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44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定子包括8个极和等间距开设的48个矩形定子槽,每个矩形定子槽内的导体数为4层,总共有三相绕组结构,每相绕组结构共有两条支路且两条支路串联,每相绕组结构均包括插入侧和焊接侧,焊接侧设置电源引出线,插入侧节距均为6,每相绕组结构均为U型线,定子绕组内层引出串联引出线,绕组外层引出电源引出线和星点连接线;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在外层集中处理同相两支路串联引出线连接、星点连接线连接和电源引出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绕组结构,改善了绕组插入制造工艺性,实现了机械自动下线,缩短了绕组端部尺寸,降低了扁线电机的整体体积,减小了驱动电机的轴向安装空间。

A Stator Winding of Flat Lin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绕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扁线电机,特别涉及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绕组。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车用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性能的增加必然会导致驱动电机体积的增加,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轴向空间尺寸十分有限,导致驱动电机的性能和体积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驱动电机根据定子线圈绕组方案可以分类为分布绕组驱动电机和集中绕组驱动电机。分布绕组驱动电机按照定子绕组的截面形状可以分为圆形线和扁铜线。采用扁铜线的电机称为扁线电机。与圆形线相比,扁铜线可以有效的提高驱动电机的槽满率,降低驱动电机的铜耗从而提高驱动电机的效率,同时可以降低电机定子绕组的端部高度,能够有效减小电机的安装空间。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扁线电机定子,当每槽导体数为4层时,1、2层构成一条支路,3、4层构成一条支路,两条支路串联连接,这样两条支路间在定子绕组插入侧出现过桥线,这样增大了下线的难度,无法采用机械自动下线。现有的扁线电机定子绕组,星点连接和电源引出线分布在定子绕组的插入侧,增加了异型线的数量,且这些异型线存在分布集中、结构布线复杂、量产制造工艺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扁线电机定子绕组量产制造工艺不好的问题,实现机械自动下线,简化绕组结构。这种定子绕组进一步缩短了绕组端部尺寸,降低了扁线电机的整体体积,减小了驱动电机的轴向安装空间。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包括8个极和等间距开设的48个矩形定子槽,每个矩形定子槽内的导体数为4层,总共有三相绕组结构,即U相绕组结构,V相绕组结构和W相绕组结构,每相绕组结构共有两条支路且两条支路串联,每相绕组结构均包括插入侧和焊接侧,焊接侧设置电源引出线,插入侧节距均相等且节距为6,每相绕组结构均为U型线,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内层引出串联引出线,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外层引出电源引出线和星点连接线;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在外层集中处理同相两支路串联引出线连接、星点连接线连接和电源引出线连接;U相绕组结构从U相电源引出线开始,U相电源引出线和端子U2连接,U相绕组结构中的绕线从第一支路的端子U2进,从端子U1出,端子U1与端子X1通过第一转接线连接后进入U相绕组结构的第二支路然后从端子X2出线,端子X2出线至星点连接线;V相绕组结构从V相电源引出线开始,V相电源引出线和端子V2连接,V相绕组结构中的绕线从第一支路的端子V2进,从端子V1出,端子V1与端子Y1通过第二转接线连接后进入V相绕组结构的第二支路然后从端子Y2出线,端子Y2出线至星点连接线;W相绕组结构从W相电源引出线开始,W相电源引出线和端子W2连接,W相绕组结构中的绕线从第一支路的端子W2进,从端子W1出,端子W1与端子Z1通过第三转接线连接后进入V相绕组结构的第二支路然后从端子Z2出线,端子Z2出线至星点连接线;端子U1的引出线和端子X1的引出线折弯至焊接侧的外层,与第一转接线连接,端子V1的引出线和端子Y1的引出线折弯至焊接侧的外层,与第二转接线连接,端W1的引出线和端子Z1的引出线折弯至焊接侧的外层,与第三转接线连接。端子X2的引出线、端子Y2的引出线、端子Z2的引出线均折弯至焊接侧的外层,并统一与星点连接线连接成一个星点。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U相绕组结构的第一支路的绕线方式为:与端子U2连接的绕线先从第1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进入,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0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6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5进入第1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9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5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7进入第1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0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6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5进入第1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9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5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串联绕行一周后到达第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端子U1,端子U1通过第一转接线连接到端子X1;U相绕组结构的第二支路的绕线方式为:与端子X1连接的绕线先从第1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进入,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5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第19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5进入第1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6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第20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7进入第1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5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第19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5进入第1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6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串联绕行一周后到达第20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端子X2,最后从端子X2引出并连接至星点连接线;V相绕组结构的第一支路的绕线方式为:与端子V2连接的绕线先从第16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进入,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包括8个极和等间距开设的48个矩形定子槽,每个矩形定子槽内的导体数为4层,总共有三相绕组结构,即U相绕组结构,V相绕组结构和W相绕组结构,每相绕组结构共有两条支路且两条支