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人员调度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148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2:42
一种煤矿人员调度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等候室、通道、入口设置监测点,对等候室人员、通道人员、入口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和流量统计;在罐笼内设置监测装置,监测罐笼内的人员数量和罐笼的工作情况;当监测装置判断罐笼内的人员数量为零时,将入口与通道之间的第一通道闸打开,入口处人员进入通道内;当监测装置判断罐笼运行至发车点时,等候室与罐笼之间的第二通道闸打开,等候室工人进入罐笼内;等候室内监测点检测到人员数量减少时,将等候室与通道之间的第三通道闸打开,通道内工人进入等候室内,对在不同区域内的人员进行分批控制,保证每个区域内人员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队,提高矿区内人员的秩序性。

A Coal Mine Personnel Dispatching Managemen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人员调度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人员调度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上下井是人员进入煤矿的必经步骤,做好上下井阶段的人流量统计,对于煤矿系统的人员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下井通常先是人员在入口排队,分别依次进入通道、等候区和罐笼中,再由罐笼上下运送人员进出煤矿矿井,在人数较多,例如上下工的时候,通常会造成入口处人员拥堵的情况,此时完全靠人工维持秩序,安排人员和罐笼的对应关系,即相应的人员进入相应的罐笼,人工分配的效率一般来说是比较低,也有可能会出现插队挤兑的现象,造成秩序混乱,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的流量统计和分配机制,能够解决煤矿系统中上下井阶段不规律的人流量统计以及入井和出井阶段的秩序管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一种煤矿人员调度管理方法,用于合理调度煤矿系统内的工作人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人员调度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等候室、通道、入口设置监测点,对等候室人员、通道人员、入口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和流量统计;(2)在罐笼内设置监测装置,监测罐笼内的人员数量和罐笼的工作情况;(3)当监测装置判断罐笼内的人员数量为零时,将入口与通道之间的第一通道闸打开,入口处人员进入通道内;(4)当监测装置判断罐笼运行至发车点时,等候室与罐笼之间的第二通道闸打开,等候室工人进入罐笼内;(5)等候室内监测点检测到人员数量减少时,将等候室与通道之间的第三通道闸打开,通道内工人进入等候室内。(6)在罐笼内设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检测罐笼内二氧化碳的浓度;(7)当罐笼内二氧化碳浓度超出设定值时,第一通道闸关闭。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需进一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入口处安装有发卡装置,发卡装置对进入入口的人员进行卡片分发。发卡装置内设有人脸识别模块、计数模块和编号模块,发卡装置将人脸识别信息和编号信息储存至卡片内。第一通道闸、第二通道闸和第三通道闸内均设有流量统计装置、人脸识别装置和判断模块。人员通过第一通道闸、第二通道闸和第三通道闸时,均包括以下步骤,(2.1)人脸识别模块对人员进行人脸识别;(2.2)判断模块判断人脸识别模块获得的人脸信息与卡片内人脸识别信息进行比对;(2.3)如果人脸信息匹配,对编号信息顺序进行校核,(2.4)编号信息正确,则流量统计装置进行统计;(2.5)如果编号信息不正确,则对人员进行提示;(2.6)如果人脸信息不匹配,则不予以放行,并发出警报。罐笼内监测装置分别与第一通道闸、第二通道闸和第三通道闸连接。通过第二通道和通过第三通道的人员数量一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在不同区域内的人员进行分批控制,保证每个区域内人员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队,提高矿区内人员的秩序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实施例的形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阐述,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一种煤矿人员调度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等候室、通道、入口设置监测点,对等候室人员、通道人员、入口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和流量统计,将监测到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2)在罐笼内设置监测装置,监测罐笼内的人员数量和罐笼的工作情况,工作情况至少包括罐笼所在的位置和罐笼是否处于运动中。