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06109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埃洛石原矿破碎、过筛、酸浸、清洗后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到分散均匀的白色悬浮液;步骤二、将表面活性剂、钴源、氮源和硼源加入至白色悬浮液中,再加入引发剂反应后烘干得到固体前驱体;步骤三、固体前驱体于保护性气氛下焙烧即得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一种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钴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的内部以及埃洛石管和碳纳米管的表面,得益于多组分间的极化作用以及复合材料独特的中空管状形貌,表现出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

A Halloysite/Boron-Nitrogen Co-doped Carbon/Cobalt Composi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物基复合吸波材料
,尤其是一种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磁波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而由此产生的辐射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电磁污染,已被认为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公害。因此,作用于2-18GHz的微波吸收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的一大课题。目前,微波吸收材料正朝着轻质、宽频、稳定性好、低成本和制备工艺简单化的方向发展,以便满足其实际应用。通常,微波吸收材料可分为磁损耗型和介电损耗型,而单一的磁损耗或介电损耗吸波材料往往无法达到宽频带、强吸收的吸波效果,因此,将两者复合在一起便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微波吸收材料而言,阻抗匹配是影响其性能的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之一,当材料的介电常数过高时,微波在材料与空气的界面处更容易发生反射,不利于微波进入材料内部,而埃洛石作为一种天然的中空管状硅酸盐粘土矿物,其化学式为Al2Si2O5(OH)4·nH2O,其主要成分之一的SiO2对吸波材料的介电常数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优化其阻抗匹配。此外,埃洛石独特的中空管状形貌可能有利于提高微波的吸收效率。因此,无论是从组成还是形貌而言,埃洛石在微波吸收材料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然而,据我们所知,很少有报道将埃洛石用于微波吸收。碳材料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介电损耗成分,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和性能可调性。由于较大的饱和磁化强度,强各向异性场和GHz范围内的高Snoek极限,金属钴从许多其他磁性材料中脱颖而出。因此,碳和金属钴的组合是制造具有优异微波吸收性能的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案。最近,为了进一步提高介电损耗,HuihuiLiu等[LIUH,LIY,YUANM,etal.InSituPreparationofCobaltNanoparticlesDecoratedinN-DopedCarbonNanofibersasExcellentElectromagneticWaveAbsorbers[J].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8,10(26):22591-22601.]将氮掺杂进碳中来形成了氮掺杂的碳钴复合物,它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此外,由于极小的密度和可调的电磁波吸收能力,六角形BCN最近也成为热门话题。据报道,碳网络中的B和N的掺杂可以引起一定程度的晶格极化,这可能有利于EM吸收性能[ZHANGT,ZHANGJ,WENG,etal.Ultra-lighth-BCNarchitecturesderivedfromneworganicmonomerswithtunableelectromagneticwaveabsorption[J].Carbon,2018,136:345-358.]。最近,核壳复合材料[Liu,Q.H.,Cao,Q.,Bi,H.,Liang,C.Y.,Yuan,K.P.,She,W.,Yang,Y.J.,Che,R.C.,2015.CoNi@SiO2@TiO2andCoNi@air@TiO2microsphereswithstrongwidebandmicrowaveabsorption.AdvancedMaterials28(3),486-490.]以及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材料[Han,M.,Yin,X.,Kong,L.,Li,M.,Duan,W.Y.,Zhang,L.T.,Cheng,L.F.,2014.Graphene-wrappedZnOhollowsphereswithenhancedelectromagneticwaveabsorptionproperties[J].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2(39):16403-16409.]等是微波吸收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复杂的制备过程、较为昂贵的原材料等问题阻碍着它们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一种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钴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的内部以及埃洛石管和碳纳米管的表面,得益于多组分间的极化作用以及复合材料独特的中空管状形貌,表现出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埃洛石原矿破碎、过筛、酸浸、清洗后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到分散均匀的白色悬浮液;步骤二将表面活性剂、钴源、氮源和硼源加入至白色悬浮液中,再加入引发剂反应后烘干得到固体前驱体;步骤三固体前驱体于保护性气氛下焙烧即得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埃洛石原矿破碎至-300目,再以无机酸浸泡处理并清洗以提纯,所述的无机酸选自盐酸、硫酸和草酸中的一种。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白色悬浮液中埃洛石质量分数为0.1~5.0wt%。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吐温2000、聚乙二醇2000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所述的钴源选自氯化钴、硫酸钴、醋酸钴和六水合硝酸钴中的一种;所述的氮源选自氨水、尿素和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所述的硼源选自硼砂、硼酸、偏硼酸铵和硼氢化钠中的一种;所述的引发剂选自水合肼、醋酸、硝酸、乙二胺、双氧水和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钴源、氮源、硼源、引发剂和埃洛石的质量比为0.1~2:0.1~5:5~30:0.05~1:0.1~15:0.1~3。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反应温度为60~100℃,时间为3~24h。优选的,步骤三中,所述保护性气氛选自氩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优选的,步骤三中,所述焙烧温度为600~1100℃,焙烧时间为2~10h,升温速率为4~6℃/mi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所述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中,埃洛石质量占比为10~40wt%,硼掺量为0.5~5wt%,氮掺量为0.1~5wt%,碳质量占比为25~50wt%,钴质量占比为30~55wt%。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的应用,将其用作微波吸收材料。本专利技术首先将埃洛石原矿进行破碎、筛选、提纯处理,之后以去离子水为介质,使埃洛石粉和硼碳氮钴等原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加入引发剂是防止原料间的酸碱性差异产生的沉淀,并促使各原料同步络合或成键,烘干后得到固体前驱体,再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得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简便的一步热解法,制备了一种埃洛石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钴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的内部以及埃洛石管和碳纳米管的表面,得益于多组分间的极化作用以及复合材料独特的中空管状形貌,表现出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2、本专利技术中埃洛石的引入调节了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优化了复合材料的阻抗匹配,并且其独特的中空管状形貌有利于减轻密度、提高微波吸收效率。在这一复合材料中,钴主要为磁性损耗的来源,掺杂碳材料为电损耗的来源,埃洛石为多层反射与损耗的来源,从组成、微观结构和形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埃洛石原矿破碎、过筛、酸浸、清洗后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到分散均匀的白色悬浮液;步骤二将表面活性剂、钴源、氮源和硼源加入至白色悬浮液中,再加入引发剂反应后烘干得到固体前驱体;步骤三固体前驱体于保护性气氛下焙烧即得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埃洛石原矿破碎、过筛、酸浸、清洗后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到分散均匀的白色悬浮液;步骤二将表面活性剂、钴源、氮源和硼源加入至白色悬浮液中,再加入引发剂反应后烘干得到固体前驱体;步骤三固体前驱体于保护性气氛下焙烧即得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埃洛石原矿破碎至-300目,再以无机酸浸泡处理并清洗以提纯,所述的无机酸选自盐酸、硫酸和草酸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白色悬浮液中埃洛石质量分数为0.1~5.0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埃洛石/硼氮共掺杂碳/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吐温2000、聚乙二醇2000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所述的钴源选自氯化钴、硫酸钴、醋酸钴和六水合硝酸钴中的一种;所述的氮源选自氨水、尿素和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所述的硼源选自硼砂、硼酸、偏硼酸铵和硼氢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静杨华明刘天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