路串联,每相绕组结构均包括插入侧(1)和焊接侧(6),焊接侧(6)设置电源引出线,插入侧(1)节距均相等且节距为6,每相绕组结构均为U型线,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内层引出串联引出线,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外层引出电源引出线和星点连接线;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在外层集中处理同相两支路串联引出线连接、星点连接线连接和电源引出线连接;U相绕组结构从U相电源引出线(4)开始,U相电源引出线(4)和端子U2连接,U相绕组结构中的绕线从第一支路的端子U2进,从端子U1出,端子U1与端子X1通过第一转接线(9)连接后进入U相绕组结构的第二支路然后从端子X2出线,端子X2出线至星点连接线(5);V相绕组结构从V相电源引出线(3)开始,V相电源引出线(3)和端子V2连接,V相绕组结构中的绕线从第一支路的端子V2进,从端子V1出,端子V1与端子Y1通过第二转接线(8)连接后进入V相绕组结构的第二支路然后从端子Y2出线,端子Y2出线至星点连接线(5);W相绕组结构从W相电源引出线(2)开始,W相电源引出线(2)和端子W2连接,W相绕组结构中的绕线从第一支路的端子W2进,从端子W1出,端子W1与端子Z1通过第三转接线(7)连接后进入V相绕组结构的第二支路然后从端子Z2出线,端子Z2出线至星点连接线(5);端子U1的引出线和端子X1的引出线折弯至焊接侧(6)的外层,与第一转接线(9)连接;端子V1的引出线和端子Y1的引出线折弯至焊接侧(6)的外层,与第二转接线(8)连接;端W1的引出线和端子Z1的引出线折弯至焊接侧(6)的外层,与第三转接线(7)连接;端子X2的引出线、端子Y2的引出线、端子Z2的引出线均折弯至焊接侧(6)的外层,并统一与星点连接线(5)连接成一个星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包括8个极和等间距开设的48个矩形定子槽,每个矩形定子槽内的导体数为4层,总共有三相绕组结构,即U相绕组结构,V相绕组结构和W相绕组结构,每相绕组结构共有两条支路且两条支路串联,每相绕组结构均包括插入侧(1)和焊接侧(6),焊接侧(6)设置电源引出线,插入侧(1)节距均相等且节距为6,每相绕组结构均为U型线,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内层引出串联引出线,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外层引出电源引出线和星点连接线;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在外层集中处理同相两支路串联引出线连接、星点连接线连接和电源引出线连接;U相绕组结构从U相电源引出线(4)开始,U相电源引出线(4)和端子U2连接,U相绕组结构中的绕线从第一支路的端子U2进,从端子U1出,端子U1与端子X1通过第一转接线(9)连接后进入U相绕组结构的第二支路然后从端子X2出线,端子X2出线至星点连接线(5);V相绕组结构从V相电源引出线(3)开始,V相电源引出线(3)和端子V2连接,V相绕组结构中的绕线从第一支路的端子V2进,从端子V1出,端子V1与端子Y1通过第二转接线(8)连接后进入V相绕组结构的第二支路然后从端子Y2出线,端子Y2出线至星点连接线(5);W相绕组结构从W相电源引出线(2)开始,W相电源引出线(2)和端子W2连接,W相绕组结构中的绕线从第一支路的端子W2进,从端子W1出,端子W1与端子Z1通过第三转接线(7)连接后进入V相绕组结构的第二支路然后从端子Z2出线,端子Z2出线至星点连接线(5);端子U1的引出线和端子X1的引出线折弯至焊接侧(6)的外层,与第一转接线(9)连接;端子V1的引出线和端子Y1的引出线折弯至焊接侧(6)的外层,与第二转接线(8)连接;端W1的引出线和端子Z1的引出线折弯至焊接侧(6)的外层,与第三转接线(7)连接;端子X2的引出线、端子Y2的引出线、端子Z2的引出线均折弯至焊接侧(6)的外层,并统一与星点连接线(5)连接成一个星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U相绕组结构的第一支路的绕线方式为:与端子U2连接的绕线先从第1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进入,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0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6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5进入第1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9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5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7进入第1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0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6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5进入第1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9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5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串联绕行一周后到达第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端子U1,端子U1通过第一转接线(9)连接到端子X1;U相绕组结构的第二支路的绕线方式为:与端子X1连接的绕线先从第1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进入,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5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第19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5进入第1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6个矩形定子槽的第4层,然后以节距为6第20个矩形定子槽的第3层,然后以节距为7进入第1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5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第19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5进入第1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6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串联绕行一周后到达第20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端子X2,最后从端子X2引出并连接至星点连接线(5);V相绕组结构的第一支路的绕线方式为:与端子V2连接的绕线先从第16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进入,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2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8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0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6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10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5进入第15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1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27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3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39个矩形定子槽的第1层,然后以节距为6进入第45个矩形定子槽的第2层,然后以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冲张广会李东旭黄维廖天一李明会陈子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