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转运救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73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幼儿转运救护车,包括车身,上述车身内部设有隔板,上述隔板与车身形成医疗舱,所示医疗舱中设有供氧装置,上述医疗舱内壁设有收缩座椅,上述医疗舱中设有设有担架,上述担架上表面安装婴儿保温床,上述供氧装置的氧气出口与婴儿保温床内部相连通,上述婴儿保温床上端设有保温盖,上述保温盖上端与婴儿保温床侧壁设有气囊,上述医疗舱上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上述医疗舱下端安装伸缩杆,上述伸缩杆活动端设有挂钩,以期望解决在特种车辆意外刮擦、碰撞时,新生儿转运箱易碰撞车内物体,对婴幼儿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Infant and Child Transfer Ambul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幼儿转运救护车
本技术涉及特种车辆配件,具体涉及婴幼儿转运救护车。
技术介绍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通常婴幼儿是属于受护群体,他们本身身体处于成长阶段,抵抗力较低,因此婴幼儿救治方式与普通救治方式存在差异,婴幼儿转运是指将急危的婴儿从缺乏婴幼儿重症监护环境的地方转移到符合救治条件场所,其婴幼儿转运救护车是该转运过程的中转站,通过婴幼儿转运救护车在转移过程中实施相当于婴儿重症监护室进行的监护及初步治疗,这样有助于降低婴幼儿的死亡率,将危重症新生儿转诊过程中的危险降到最低,为患儿的后续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通常的婴幼儿转运救护车配有,新生儿转运箱、多功能监护仪、便携式呼吸机、微量输液泵以及常规医疗用品;婴幼儿转运救护车在路面进行转移的过程中,需要有效避免车身颠簸、急停、急加速的情况,以免对患儿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由于属于车辆运输,不可避免的存在意外刮擦、碰撞风险,在特种车辆意外刮擦、碰撞时,新生儿转运箱易碰撞车内物体,对婴幼儿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转运救护车,以期望解决在特种车辆意外刮擦、碰撞时,新生儿转运箱易碰撞车内物体,对婴幼儿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幼儿转运救护车,包括车身,上述车身内部设有隔板,上述隔板与车身形成医疗舱,所示医疗舱中设有供氧装置,上述医疗舱内壁设有收缩座椅,上述医疗舱中设有设有担架,上述担架上表面安装婴儿保温床,上述供氧装置的氧气出口与婴儿保温床内部相连通,上述婴儿保温床上端设有保温盖,上述保温盖上端与婴儿保温床侧壁设有气囊,上述医疗舱上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上述医疗舱下端安装伸缩杆,上述伸缩杆活动端设有挂钩。作为优选,上述医疗舱底面设有限位座,上述限位座上设有螺孔,上述担架下端设有与螺孔相对应的限位孔,上述限位孔与螺孔中插入螺栓。作为优选,上述医疗舱底面铺设防滑层,上述车身尾部设有防撞缓冲带。作为优选,上述车身顶部警报装置,上述警报装置上端设有光伏板,上述警报装置内部设有蓄电池,上述蓄电池与光伏板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担架上设置婴儿保温床便于在碰撞后第一时间转移婴幼儿,避免持续耽误婴幼儿治疗时机,同时本技术通过气囊在碰撞时缓冲大部分冲击力,有效降低碰撞对婴幼儿的影响,通过紫外线杀菌灯便于医疗舱进行紫外线杀菌,通过伸缩杆便于调节挂钩高度,便于转运治疗的微量输液。本技术通过限位座安装螺栓,通过螺孔与螺栓的相互作用,便于拆卸安装,利于用户抬出担架转移婴幼儿。本技术通过防滑层避免正常使用过程中,地面打滑出现医疗事故,通过防撞缓冲带进一步降低撞击发生时对于车内的冲击,提升抗撞击程度。本技术通过警报装置对来往车辆发出警示,使其避让,通过光伏板尽可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蓄电池储存该电能,以便于在特殊的情况,有电可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限位座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身、2-隔板、3-医疗舱、4-供氧装置、5-收缩座椅、6-担架、7-婴儿保温床、8-保温盖、9-气囊、10-紫外线杀菌灯、11-伸缩杆、12-防滑层、13-撞缓冲带、14-警报装置、15-光伏板、16-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婴幼儿转运救护车,包括车身1,上述车身1内部设有隔板2,上述隔板2与车身1形成医疗舱3,所示医疗舱3中设有供氧装置4,上述医疗舱3内壁设有收缩座椅5,上述医疗舱3中设有设有担架6,上述担架6上表面安装婴儿保温床7,上述供氧装置4的氧气出口与婴儿保温床7内部相连通,上述婴儿保温床7上端设有保温盖8,上述保温盖8上端与婴儿保温床7侧壁设有气囊9,上述医疗舱3上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