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金属主体和合成树脂内衬的容器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838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21:44
提供一种容器盖,其包括:由薄金属板制成且具有顶壁和从顶壁的外周下垂的裙壁的主体和布置在主体顶壁的内表面上的合成树脂内衬,该内衬由形成在顶壁内表面上的第一层(26)和形成在第一层的下表面上的第二层(28)组成。第一层的外周边缘部(32)的径向内侧区域的厚度大于中央部(30)的径向外侧区域的厚度,以形成存在于中央部和外周边缘部之间分界处的台阶。此外,所述第一层的所述中央部具有厚度径向朝外逐渐减小的圆环形厚度变化区域(34)。

Container Cover Including Metal Body and Synthetic Resin L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金属主体和合成树脂内衬的容器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容器盖,其包括由薄金属板制成的且具有圆形顶壁和从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圆柱形裙壁的主体和布置在主体顶壁的内表面上的合成树脂内衬。
技术介绍
通常被称为瓶罐或金属瓶的容器由薄金属板如铝基合金形成并且在圆柱形口颈部的上端部形成有向外卷边且在口颈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阴螺纹和位于其下方的锁止爪。作为特别适合于这种容器的容器盖,下述专利文献1和2公开了如下容器盖,其包括由薄金属板制成的且具有圆形顶壁和从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圆柱形裙壁的主体和布置在主体顶壁的内表面上的合成树脂内衬。在主体裙壁的上端部形成有环形凹部。内衬由第一层和第二层组成,第一层通过将供给到顶壁内表面的硬质合成树脂材料模压成型而形成,第二层通过将供给到第一层的下表面的柔性合成树脂材料模压成型而形成。内衬的第一层具有沿主体顶壁内表面延伸的圆形中央部和沿主体顶壁的外周边缘部和裙壁上端部延伸的圆环形外周边缘部。内衬的第二层被层叠到第一层的中央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A-2015-3325专利文献2:JP-A-2016-2696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经验,已发现上述形式的传统容器盖有以下要解决的问题:(1)当第二层模压成型时,在第一层的外周边缘部中的径向内侧区域、即外周边缘部中的邻接中央部的部分很可能会受损。(2)当第二层要被模压成型时,用于第二层的合成树脂不能如所需的那样充分顺利流动,因此可能无法模压成型所需形状的第二层。鉴于上述事实而完成本专利技术。它的第一课题是提供一种新颖且改进的容器盖,其最大限度避免了在第一层的外周边缘部中的径向内侧区域在第二层模压成型时被损坏的情况,而不引起其它问题如所用材料的用量显著增大。本专利技术面对的第二课题是提供一种新颖且改进的容器盖,在此能够可靠地模压成型所需形状的第二层。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深入研究和实验,本专利技术人已经认识到第一层的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内侧区域在第二层模压成型时被损坏的原因如下: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内侧区域的厚度通常同与之邻接的中央部的径向外侧区域的厚度相同且过小。因此,第一层的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内侧区域部在由用于模压成型第二层的模制组件施加的相当大的压力下不具有足够的强度。因而,基于这种认识,专利技术人已发现第一课题可以通过将第一层的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内侧区域的厚度制成大于中央部的径向外侧区域的厚度而在中央部和外周边缘部之间分界处设置台阶来解决(即使在通过同样增大中央部的径向外侧区域的厚度而不存在台阶的场合下也能完成第一课题,但这个措施将会增加用于形成第一层所需的材料量)。此外,本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和实验发现,当在第一层的中央部存在厚度径向朝外逐渐减小的圆环形厚度变化区域时,用于形成第二层的合成树脂材料在第二层的模压成型时可充分顺利流动。就是说,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器盖用于完成上述第一课题,该容器盖包括由薄金属板制成的且具有圆形顶壁和从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圆柱形裙壁的主体和布置在所述主体的顶壁内表面上的合成树脂内衬,所述内衬由第一层和第二层组成,所述第一层通过将供给到所述顶壁的内表面的硬质合成树脂材料模压成型而形成,所述第二层通过将供给到所述第一层的下表面的柔性合成树脂材料模压成型而形成,所述内衬的第一层具有沿主体顶壁的内表面延伸的圆形中央部和沿主体顶壁的外周边缘部内表面和所述裙壁的上端部内表面延伸的圆环形外周边缘部,以及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层被层叠到所述第一层的所述中央部,其中,所述内衬的第一层的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内侧区域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层的中央部的径向外侧区域的壁厚,在所述中央部和所述外周边缘部之间分界处存在台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容器盖用于解决上述第二项课题,该容器盖包括由薄金属板制成且具有圆形顶壁和从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圆柱形裙壁的主体和布置在所述主体的顶壁内表面上的合成树脂内衬,所述内衬由第一层和第二层组成,所述第一层通过将供给到所述顶壁的所述内表面的硬质合成树脂材料模压成型而形成,所述第二层通过将供给到所述第一层的下表面的柔性合成树脂材料模压成型而形成,所述内衬的第一层具有沿所述主体的顶壁内表面延伸的圆形中央部和沿所述主体的顶壁的外周边缘部内表面和所述裙壁的上端部内表面延伸的圆环形外周边缘部,以及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层层被叠到所述第一层的所述中央部,其中,在所述第一层的所述中央部存在厚度径向朝外逐渐减小的圆环形厚度变化区域。所述台阶优选为0.05-0.40毫米。所述第二层优选具有圆形薄壁中央部和圆环形厚壁外周边缘部,在所述厚壁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内侧区域存在向下突出的环形突起,所述第一层的所述厚度变化区域的外周边缘位于所述环形突起的内周边缘的径向内侧。有利的是,所述第一层的所述厚度变化区域与所述第二层的所述薄壁中央部的径向外区域对置,所述第二层的所述薄壁中央部的所述径向外侧区域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层的所述厚度变化区域的厚度变化喜迎地径向朝外逐渐增大。所述厚度变化区域优选相对于水平面以0.5-3.0度倾斜角度倾斜。