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153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部设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外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侧设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和所述放置台通过螺栓和螺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轨的上部设有防护框架,所述电动滑轨和所述充气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设有的充气泵能够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鼓起对汽车散热器进行固定,不仅能够在对汽车散热器运送的过程中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出现磕碰,并且也能够降低汽车散热器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的抖动。

Protective Device for Car Radiator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散热器运送
,具体为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散热器在生产后需要进行运输,在对汽车散热器进行运送的过程中,由于路途过于颠簸,易导致汽车散热器之间出现磕碰。针对于这样情况,就需要使用到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而现有的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较差,无法防止出现磕碰,易导致汽车散热器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的抖动,出现磕碰,无法对汽车散热器运送的过程中起到保护的作用。除此之外,不便于对多个运送防护装置进行安装,导致不便于对多个运送防护装置进行摆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部设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外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侧设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和所述放置台通过螺栓和螺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轨的上部设有防护框架,所述电动滑轨和所述充气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防护框架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防护框架通过连接板利用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的内侧面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采用头层牛皮材质加工制成,所述防护垫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通过胶水粘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护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且呈轴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防护框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电动滑轨的上部,所述防护框架通过支撑板与电动滑轨利用卡扣和卡槽进行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插槽,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插杆,所述插槽和所述插杆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内部设有阀门,所述进气口和充气泵通过高压管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设有的充气泵能够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鼓起对汽车散热器进行固定,不仅能够在对汽车散热器运送的过程中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出现磕碰,并且也能够降低汽车散热器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的抖动。2.通过在对连接防护框架的支撑板的一端设有插槽,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插杆,插杆和插槽进行配合使用能够对多个防护框架之间进行安装固定,从而便于对防护框架进行摆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的插槽和插杆结构示意图。图中:放置台1、充气泵2、控制器3、电动滑轨4、防护框架5、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防护垫8、支撑板9、插槽10、插杆11、进气口12、阀门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包括放置台1,所述放置台1的上部设有充气泵2,所述充气泵2的外侧设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的外侧设有电动滑轨4,所述电动滑轨4和所述放置台1通过螺栓和螺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轨4的上部设有防护框架5,所述电动滑轨4和所述充气泵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电性连接,所述防护框架5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7,所述第一气囊6和所述第二气囊7与所述防护框架5通过连接板利用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气囊6和所述第二气囊7的内侧面设有防护垫8,所述防护垫8采用头层牛皮材质加工制成,所述防护垫8与所述第一气囊6和所述第二气囊7通过胶水粘接固定。请参阅图1,所述防护框架5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9且呈轴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9和所述防护框架5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板9与所述第一气囊6和所述第二气囊7连通,通过增设的第一气囊6和所述第二气囊7能够对汽车散热器进行固定,同时能够降低汽车散热器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的抖动。请参阅图1,所述支撑板9位于所述电动滑轨4的上部,所述防护框架5通过支撑板9与电动滑轨4利用卡扣和卡槽进行连接,通过增设的电动滑轨4能够对防护框架5进行移动,提高了对汽车散热器进行安装的便捷性。请参阅图1,所述支撑板9的一端设有插槽10,所述支撑板9的另一端设有插杆11,所述插槽10和所述插杆11与所述支撑板9一体成型,通过增设的插槽10和插杆11进行配合使用能够便于对运送防护装置进行固定,提高了在运送防护过程中的稳定性。请参阅图1,所述支撑板9的内部设有进气口12,所述进气口12的内部设有阀门13,所述进气口12和充气泵2通过高压管进行连接,通过增设的阀门13能够对进气口12进行控制。本技术所述的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增设的控制器3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进行整体控制,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来协调和指挥,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把防护框架5利用支撑板9扣在电动滑轨4上,然后利用控制器3对电动滑轨4进行控制,使防护框架5向充气泵2的一方进行移动,移动到靠近充气泵2的50cm处,利用控制器3控制电动滑轨4停止工作,把连接在充气泵2里的高压管和进气口12内的阀门进行连接,把汽车散热器放置在防护框架5的内部,然后利用控制器3控制充气泵2向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7的内部输送气体,使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7鼓起,从而对汽车散热器进行固定,固定完成之后,在利用电动滑轨4使防护框架5向放置台1的外侧进行移动取出即可。本技术的放置台1、充气泵2、控制器3、电动滑轨4、防护框架5、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防护垫8、支撑板9、插槽10、插杆11、进气口12、阀门1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是现有的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较差,防止出现磕碰,易导致汽车散热器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的抖动,出现磕碰,无法对汽车散热器运送的过程中起到保护的作用。除此之外,不便于对多个运送防护装置进行安装,导致不便于对多个运送防护装置进行摆放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有的充气泵能够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鼓起对汽车散热器进行固定,不仅能够在对汽车散热器运送的过程中起到保护的作用,出现磕碰,并且也能够降低汽车散热器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的抖动。通过在对连接防护框架的支撑板的一端设有插槽,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插杆,插杆和插槽进行配合使用能够对多个防护框架之间进行安装固定,从而便于对防护框架进行摆放。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台(1),所述放置台(1)的上部设有充气泵(2),所述充气泵(2)的外侧设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的外侧设有电动滑轨(4),所述电动滑轨(4)和所述放置台(1)通过螺栓和螺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轨(4)的上部设有防护框架(5),所述电动滑轨(4)和所述充气泵(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电性连接;所述防护框架(5)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7),所述第一气囊(6)和所述第二气囊(7)与所述防护框架(5)通过连接板利用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气囊(6)和所述第二气囊(7)的内侧面设有防护垫(8),所述防护垫(8)采用头层牛皮材质加工制成,所述防护垫(8)与所述第一气囊(6)和所述第二气囊(7)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台(1),所述放置台(1)的上部设有充气泵(2),所述充气泵(2)的外侧设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的外侧设有电动滑轨(4),所述电动滑轨(4)和所述放置台(1)通过螺栓和螺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轨(4)的上部设有防护框架(5),所述电动滑轨(4)和所述充气泵(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电性连接;所述防护框架(5)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7),所述第一气囊(6)和所述第二气囊(7)与所述防护框架(5)通过连接板利用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气囊(6)和所述第二气囊(7)的内侧面设有防护垫(8),所述防护垫(8)采用头层牛皮材质加工制成,所述防护垫(8)与所述第一气囊(6)和所述第二气囊(7)通过胶水粘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运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式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利尔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