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板及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2508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冷板及散热系统,水冷板包括板本体及设置在板本体上的散热管,板本体与散热管围成一流体腔,板本体的相对两侧设有进水槽及出水槽,进水槽、出水槽均与流体腔连通;散热管包括多个的第一散热部及第二散热部,各第一散热部通过第二散热部首尾连通并形成多个弓形连接结构。上述的水冷板的结构简单,散热管为第一散热部及第二散热部所形成的多个弓形连接结构,使各第一散热部之间具有散热空间,部分的热量能够通过流动在散热管表面的风带走,并且工作时,冷却水会对弓形的弓部进行撞击,形成缓冲,从而减慢冷却水的流动速度,增加其在散热管内的停留时间,散热效果好,使冷却水能很好地将电子产品表面的热量带走。

Water Cooling Plate and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冷板及散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冷板及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性能迅速提高,整个系统的耗散功率也急剧增大。耗散功率的增加和小型化的要求引起散热问题日益突出,而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不仅影响到设备的性能,还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研究表明,在影响电子装置可靠性的多种因素中,散热至关重要。电脑、服务器等电子产品所产生的热量,会导致芯片温度的升高,如果没有适当的散热措施,就可使芯片的温度超过所允许的最高温度,从而导致器件性能的恶化,以致其损坏。传统技术中,电子产品通过散热器对其表面的热量带走,现有的散热器通常分为风冷散热系统和水冷散热系统,水冷散热系统由水冷板、水管和水泵组成,水冷板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将电子产品表面的热量带走,但是现有的水冷板的散热效果差,不能很好地将电子产品表面的热量带走。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冷板,其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能很好地将电子产品表面的热量带走。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冷板,包括板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板本体上的散热管,所述板本体与所述散热管围成一流体腔,所述板本体的相对两侧设有进水槽及出水槽,所述进水槽、出水槽均与所述流体腔连通;所述散热管包括多个的第一散热部及第二散热部,各所述第一散热部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部首尾连通并形成多个弓形连接结构。上述的水冷板的结构简单,通过设有板本体及散热管,散热管为第一散热部及第二散热部所形成的多个弓形连接结构,使各第一散热部之间具有散热空间,部分的热量能够通过流动在散热管表面的风带走,并且工作时,冷却水会对弓形的弓部进行撞击,形成缓冲,从而减慢冷却水的流动速度,增加其在散热管内的停留时间,散热效果好,使冷却水能很好地将电子产品表面的热量带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散热部呈平行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部与所述第一散热部呈垂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的直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部的直径为所述第一散热部的直径的1/4~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部的直径为所述第一散热部的直径的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槽的水流流向与所述第一散热部之间所成角度为钝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槽为所述进水槽在所述板本体的中线的投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本体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罩设在所述进水槽远离所述散热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块罩设在所述出水槽远离所述散热管的一端。一种散热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水冷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水冷板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水冷板的主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水冷板的仰视图;图4为图2所示的水冷板的左视图;图5为图2所示的水冷板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水冷板100,用于安装在一散热系统上,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该水冷板100包括板本体10及设置在板本体10上的散热管20,板本体10与散热管20为金属材料一体成型而成,具体的,该金属材料为AL3003。可选的,板本体10与散热管20围成一流体腔,流体腔用于冷却水的流动,板本体10的相对两侧设有进水槽11及出水槽12,进水槽11、出水槽12均与流体腔连通,进水槽11用于与散热系统的进水管连接,出水槽12与散热系统的出水管连接。如图5,板本体10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块13及第二固定块14,第一固定块13罩设在进水槽11远离散热管20的一端,用于将散热系统的进水管固定;第二固定块14罩设在出水槽12远离散热管20的一端,用于将散热系统的出水管固定。散热管20包括多个的第一散热部21及第二散热部22,各第一散热部21通过第二散热部22首尾连通并形成多个弓形连接结构,使各第一散热部21之间具有散热空间,部分的热量能够通过流动在散热管20表面的风带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各第一散热部21呈平行设置,第二散热部22与第一散热部21呈垂直设置,以使散热管20的弓形结构在板本体10布置更多。如图4,第二散热部22的直径小于第一散热部21的直径,以使冷却水经过第二散热部22后会产生节流降温作用,使冷却水经过每段第一散热部21时,温差小,使得冷却水后续的散热效果更佳。进一步的,第二散热部22的直径为第一散热部21的直径的1/4~2/3。优选的,第二散热部22的直径为第一散热部21的直径的1/2。在另一实施例中,进水槽11的水流流向与第一散热部21之间所成角度为钝角,以使冷却水进入第一散热部21时也产生节流降温的效果。优选的,进水槽11的水流流向与第一散热部21之间所成角度为100°-160°。出水槽12为进水槽11在板本体10的中线的投影,利用剩余水压对冷却水进行节流降温,节能效果好。上述的水冷板100的结构简单,通过设有板本体10及散热管20,散热管20为第一散热部21及第二散热部22所形成的多个弓形连接结构,使各第一散热部21之间具有散热空间,部分的热量能够通过流动在散热管20表面的风带走,并且工作时,冷却水会对弓形的弓部进行撞击,形成缓冲,从而减慢冷却水的流动速度,增加其在散热管20内的停留时间,散热效果好,使冷却水能很好地将电子产品表面的热量带走。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板本体上的散热管,所述板本体与所述散热管围成一流体腔,所述板本体的相对两侧设有进水槽及出水槽,所述进水槽、出水槽均与所述流体腔连通;所述散热管包括多个的第一散热部及第二散热部,各所述第一散热部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部首尾连通并形成多个弓形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板本体上的散热管,所述板本体与所述散热管围成一流体腔,所述板本体的相对两侧设有进水槽及出水槽,所述进水槽、出水槽均与所述流体腔连通;所述散热管包括多个的第一散热部及第二散热部,各所述第一散热部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部首尾连通并形成多个弓形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散热部呈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部与所述第一散热部呈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拓佳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