有利的是,容器盖适用于由薄金属板制成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形成在口颈部顶端处的向外卷边,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层的环形突起的外周面紧密接触所述向外卷边的内周面上端部,位于所述环形突起的径向外侧的所述厚壁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外侧区域的下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向外卷边的上表面至外周面。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上”和“下”分别指容器盖直立状态中的上和下(即在图1-3所示的每个状态)。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盖中,内衬的第一层的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内侧区域的壁厚大于中央部的径向外区域的壁厚,并且在中央部和外周边缘部之间分界处存在台阶。在这种容器盖中,内衬第一层的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内侧区域的壁厚可相当厚但没有过度增大用于模制第一层所需的材料量,因此能尽量避免在第二层模压成型时损坏第一层的外周边缘部中的径向内侧区域的情况。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盖中,在第一层的中央部存在厚度径向朝外逐渐减小的圆环形厚度变化区域。在这种容器盖中,由于存在厚度变化区域而促进在第二层的模压成型时的材料流动。因此,能可靠地将所需形状的第二层模压成型。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容器盖的优选实施例的局剖主视图。图2是放大示出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容器盖安装在由薄板制成的容器的口颈部上以密封口颈部的状态的局剖主视图。图4是放大示出图3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构造的容器盖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来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构造的整体以附图标记2表示的容器盖包括由薄金属板制成的主体4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内衬6。可由合适的薄金属板如铝基合金薄板形成的主体4具有圆形顶壁8和从顶壁8的周缘下垂的圆柱形裙壁10。在顶壁8和裙壁10之间的分界区域在横截面中为圆弧形。沿周向连续延伸的环形凹部12形成在裙壁10的上端部。而且在环形凹部12的正下方区域中,沿周向间隔形成多个沿周向延伸的缝隙(凹口)14。位于这种缝隙14下方的区域径向向内移位。在裙壁10的下端部设有周向可断线16,由此裙壁10被分成位于周向可断线16上方的主部18和位于周向可断线16下方的显窃启裙部20。周向可断线16在所示实施例中由沿周向间隔地周向延伸的多个缝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盖,包括由薄金属板制成的且具有圆形顶壁和从所述顶壁的周缘向下延伸的圆柱形裙壁的主体和布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顶壁的内表面上的合成树脂内衬,所述内衬由第一层和第二层组成,所述第一层通过将供给至所述顶壁的内表面的硬质合成树脂材料模压成型而形成,所述第二层通过将供给至所述第一层的下表面的柔性合成树脂材料模压成型而形成,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一层具有沿所述主体的所述顶壁的所述内表面延伸的圆形中央部和沿所述主体的所述顶壁的外周缘部内表面和所述裙壁的上端部内表面延伸的圆环形外周边缘部,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层被层叠到所述第一层的所述中央部,其特征是,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一层的所述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内侧区域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层的所述中央部的径向外侧区域的壁厚,并且在所述中央部和所述外周边缘部之间的分界处存在台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15 JP 2017-0257711.一种容器盖,包括由薄金属板制成的且具有圆形顶壁和从所述顶壁的周缘向下延伸的圆柱形裙壁的主体和布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顶壁的内表面上的合成树脂内衬,所述内衬由第一层和第二层组成,所述第一层通过将供给至所述顶壁的内表面的硬质合成树脂材料模压成型而形成,所述第二层通过将供给至所述第一层的下表面的柔性合成树脂材料模压成型而形成,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一层具有沿所述主体的所述顶壁的所述内表面延伸的圆形中央部和沿所述主体的所述顶壁的外周缘部内表面和所述裙壁的上端部内表面延伸的圆环形外周边缘部,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层被层叠到所述第一层的所述中央部,其特征是,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一层的所述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内侧区域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层的所述中央部的径向外侧区域的壁厚,并且在所述中央部和所述外周边缘部之间的分界处存在台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盖,其中,所述台阶为0.05-0.4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容器盖,其中,在所述第一层的所述中央部存在厚度径向朝外逐渐减小的圆环形厚度变化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盖,其中,所述第二层具有圆形薄壁中央部和圆环形厚壁外周边缘部,在所述厚壁外周边缘部的径向内侧区域中存在向下突出的环形突起,所述第一层的所述厚度变化区域的外周边缘位于所述环形突起的内周边缘的径向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盖,其中,所述第一层的所述厚度变化区域与所述第二层的所述薄壁中央部的径向外区域对置,在所述第二层的所述薄壁中央部的所述径向外侧区域中,厚度与所述第一层的所述厚度变化区域的厚度变化相对应地径向朝外逐渐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中,所述厚度变化区域相对于水平面以0.5至3.0度倾斜角度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中,该容器盖适用于在口颈部的前端处形成有向外卷边的由薄金属板制成的容器,其中在所述内衬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地俊平近藤英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克乐嘉制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