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器密封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869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压器密封结构和车辆,其中增压器密封结构包括:背板、排油结构、轴封和甩油槽。所述背板具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具有安装孔;所述排油结构形成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轴封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甩油槽形成在所述轴封上,且所述甩油槽与所述排油结构连通。该增压器密封结构通过在轴封上设置甩油槽,在背板上设置排油结构,并使甩油槽与排油结构连通,以促进轴封处多余的润滑油排出,以避免润滑油在轴封处堆积而造成泄漏。

Turbocharger Sealing Structur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压器密封结构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压器密封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涡轮增压器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发动机高温废气的能量驱动涡轮带动压气机为发动机气缸提供持续高压的新鲜空气,为保证增压器转子系统安全稳定的高速旋转,轴承系统需要高压润滑油进行冷却、润滑,这就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密封,防止润滑油进入压气机内部随高压气直接进入发动机气缸,导致气缸内燃烧恶化,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产生不利影响,而传统涡轮增压器在此处的密封采用增加密封圈数量或在此处形成复杂的迷宫密封结构的形式,不仅密封效果一般,而且还大幅增加了涡轮增压器的制造成本,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增压器密封结构,该增压器密封结构具有排油作用,可使整体密封性更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压器密封结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具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具有安装孔;排油结构,所述排油结构形成在所述安装柱上;轴封,所述轴封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甩油槽,所述甩油槽形成在所述轴封上,且所述甩油槽与所述排油结构连通。进一步,所述轴封的外周面沿周向向内凹陷以形成所述甩油槽。进一步,所述安装柱包括:平直段、沉槽段以及连接在所述平直段与所述沉槽段之间的倾斜过渡段,所述排油结构形成在所述倾斜过渡段上。进一步,所述轴封包括:密封段和安装法兰段,所述甩油槽设置在所述密封段与所述安装法兰段之间,所述密封段与所述平直段配合密封,所述安装法兰段配合在所述沉槽段内。进一步,所述密封段的外周面沿周向向内凹陷以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平直段之间夹设有密封圈。进一步,所述安装法兰段与所述沉槽段之间具有进油间隙。进一步,所述排油结构为排油孔或排油槽段。进一步,所述背板具有沉槽,所述安装柱设置在所述沉槽内,所述安装柱与所述沉槽的槽壁之间形成有回油槽,所述排油结构与所述回油槽连通。进一步,所述安装柱的一端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更靠近所述安装柱的另一端端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增压器密封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增压器密封结构,该增压器密封结构通过在轴封上设置甩油槽,在背板上设置排油结构,并使甩油槽与排油结构连通,以促进轴封处多余的润滑油排出,以避免润滑油在轴封处堆积而造成泄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增压器密封结构,该车辆的增压器密封结构密封效果更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增压器密封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轴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背板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增压器密封结构,1-背板,2-安装柱,21-安装孔,3-排油结构,4-轴封,5-甩油槽,22-平直段,23-沉槽段,24-倾斜过渡段,41-密封段,42-安装法兰段,411-安装槽,6-密封圈,7-进油间隙,11-回油槽,25-倾斜面。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增压器密封结构10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增压器密封结构100可以包括:背板1、排油结构3、轴封4和甩油槽5。如图1-图5所示,背板1设置在增压器压气机侧与轴承侧之间,其中轴承侧具有止推轴承和旋转轴等轴承部件,需要对其进行润滑处理,因此这就需要对背板1进行密封,防止润滑油从背板1处进入到增压器压气机侧内部,再随高压气直接进入发动机气缸,对发动机造成损坏。