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76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MBR处理区、BAF处理区,所述第一处理区包括原水池、芬顿反应槽组、第一斜管沉淀池,所述原水池与芬顿反应槽组连接,所述芬顿反应槽组还依次连接有絮凝池、混凝池、调碱池,所述调减池与第一斜管沉淀池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污水处理应用工艺进行分析评价,应利用综合方法针对各个层面因素全面分析考量,为后续产业化一站式多功能废水处理平台提供基础。

An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
本技术属于废水综合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工业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我国用水资源紧张和水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工厂相继开建、竣工并投入使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是包括AAO、SBR和UNITANK等系列污水处理工艺。如何更好地运用以上污水处理工艺有赖于不断地开展前瞻性科学研究的试验平台,根据污水源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模拟试验。然而,目前的污水处理试验模拟装置较少,大多数存在工艺调节功能不足,设备的使用率低,模拟试验的研究费用高,模拟结果与实际处理结果差距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开拓了废水处理试验装置的功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具备调节主要处理工艺参数的功能,有助于研究和验证污水处理内在规律,满足各种试验的要求;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安全运行。本专利技术对污水处理应用工艺进行分析评价,应利用综合方法针对各个层面因素全面分析考量,为后续产业化一站式多功能废水处理平台提供基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MBR处理区、BAF处理区,所述第一处理区包括原水池、芬顿反应槽组、第一斜管沉淀池,所述原水池与芬顿反应槽组连接,所述芬顿反应槽组还依次连接有絮凝池、混凝池、调碱池,所述调减池与第一斜管沉淀池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处理区包括第一清水池、铁碳微电解池、第二斜管沉淀池、第二清水池,所述第一清水池与铁碳微电解池连接,所述铁碳微电解池与第二斜管沉淀池连接,所述第二斜管沉淀池与第二清水池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水池与第一斜管沉淀池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处理区包括厌氧处理区和好氧处理区,所述第二清水池分别与厌氧处理区和好氧处理区连接。本技术中,所述厌氧处理区通过上流污水床装置反应模式的作用下,使得缺氧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能够达到两到四个小时,并且池底污水床厚度范围也应该控制在一米到五米的范围之内。同时在脉冲进水阻力系统的作用下,在布水管底部,污泥会呈现出悬浮状的运行状态。这时污水床的浓度范围30g/L-35g/L,而污泥负荷波动范围为0.3kg-0.35kg。进一步的,所述好氧处理区内对称设有曝气装置。技术中,在污水中会存在大量的好氧微生物,污水在好氧池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净化,进而变成更为优质的污水处理设施系统。在好氧处理区中,会有一部分为生物在生物膜的作用下,在填料的表面进行一定的附着,而有一部分微生物物会在水中进行直接悬浮,从而呈现出絮状形态。并利用人工曝气的方式来提供所需氧,一部分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周期内会发生生物膜脱落的现象,只有少一部分微生物会得到进一步的生长,完成新陈代谢。除此之外,氧化池中曝气系统以及填充物是其最主要的结构。填料中所体现高强度、空隙率高、经久耐用、表面积数值大等诸多方面特征。由于生物污染浓度低以及生物膜相对比较薄弱,若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增强微生物的总量,必须要使用软纤维性填料。一般情况下,填料层高度应该在3米左右,上水层高度应该在填料上0.5米,填料层和池底的高度在0.5米到1.5米的范围之内。进一步的,所述BAF处理区底部设有多孔钢板,所述多孔钢板对称设有进气孔;所述多孔钢板下方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对称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进气孔位置对应。进一步的,所述BAF处理区设有第三清水池,所述第三清水池一侧连接有臭氧发生装置。进一步的,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分别与第一斜管沉淀池、第二斜管沉淀池、芬顿反应槽组、絮凝池、混凝池、调碱池、铁碳微电解池连接。本技术中,所述BAF处理区为现有技术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区,该处理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氨氮、总磷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具有以下优势:1、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使得气水进行极好均分,防止了气泡在滤料层中凝结核气堵现象,氧的利用率高,能耗低;2、与下向流过滤相反,上向流过滤维持在整个滤池高度上提供正压条件,可以更好的避免形成沟流或短流,从而避免通过形成沟流来影响过滤工艺而形成的气阱;3、上向流形成了对工艺有好处的半柱推条件,即使采用高过滤速度和负荷,仍能保证BAF工艺的持久稳定性和有效性;4、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使空间过滤能被更好的运用,空气能将固体物质带入滤床深处,在滤池中能得到高负荷、均匀的固体物质,从而延长了反冲洗周期,减少清洗时间和清洗时用的气水量;5、滤料层对气泡的切割作用事使气泡在滤池中的停留时间延长,提高了氧的利用率;6、由于滤池极好的截污能力,使得BAF后面不需再设二次沉淀池。同时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省。本技术中,所述MBR处理区是采用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水处理区,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出水水质优质稳定;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处理出水极其清澈,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微生物被大幅去除,出水水质优于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市政杂用水进行回用。同时,膜分离也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使得系统内能够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不但提高了反应装置对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率,保证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同时反应器对进水负荷(水质及水量)的各种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耐冲击负荷,能够稳定获得优质的出水水质。2、剩余污泥产量少;该工艺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理论上可以实现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3、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生物反应器内能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处理装置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大大节省;该工艺流程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省,不受设置场所限制,适合于任何场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4、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由于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从而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时,可增长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在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效率的提高。5、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该工艺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稳定,是污水处理中容易实现装备化的新技术,可实现微机自动控制,从而使操作管理更为方便。通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对污水处理应用工艺进行分析评价,应利用综合方法针对各个层面因素全面分析考量,主体涵盖检测污水水质与应用污水处理各种工艺的范畴等因素。本技术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的过程中,应把握科学合理性,当前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为世界各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段。利用一定的处理手段形成回流污泥,该污泥为曝气池之中形成一定水平的悬浮固体成分。另外,可通过生物膜处理工艺,该手段属于不断完善发展的科学方法,具体特征在于微生物处在介质滤料的表面层次,形成生物膜,而污水与生物膜进行接触之后,完成溶解的各类有机污染物质,吸附微生物生长所需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MBR处理区、BAF处理区,所述第一处理区包括原水池、芬顿反应槽组、第一斜管沉淀池,所述原水池与芬顿反应槽组连接,所述芬顿反应槽组还依次连接有絮凝池、混凝池、调碱池,所述调碱池与第一斜管沉淀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MBR处理区、BAF处理区,所述第一处理区包括原水池、芬顿反应槽组、第一斜管沉淀池,所述原水池与芬顿反应槽组连接,所述芬顿反应槽组还依次连接有絮凝池、混凝池、调碱池,所述调碱池与第一斜管沉淀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区包括第一清水池、铁碳微电解池、第二斜管沉淀池、第二清水池,所述第一清水池与铁碳微电解池连接,所述铁碳微电解池与第二斜管沉淀池连接,所述第二斜管沉淀池与第二清水池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水池与第一斜管沉淀池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废水处理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富贤谢文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合丰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