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19178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包括:将数据源的监测频度分为强模式和弱模式;默认状态下,所有数据源处于弱模式;当需要动态提高某些数据源的检测频度时,将对应数据源从弱模式动态切换为强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为了满足渔业观测中对数据观测频度的差异性需求,采用基于检测频度的数据装配算法来实现对不同检测频度数据的装配,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A Data Assembly Method for Big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Beidou Short Mes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远海养殖需要检测的数据量众多,例如: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海浪高度、水流流速、水流流向、水温、盐度、含氧量、PH值、海水透明度、二氧化碳、海水密度、波浪、潮汐及潮流、洋流等众多数据。而且有些物理量,比如水温、含氧量等,需要在不同的海水深度上进行独立检测,有些物理量需要检测的频度要求比较高,而且当被检测量接近警戒阈值时,需要根据决策指令来提高相应的检测频率。适用于数据传送的北斗短报文通讯,可以有3种发送方式:混编发送、汉字发送和代码发送。其中代码发送最适用于采集数据发送,代码发送是以十六进制方式发送,可以发送157位十六进制。每位十六进制的构成是0-9ABCDEF,所以可以直接组合多位,然后利用每位的0-9来发送采集的数据。在北斗短报文通讯代码发送方式发送间隔固定且单次发送容量有限的情况下,针对上述大量监测数据,如何用有限的发送频度来提高环境数据的检测频率,提高通讯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量监测数据通过北斗短报文发送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包括:将数据源的监测频度分为强模式和弱模式;默认状态下,所有数据源处于弱模式;当需要动态提高某些数据源的检测频度时,将对应数据源从弱模式动态切换为强模式。可选地,在所述弱模式下,数据装配过程,包括:步骤(b11),取弱模式下所有数据源Si当前时刻的传感数值Di(k);步骤(b12),取传感数值对应的代码Mi(k);步骤(b13),按照Si中i对应升序依次装配成数据帧。可选地,在所述强模式下,数据装配过程,包括:步骤(b21),取得强模式下对应数据源S2和S10对其间隔连续6次的传感数值:D2(k-5)、D2(k-4)、D2(k-3)、D2(k-2)、D2(k-1)、D2(k)和D10(k-5)、D10(k-4)、D10(k-3)、D10(k-2)、D10(k-1)、D10(k);步骤(b22),对相应数据源的6次传感数值,取得对应的6个数据代码:M2(k-5)、M2(k-4)、M2(k-3)、M2(k-2)、M2(k-1)、M2(k)和M10(k-5)、M10(k-4)、M10(k-3)、M10(k-2)、M10(k-1)、M10(k);步骤(b23),将处于强模式下的对应数据源S2和S10所取得的代码Mi按照i的升序移到数据帧的最前端,其他处于弱模式下的数据源对应代码Mi依据i的升序依次连接在后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数据动态装配算法,来提高数据的检测频率,用有限的单次发送容量来发送所需要的环境检测数据;(2)提高了通讯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弱模式下数据装配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强模式下数据装配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的一个实施流程。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包括:数据源的监测频度分为两种模式:强模式H和弱模式L;默认状态下,所有数据源处于弱模式L;当需要动态提高某些数据源的检测频度时,将对应数据源Si(例如:i=2,10)从默认的弱模式L动态切换为强模式H。例如,在强模式H下,采样间隔为10秒;在模式L下,采样间隔为60秒。默认的静态装配为弱模式L,动态装配为强模式H和弱模式L的混合。数据源Si的下标i从1依次递增,其对应数据源本身的实际物理变化频度和重要性依次递减。在一些实施例中,弱模式L下数据装配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b11),取弱模式L下所有数据源Si当前时刻的传感数值Di(k)。步骤(b12),取传感数值对应的代码Mi(k)。步骤(b13),按照Si中i对应升序依次装配成数据帧。当需要动态提高某些数据源的检测频度时,将对应数据源Si(例如:i=2,10)从默认的弱模式L动态切换为强模式H。可选地,代码Mi(k)采用现有代码发送方式的编码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强模式H下数据装配过程,如图3所示,包括:步骤(b21),取得强模式H下对应数据源S2和S10对其间隔(例如10秒)连续6次的传感数值:D2(k-5)、D2(k-4)、D2(k-3)、D2(k-2)、D2(k-1)、D2(k)和D10(k-5)、D10(k-4)、D10(k-3)、D10(k-2)、D10(k-1)、D10(k)。步骤(b22),对相应数据源的6次传感数值,取得对应的6个代码:M2(k-5)、M2(k-4)、M2(k-3)、M2(k-2)、M2(k-1)、M2(k)和M10(k-5)、M10(k-4)、M10(k-3)、M10(k-2)、M10(k-1)、M10(k)。步骤(b23),将处于强模式H下的对应数据源S2和S10所取得的代码Mi按照i的升序移到数据帧的最前端,其他处于L模式的数据源对应代码Mi依据i的升序依次连接在后面。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基于检测频度的数据装配算法来实现对不同检测频度数据的装配,可以利用有限的单次发送容量来发送所需要的环境检测数据,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数据源的监测频度分为强模式和弱模式;默认状态下,所有数据源处于弱模式;当需要动态提高某些数据源的检测频度时,将对应数据源从弱模式动态切换为强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数据源的监测频度分为强模式和弱模式;默认状态下,所有数据源处于弱模式;当需要动态提高某些数据源的检测频度时,将对应数据源从弱模式动态切换为强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弱模式下,数据装配过程,包括:步骤(b11),取弱模式下所有数据源Si当前时刻的传感数值Di(k);步骤(b12),取传感数值对应的代码Mi(k);步骤(b13),按照Si中i对应升序依次装配成数据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强模式下,数据装配过程,包括:步骤(b21),取得强模式下对应数据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刘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希玛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