进一步,背板1上具有安装柱2,安装柱2内具有安装孔21,为避免润滑油从安装孔21处流入到增压器压气机侧内,本技术实施例将轴封4设置在安装孔21内,并在安装柱2上形成排油结构3,且在轴封4上形成甩油槽5,并使甩油槽5与排油结构3连通。具体地,轴封4会随着旋转轴的转动而转动,在其上设置甩油槽5用于将轴封4与安装孔21之间进入的多余的润滑油通过甩油槽5的旋转离心力的作用向排油结构3甩出,并使润滑油能够通过排油结构3回流至回油腔中,以避免润滑油在轴封4处堆积而造成泄漏,进而避免了润滑油流到增压器压气机侧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增压器密封结构100,该增压器密封结构100通过在轴封4上设置甩油槽5,在背板1上设置排油结构3,并使甩油槽5与排油结构3连通,以促进轴封4处多余的润滑油排出,以避免润滑油在轴封4处堆积而造成泄漏。如图1和图2所示,轴封4的外周面沿周向向内凹陷以形成甩油槽5。换言之,甩油槽5为沿轴封4周向设置的,而轴封4也沿周向旋转,因此,便于甩油槽5利用旋转的离心力对多余的润滑油进行甩出。结合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安装柱2包括:平直段22、沉槽段23以及连接在平直段22与沉槽段23之间的倾斜过渡段24,排油结构3形成在倾斜过渡段24上。由于倾斜过渡段24为倾斜设置的,因此将排油结构3设置在倾斜过渡段24上可使排油结构3与甩油槽5之间的空间更大,能够容纳更多的润滑油,以避免甩油槽5及排油结构3未能及时的将多余的润滑油排出而导致此空间内因压强增大而导致泄漏。同时,倾斜过渡段24还具有安装导向的作用,以便于安装人员将轴封4装配到安装孔21内。结合图1-图5所示实施例,轴封4包括:密封段41和安装法兰段42,甩油槽5设置在密封段41与安装法兰段42之间,密封段41与平直段22配合密封,以避免润滑油流入到增压器压气机侧内,而安装法兰段42配合在沉槽段23内,以避免轴封4发生横向移动而影响密封效果。进一步,密封段41的外周面沿周向向内凹陷以形成安装槽411,安装槽411与平直段22之间夹设有密封圈6。通过设置密封圈6可有效阻止流入安装孔21内的润滑油流到增压器压气机侧内。如图1所示,安装法兰段42与沉槽段23之间具有进油间隙7。润滑油适于通过进油间隙7流入到轴封4处,以对轴封4与安装柱2之间进行润滑,避免二者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可减少摩擦配合面的面积,即可减少安装法兰段42以及沉槽段23的轴向宽度,进而可有效减少安装法兰段42与沉槽段23之间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摩擦。具体地,进油间隙7为“L”形的迷宫间隙,可有效减少润滑油沿进油间隙7向密封圈6处流动,进而减少了流到密封圈6处的润滑油量,以进一步避免润滑油在密封圈6处过量堆积而造成润滑油泄漏到增压器压气机侧内。优选的,进油间隙7的宽度范围应在0.05-0.15mm之间。参照图4,排油结构3可为排油孔。参照图5,排油结构3可为排油槽段。两种实施例均可实现排油的作用,均可使甩油槽5甩出的润滑油回流至回油腔中。因此可根据背板1的实际设置及布置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设计。结合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背板1具有沉槽,安装柱2设置在沉槽内,安装柱2与沉槽的槽壁之间形成有回油槽11,排油结构3与回油槽11连通。其中,经甩油槽5甩出的润滑油会从排油结构3排放到回油槽11内,再从回油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器密封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1)具有安装柱(2),所述安装柱(2)内具有安装孔(21);排油结构(3),所述排油结构(3)形成在所述安装柱(2)上;轴封(4),所述轴封(4)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1)内;甩油槽(5),所述甩油槽(5)形成在所述轴封(4)上,且所述甩油槽(5)与所述排油结构(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器密封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1)具有安装柱(2),所述安装柱(2)内具有安装孔(21);排油结构(3),所述排油结构(3)形成在所述安装柱(2)上;轴封(4),所述轴封(4)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1)内;甩油槽(5),所述甩油槽(5)形成在所述轴封(4)上,且所述甩油槽(5)与所述排油结构(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密封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封(4)的外周面沿周向向内凹陷以形成所述甩油槽(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密封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2)包括:平直段(22)、沉槽段(23)以及连接在所述平直段(22)与所述沉槽段(23)之间的倾斜过渡段(24),所述排油结构(3)形成在所述倾斜过渡段(2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器密封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封(4)包括:密封段(41)和安装法兰段(42),所述甩油槽(5)设置在所述密封段(41)与所述安装法兰段(42)之间,所述密封段(41)与所述平直段(22)配合密封,所述安装法兰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鹏飞于海超王洪凯张泽裕王向军王立俊郭涛康明龙王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