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589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22:13
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使框架的遮光性提高的技术。框架具备:树脂框架,其包围导光板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反射扩散材料,其添加在树脂框架中,使光反射并扩散;吸收材料,其添加在树脂框架中,对光进行吸收;树脂框架的反射率为30%以上且80%以下。

Frame, Area Light Source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框架、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框架、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子设备逐渐小型化、薄型化。对于在这样的电子设备中搭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了通过同一面积得到更大的显示区域而存在窄边框化、薄型化的需求。在显示面板的背光中,例如,使用的是以射出白色光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封装体为光源,使用了导光板(也称作导光体)的侧面发光型(也称作边缘发光型)面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具备对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进行遮挡或反射的框架。与上述技术相关联,提出了一种面光源装置,该面光源装置具备由表面反射率为90%以上的聚碳酸酯树脂构成的树脂框架(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09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应对面光源装置的窄边框化的需求,包围导光板的侧面的框架的厚度逐渐变薄。框架对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进行反射或遮挡,但如果导光板的侧面方向上的框架的厚度变薄,则存在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透过框架的情况。如果光透过框架,则光从面光源装置的侧面漏出,面光源装置的侧面发光而可见。鉴于这样的状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框架的遮光性提高的技术。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即,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具备:树脂框架,其包围导光板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反射扩散材料,其添加在树脂框架中,使光反射并扩散;吸收材料,其添加在所述树脂框架中,对光进行吸收;树脂框架的反射率为30%以上且80%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框架,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的一部分照射到反射扩散材料而被反射并再次进入导光板的内部,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的一部分进入树脂框架的内部。进入树脂框架的内部的光照射到反射扩散材料而在以树脂框架的内部扩散为大范围的状态前进,被吸收材料吸收。由于从导光板的侧面漏出的光被框架反射、扩散并吸收,因此框架的遮光性提高。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中,树脂框架的反射率可以是45%以上且65%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中,反射扩散材料可以是白色颜料,吸收材料可以是黑色颜料。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中,反射扩散材料可以是氧化钛,吸收材料可以是碳。本专利技术的面光源装置具备:本专利技术的框架;收纳于框架的导光板;收纳于框架,并且从导光板的侧面入射光的光源。由于这样的面光源装置具备遮光性提高的框架,能够提供抑制了漏光的面光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备本专利技术的面光源装置和接收从面光源装置出射的光的显示面板。由于这样的显示装置具备遮光性提高的框架和面光源装置,因此能够提供抑制了漏光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具备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由于这样的电子设备具备遮光性提高的框架、面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因此能够提供抑制了漏光的电子设备。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框架的遮光性。附图说明图1是对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例示的立体图。图2是对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结构进行例示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遮光性和光学特性的评价结果的图。图5是表示遮光性和光学特性的评价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表示的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例子,并非用于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于以下所说明的具体的结构。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面光源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面光源装置”也能够用于在显示面板、电纸书的显示装置的正面配置的正面光等背光单元之外的用途。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图1是例示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具备作为背光单元配置的面光源装置1和接收从面光源装置1出射的光的显示面板2。显示面板2通过对封入并夹在玻璃板之间的液晶施加电压而使光的透射率增加或减少,由此对像进行显示。以下,以面光源装置1中的、显示面板2侧为上面侧,以其相反面侧为下面侧进行说明。(面光源装置1的结构)图2是例示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的结构的立体图。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具备导光板10、光源11、柔性印刷基板(以下,也表述为“FPC”)12、固定部件13以及框架14。并且,面光源装置1具备在导光板10的下面侧配置的反射片15和在导光板10的上面侧依次层叠的扩散片16、棱镜片17以及遮光双面胶带18。导光板10为大致平板状,通过聚碳酸酯树脂和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等透光性原材料形成。导光板10的上面是光出射的出光面,是与显示面板2相对的面。导光板10将从光源11入射到导光板10内的光引导到出光面,出光面整体均一地发光。导光板10可以具备导光板本体和比导光板本体的高度高的光导入部。从光源11出射的光从光导入部高效地入射到导光板本体内,导光板10的光利用效率提高。导光板本体比光导入部薄,由此面光源装置1的薄型化提高,具备面光源装置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提高。其中,实施方式的导光板10可以是不具有光导入部的平板形状。光源11从荧光部射出白色光。光源11例如是LED封装体,但也可以使用LED封装体之外的光源。光源11通过将作为发光元件的LED芯片封入包含荧光体的透光性树脂(树脂层)而形成。光源11接收来自FPC12的供电而驱动,从而点亮。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光源11,可以使用白色之外的LED光源。使光源11的发光面与导光板10的入光面相对地将光源11安装于FPC12。例如,在FPC12上多个光源11以一定的间隔安装成一列。FPC12是在作为具有可挠性的绝缘性膜的基材上设置导体箔,在表面粘接作为保护用绝缘性膜的覆层或树脂(感光性树脂)而构成的配线基板。在FPC12设有配线。FPC12的配线用于向光源11供电等。固定部件13配置在FPC12的下面等,将FPC12固定于导光板10。固定部件13例如是上下面成为粘着面双面粘接带。框架14对导光板10、光源11、FPC12、固定部件13、反射片15、扩散片16以及棱镜片17进行收纳。框架14可以是将导光板10的侧面包围的框体(框状部件),也可以是具有将导光板10的侧面包围的框体和立设有框体的底板的箱体(箱状部件)。框体可以通过4个边的侧壁部件、具有开口的圆形侧壁部件或具有开口的椭圆形的侧壁部件形成。并且,框体的4个边的侧壁部件的转角部分可以是直角形状,框体的4个边的侧壁部件的转角部分也可以是R形。反射片15配置为与导光板10的下面接触。导光板10的下面是导光板10的上面的相反侧的面。反射片15是由具有多层膜构造的高反射膜或反射率高的白色树脂薄膜、金属箔等构成的平滑的片材,对导光板10内的光进行反射从而不使光从面光源装置1的下面漏出。在框架14为具有框体和底板的箱体的情况下,反射片15配置在导光板10与框架14的底板之间。在导光板10上配置有扩散片16和1片或2片棱镜片17。扩散片16是半透明的树脂膜,使从导光板10的出光面出射的光扩散而扩大光的指向特性。棱镜片17是在上面形成有三角棱镜状的微细图案的透明树脂膜,对被扩散片16扩散的光进行聚光,使从上面侧观察面光源装置1的情况下的辉度上升。遮光双面胶带18是上下两面成为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具备:树脂框架,其包围导光板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反射扩散材料,其添加在所述树脂框架中,使光反射并扩散;吸收材料,其添加在所述树脂框架中,对光进行吸收;所述树脂框架的反射率为30%以上且8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09 JP 2017-044752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具备:树脂框架,其包围导光板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反射扩散材料,其添加在所述树脂框架中,使光反射并扩散;吸收材料,其添加在所述树脂框架中,对光进行吸收;所述树脂框架的反射率为30%以上且8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树脂框架的反射率为45%以上且65%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崎信二驹野正一广田和英竹村宏一原田和法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