0,上述医疗舱3下端安装伸缩杆11,上述伸缩杆11活动端设有挂钩,其隔板2为现有医疗隔板,用于隔绝驾驶室与临时监护场所,通过隔板2与与车身1形成医疗舱3,通过车身后门便于进入医疗舱3,其医疗舱3中安装常规婴幼儿治疗设备,通过医疗舱3内壁设有收缩座椅5已节省舱内有限空间,其收缩座椅5位置需适应性的加装安全带,以保证陪护人员的安全,其担架6为现有商品,通过担架6搭装婴儿保温床7,其婴儿保温床7为现有婴儿培育箱,通过箱温和肤温两种温度控制温度,其箱温控制范围为25℃~37℃,肤温控制范围为34℃~37℃,并通过常规锁紧件固定在担架6上,以便于在碰撞后第一时间转移婴幼儿,避免持续耽误婴幼儿治疗时机,其供氧装置4为现有呼吸机,通过供氧装置4通过氧气管道将氧气输送到婴儿保温床7,以保证婴儿具有良好的供氧环境,其气囊9为现有商品,当碰撞发生时,气囊用于缓冲婴儿保温床7与其他物体的碰撞力,进而减少碰撞对婴儿保温床7内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婴儿存活率,通过紫外线杀菌灯10便于医疗舱3进行紫外线杀菌,通过伸缩杆11便于调节挂钩高度,便于转运治疗过程的进行输液。根据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利于用户抬出担架6转移婴幼儿,上述医疗舱3底面设有限位座301,上述限位座301上设有螺孔,上述担架6下端设有与螺孔相对应的限位孔,上述限位孔与螺孔中插入螺栓302,其限位座301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医疗舱3底面,通过限位座301安装螺栓302,通过螺孔与螺栓302的相互作用,便于拆卸安装,利于用户抬出/固定担架6转移婴幼儿。根据上述实施例,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提高车身抗撞击程度,避免工作过程中陪护人员行走打滑导致事故,上述医疗舱3底面铺设防滑层12,上述车身1尾部设有防撞缓冲带13,其防滑层12为PVC制成,通过防滑层12避免正常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医疗舱内行走打滑出现医疗事故,其防撞缓冲带13为具有韧性的弹性材料制成,在撞击时通过形变吸收撞击时的冲击力,进而降低撞击发生时对于车内的冲击,提升抗撞击程度。根据上述实施例,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便于在特殊的情况有电可用,上述车身1顶部警报装置14,上述警报装置14上端设有光伏板15,上述警报装置14内部设有蓄电池16,上述蓄电池16与光伏板15电连接,其报警装置14为现有车载报警器,通过警报装置14对来往车辆发出警示,使其避让,其光伏板15通过焊的方式安装在警报装置14上端,利用光伏板15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蓄电池16储存该电能,其电能输入到蓄电池16过程通过光伏控制器调控,以便于在特殊的情况,有电可用。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幼儿转运救护车,包括车身(1),所述车身(1)内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与车身形成医疗舱(3),所示医疗舱(3)中设有供氧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舱(3)内壁设有收缩座椅(5),所述医疗舱(3)中设有设有担架(6),所述担架(6)上表面安装婴儿保温床(7),所述供氧装置(4)的氧气出口与婴儿保温床(7)内部相连通,所述婴儿保温床(7)上端设有保温盖(8),所述保温盖(8)上端与婴儿保温床(7)侧壁设有气囊(9),所述医疗舱(3)上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0),所述医疗舱(3)下端安装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活动端设有挂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转运救护车,包括车身(1),所述车身(1)内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与车身形成医疗舱(3),所示医疗舱(3)中设有供氧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舱(3)内壁设有收缩座椅(5),所述医疗舱(3)中设有设有担架(6),所述担架(6)上表面安装婴儿保温床(7),所述供氧装置(4)的氧气出口与婴儿保温床(7)内部相连通,所述婴儿保温床(7)上端设有保温盖(8),所述保温盖(8)上端与婴儿保温床(7)侧壁设有气囊(9),所述医疗舱(3)上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0),所述医疗舱(3)下端安装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活动端设有挂钩。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将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爱普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