(3)当监测装置判断罐笼内的人员数量为零时,将入口与通道之间的第一通道闸打开,入口处人员进入通道内,确保工作人员能及时进入通道内,等待分配工作。(4)当监测装置判断罐笼运行至发车点并且罐笼内人数为零时,等候室与罐笼之间的第二通道闸打开,等候室工人进入罐笼内,罐笼将工人运送至工作点。(5)等候室内监测点检测到人员数量减少时,将等候室与通道之间的第三通道闸打开,通道内工人进入等候室内,保证等候室内始终有工人等待进入罐笼内。(6)在罐笼内设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检测罐笼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对二氧化碳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生产的安全性。(7)当罐笼内二氧化碳浓度超出设定值时,第一通道闸关闭,鼓风机进行工作,对矿区内的空气进行更换,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在1000~2000ppm,当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设定值时,系统报警,减少人员继续进入矿区,提高本系统的安全性。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第一通道内设有计数装置,计数装置用于计算整个系统内等待分配工作的人数,优选的,计数装置可以对通过人数进行人工设置,人工设置还可以对进入入口的通道闸的开关进行手动调节。在入口处安装有发卡装置,发卡装置对进入入口的人员进行卡片分发,发卡装置内设有人脸识别模块、计数模块和编号模块,发卡装置将人脸识别信息和编号信息储存至卡片内。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编号模块对编号信息根据一定顺序进行排序,在员工通过第一通道闸、第二通道闸和第三通道闸时,分别员工的人脸和编号顺序进行校核。第一通道闸、第二通道闸和第三通道闸内均设有流量统计装置、人脸识别装置和判断模块。人员通过第一通道闸、第二通道闸和第三通道闸时,均包括以下步骤,(2.1)人脸识别模块对人员进行人脸识别;(2.2)判断模块判断人脸识别模块获得的人脸信息与卡片内人脸识别信息进行比对;(2.3)如果人脸信息匹配,对编号信息顺序进行校核,(2.4)编号信息正确,则流量统计装置进行统计;(2.5)如果编号信息不正确,则对人员进行提示;(2.6)如果人脸信息不匹配,则不予以放行,并发出警报。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提示内容包括:编号信息不正确,当前的编号信息,以及当前编号信息对应的人员人脸信息,便于人员进行再次按照序列进行排列,提高人员分配的效率。罐笼内监测装置分别与第二通道闸和第三通道闸连接,检测装置内检测到的罐笼内的人员数量为第一通道闸、第二通道闸和第三通道闸通过的人员数量。通过第二通道和通过第三通道的人员数量一致,保持等候室内和通道内人员数量不变,提高分配效率。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本系统还包括人工分配模块,人工分配模块可以对第一通道闸、第二通道闸和第三通道闸的开关进行直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人员调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等候室、通道、入口设置监测点,对等候室人员、通道人员、入口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和流量统计;(2)在罐笼内设置监测装置,监测罐笼内的人员数量和罐笼的工作情况;(3)当监测装置判断罐笼内的人员数量为零时,将入口与通道之间的第一通道闸打开,入口处人员进入通道内;(4)当监测装置判断罐笼运行至发车点时,等候室与罐笼之间的第二通道闸打开,等候室工人进入罐笼内;(5)等候室内监测点检测到人员数量减少时,将等候室与通道之间的第三通道闸打开,通道内工人进入等候室内;(6)在罐笼内设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检测罐笼内二氧化碳的浓度;(7)当罐笼内二氧化碳浓度超出设定值时,第一通道闸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人员调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等候室、通道、入口设置监测点,对等候室人员、通道人员、入口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和流量统计;(2)在罐笼内设置监测装置,监测罐笼内的人员数量和罐笼的工作情况;(3)当监测装置判断罐笼内的人员数量为零时,将入口与通道之间的第一通道闸打开,入口处人员进入通道内;(4)当监测装置判断罐笼运行至发车点时,等候室与罐笼之间的第二通道闸打开,等候室工人进入罐笼内;(5)等候室内监测点检测到人员数量减少时,将等候室与通道之间的第三通道闸打开,通道内工人进入等候室内;(6)在罐笼内设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检测罐笼内二氧化碳的浓度;(7)当罐笼内二氧化碳浓度超出设定值时,第一通道闸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人员调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入口处安装有发卡装置,发卡装置对进入入口的人员进行卡片分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人员调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卡装置内设有人脸识别模块、计数模块和编号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虎刘玉生李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