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14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涉及雷管制造设备领域,其包括雷管顶出机构和雷管转移机构;雷管顶出机构用于将雷管模具内的雷管顶出;雷管转移机构用于夹取顶出后的雷管,并将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将雷管模具内的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Mould Turning Table for Base Deton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管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
技术介绍
雷管是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它的作用是产生起爆能来引爆各种炸药及导爆索、传爆管。在雷管制备过程中,雷管首先是放置在雷管模具内(一般按照10*10枚布置)的,因此,在往雷管内充填胶塞前,需要将雷管模具内的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内,但是出于生产节拍及生产效率的考虑,雷管装填模具内雷管的布局数量会小于雷管模具(一般按照10*5枚布置),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将雷管模具内的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能够快速准确的将雷管模具内的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用于将雷管模具内的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内,包括雷管顶出机构和雷管转移机构;所述雷管顶出机构用于将雷管模具内的雷管顶出;所述雷管转移机构用于夹取顶出后的雷管,并将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雷管模具上呈矩形阵列排布有若干第一雷管插孔,第一雷管插孔的行数为M,列数为N;所述雷管装填模具上呈矩形阵列排布有若干第二雷管插孔,第二雷管插孔的行数为M,列数为K,且K<N;第二雷管插孔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雷管插孔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雷管顶出机构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的顶出气缸,该顶出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水平托板,所述水平托板的顶面设置有若干顶针,所述顶针与雷管模具的第一雷管插孔相适配,用于将第一雷管插孔内的雷管自下而上顶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雷管转移机构包括支撑架、水平滑座、竖直滑座和夹具;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水平导轨和水平驱动电机,所述水平滑座安装在水平导轨上,并由水平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水平滑座上设置有竖直导轨和竖直驱动电机,所述竖直滑座安装在竖直导轨,并由竖直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夹具安装在竖直滑座的底部,包括若干组两两相对的夹板和用于驱动各组夹板运动的夹紧气缸;同组的两夹板之间相对开设有若干与雷管形状相适配的定位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同组两夹板之间的定位槽与雷管装填模具内位于同一列的第二雷管插孔一一对应;相邻两组夹板之间的间距与雷管装填模具内相邻两列第二雷管插孔之间的间距相对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安装雷管顶出机构和雷管转移机构的机架,该机架的台面上设置有第一上下料装置和第二上下料装置,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用于雷管模具的上下料,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用于雷管装填模具的上下料。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升降台、第一平推气缸、第二平推气缸;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位于高位的第一进料口、位于低位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一工作位;所述第一工作位设置在雷管顶出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在第一工作位的一侧;所述第一升降台位于第一进料口下方,用于将第一进料口处的雷管模具下降至低位;所述第一平推气缸设置在第一安装架的低位处,用于将位于低位的雷管模具平推至第一工作位;所述第二平推气缸设置在第一工作位旁,用于将雷管转移后的雷管模具自第一出料口推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升降台、第三升降台、第三平推气缸、第四平推气缸;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位于低位的第二进料口、位于中位的第二出料口和位于高位的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在第二工作位的下方;所述第二升降台位于第二进料口下方,用于将第二进料口处的雷管装填模具顶升至高位;所述第三平推气缸设置在第一安装架的高位处,用于将位于高位的雷管装填模具平推至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三升降台设置在第二出料口的下方,用于将第二工作位处的雷管装填模具下降至第二出料口;所述第四平推气缸设置在第二出料口旁,用于将雷管装填模具自第二出料口推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机架内的PLC控制箱和设置在台面上的触摸显示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相互配合的雷管顶出机构和雷管转移机构,实现了快速准确的将雷管模具内的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利用独立的第一上下料装置和第二上下料装置,实现了雷管模具和雷管装填模具的自动化上下料,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第一上下料装置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第二上下料装置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雷管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机架;101-台面;102-PLC控制箱;103-触摸显示屏;200-第一安装架;201-第一进料口;202-第一出料口;210-第一升降台;211-第一升降气缸;220-第一平推气缸;230-雷管顶出机构;231-顶出气缸;232-水平托板;233-顶针;240-第二平推气缸;300-第二安装架;301-第二进料口;302-第二出料口;310-第二升降台;311-第二升降气缸;312-第二升降板;320-第三平推气缸;330-第三升降台;331-第三升降气缸;332-第三升降板;340-第四平推气缸;400-雷管转移机构;410-支撑架;420-水平滑座;421-水平导轨;422-水平驱动电机;430-竖直滑座;431-竖直导轨;432-竖直驱动电机;440-夹具;441-夹紧气缸;442-夹板;443-定位槽;500-雷管模具;600-雷管装填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用于将雷管模具500内的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600内,具体的,雷管模具500上呈矩形阵列排布有若干第一雷管插孔,第一雷管插孔的行数为M,列数为N;雷管装填模具600上呈矩形阵列排布有若干第二雷管插孔,第二雷管插孔的行数为M,列数为K,且K<N;第二雷管插孔相邻两列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用于将雷管模具(500)内的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600)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雷管顶出机构(230)和雷管转移机构(400);所述雷管顶出机构(230)用于将雷管模具(500)内的雷管顶出;所述雷管转移机构(400)用于夹取顶出后的雷管,并将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60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用于将雷管模具(500)内的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600)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雷管顶出机构(230)和雷管转移机构(400);所述雷管顶出机构(230)用于将雷管模具(500)内的雷管顶出;所述雷管转移机构(400)用于夹取顶出后的雷管,并将雷管转移到雷管装填模具(600)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管模具(500)上呈矩形阵列排布有若干第一雷管插孔,第一雷管插孔的行数为M,列数为N;所述雷管装填模具(600)上呈矩形阵列排布有若干第二雷管插孔,第二雷管插孔的行数为M,列数为K,且K<N;第二雷管插孔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雷管插孔相邻两列之间的间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管顶出机构(230)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的顶出气缸(231),该顶出气缸(231)的活塞杆连接有水平托板(232),所述水平托板(232)的顶面设置有若干顶针(233),所述顶针(233)与雷管模具(500)的第一雷管插孔相适配,用于将第一雷管插孔内的雷管自下而上顶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管转移机构(400)包括支撑架(410)、水平滑座(420)、竖直滑座(430)和夹具(440);所述支撑架(410)的顶部设置有水平导轨(421)和水平驱动电机(422),所述水平滑座(420)安装在水平导轨(421)上,并由水平驱动电机(422)驱动;所述水平滑座(420)上设置有竖直导轨(431)和竖直驱动电机(432),所述竖直滑座(430)安装在竖直导轨(431),并由竖直驱动电机(432)驱动;所述夹具(440)安装在竖直滑座(430)的底部,包括若干组两两相对的夹板(442)和用于驱动各组夹板(442)运动的夹紧气缸(441);同组的两夹板(442)之间相对开设有若干与雷管形状相适配的定位槽(44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其特征在于:同组两夹板(442)之间的定位槽(443)与雷管装填模具(600)内位于同一列的第二雷管插孔一一对应;相邻两组夹板(442)之间的间距与雷管装填模具(600)内相邻两列第二雷管插孔之间的间距相对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雷管自动转模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兵赵德正胡志伟左义中吕枫王镇胡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