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冷却筒的上端。优选的,连接凸起为内部中空的金属结构,该连接凸起的内腔与散热腔的内部相接通,相邻散热板之间形成散热区间,该散热板的倾斜角度不超过45°。优选的,回流板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回流孔,散热腔远离连接凸起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转轴与转筒均位于连接槽的内部,转板的数量不少于6个。优选的,冷却柱的上端高度低于冷却筒的高度,该冷却柱的下端贯穿冷却柱设置,冷却柱中部连通开设有出水槽。优选的,竖向托板为截面形状的一端弧形的金属结构,该竖向托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冷却筒的上端,连接板远离转轴的一端位于冷却筒与冷却柱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中央空调的循环水可通过连接凸起进入至散热腔的内部,散热腔的内部等间距倾斜设有散热板,循环水可依次经过散热板,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2.在散热腔的一侧设有转筒,该转筒的表面等间距设有散热转板,散热转板由循环水带动,起到引流和散热的效果;3.冷却柱设置在冷却筒的内部,当循环水进入至冷却柱时,循环水由一侧循环导入至冷却柱并从出水槽流出,进一步起到散热降温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冷却筒结构截面示意图。图中:1散热腔、11连接凸起、12连接槽、2回流板、3散热板、31散热区间、4转轴、5转筒、51散热转板、6连接板、7冷却筒、8冷却柱、81上托板、811竖向托板、812托盖、82出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系统,包括散热腔1和冷却筒7,冷却筒7位于散热腔1的一侧,散热腔1的一侧一体成型设有连接凸起11,散热腔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回流板2,该散热腔1的内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散热板3,回流板2位于散热板3的上方,散热腔1远离连接凸起11的一端固定设有转轴4,转轴4的表面转动套设有转筒5,该转筒5的表面等间距安装有散热转板51,散热腔1靠近转轴4的一侧倾斜焊接设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冷却筒7的上表面,该冷却筒7的中部固定设有冷却柱8,冷却柱8的上端固定设有上托板81,上托板81包括竖向托板811和托盖812,竖向托板811的下端与冷却柱8的上端固定连接,该竖向托板811的上端与托盖812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托盖81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冷却筒7的上端。进一步地,连接凸起11为内部中空的金属结构,该连接凸起11的内腔与散热腔1的内部相接通,相邻散热板3之间形成散热区间31,该散热板3的倾斜角度不超过45°,回流板2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回流孔,散热腔1远离连接凸起1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12,转轴4与转筒5均位于连接槽12的内部,转板的数量不少于6个;中央空调的循环水可通过连接凸起11进入至散热腔1的内部,散热腔1的内部等间距倾斜设有散热板3,循环水可依次经过散热板3,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此外在散热腔1的一侧设有转筒5,该转筒5的表面等间距设有散热转板51,散热转板51由循环水带动,起到引流和散热的效果,同时在散热腔1的内部设有回流板2,可将蒸发的循环水成液体状态并回流至其内部。进一步地,冷却柱8的上端高度低于冷却筒7的高度,该冷却柱8的下端贯穿冷却柱8设置,冷却柱8中部连通开设有出水槽82,竖向托板811为截面形状的一端弧形的金属结构,该竖向托板81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冷却筒7的上端,连接板6远离转轴4的一端位于冷却筒7与冷却柱8之间;冷却柱8设置在冷却筒7的内部,当循环水进入至冷却柱时,循环水由一侧循环导入至冷却柱8并从出水槽82流出,进一步起到散热降温的目的。工作原理:本技术中中央空调的循环水可通过连接凸起11进入至散热腔1的内部,散热腔1的内部等间距倾斜设有散热板3,循环水可依次经过散热板3,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此外在散热腔1的一侧设有转筒5,该转筒5的表面等间距设有散热转板51,散热转板51由循环水带动,起到引流和散热的效果,同时在散热腔1的内部设有回流板2,可将蒸发的循环水成液体状态并回流至其内部,冷却柱8设置在冷却筒7的内部,当循环水进入至冷却柱时,循环水由一侧循环导入至冷却柱8并从出水槽82流出,进一步起到散热降温的目的。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腔(1)和冷却筒(7),冷却筒(7)位于散热腔(1)的一侧,散热腔(1)的一侧一体成型设有连接凸起(11),散热腔(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回流板(2),该散热腔(1)的内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散热板(3),回流板(2)位于散热板(3)的上方,散热腔(1)远离连接凸起(11)的一端固定设有转轴(4),转轴(4)的表面转动套设有转筒(5),该转筒(5)的表面等间距安装有散热转板(51),散热腔(1)靠近转轴(4)的一侧倾斜焊接设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冷却筒(7)的上表面,该冷却筒(7)的中部固定设有冷却柱(8),冷却柱(8)的上端固定设有上托板(81),上托板(81)包括竖向托板(811)和托盖(812),竖向托板(811)的下端与冷却柱(8)的上端固定连接,该竖向托板(811)的上端与托盖(812)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托盖(81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冷却筒(7)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腔(1)和冷却筒(7),冷却筒(7)位于散热腔(1)的一侧,散热腔(1)的一侧一体成型设有连接凸起(11),散热腔(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回流板(2),该散热腔(1)的内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散热板(3),回流板(2)位于散热板(3)的上方,散热腔(1)远离连接凸起(11)的一端固定设有转轴(4),转轴(4)的表面转动套设有转筒(5),该转筒(5)的表面等间距安装有散热转板(51),散热腔(1)靠近转轴(4)的一侧倾斜焊接设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冷却筒(7)的上表面,该冷却筒(7)的中部固定设有冷却柱(8),冷却柱(8)的上端固定设有上托板(81),上托板(81)包括竖向托板(811)和托盖(812),竖向托板(811)的下端与冷却柱(8)的上端固定连接,该竖向托板(811)的上端与托盖(812)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托盖(81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冷却筒(7)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世纪互通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