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片加速装置及加速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114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片加速装置及加速方法,属于爆炸破片加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破片加速装置建设成本高、机动性差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加速装置包括壳体、加速管和聚能装药单元;壳体一端设置有加速管,另一端设置有容纳聚能装药单元单元的凹槽,加速管直径小于凹槽直径,加速管与凹槽连接;聚能装药单元为轴对称结构,轴线与加速管同轴,聚能装药单元的锥角θ为90°~130°。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及方法适用于爆炸破片的试验研究。

A Fragment Acceleration Device and Accel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片加速装置及加速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爆炸破片加速
,特别涉及一种爆炸破片加速装置及加速方法。
技术介绍
破片是杀伤爆破战斗部主要的毁伤元,破片速度是衡量破片威力重要参数之一,通常在爆炸驱动作用下随着破片质量增大,破片速度随之减小。破片的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增大破片速度是提高破片威力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空天作战中,杀爆战斗部爆炸形成的破片通常与空天目标有相对速度,破片作用于目标上速度大于或远大于破片离开战斗部的速度。为有效评估高速破片对目标或靶板的毁伤效应以及高速破片对目标或靶板的毁伤机理,获取高速破片对目标的作用过程非常重要。目前用于破片加速的方法主要有:(1)火药燃烧驱动,如火炮、氢气炮等,技术较为成熟,但设备建设成本高,体积庞大,适用场景有限;(2)电磁发射,如电磁炮,驱动能力强功率高,但其机动性、能源等方面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破片加速装置及加速方法,为满足爆炸高速破片实验需求,且设备成本低、体积小等特点,采用聚能装药单元爆炸产生的爆轰产物驱动破片的方式进行破片加速驱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破片加速装置建设成本高、机动性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破片加速装置,包括壳体、加速管和聚能装元单元;壳体一端设置有加速管,另一端设置有容纳聚能装药单元单元的凹槽,加速管直径小于凹槽直径,加速管与凹槽连接;聚能装药单元为轴对称结构,轴线与加速管同轴,聚能装药单元的锥角θ为90°~130°。进一步的,还包括破片弹托,破片弹托安装在加速管内,破片弹托轴线与加速管同轴。进一步的,破片弹托一端设置有破片槽,用于放置破片;破片弹托另一端为平面,平面与加速管的中心轴线垂直。进一步的,加速管出口端设置有挡圈,挡圈用于阻挡破片弹托飞出加速管且能够使得破片和破片弹托在加速后分离破片能顺利飞出加速管。进一步的,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直径为1~2mm,排气孔用于排出壳体内的气体。进一步的,聚能装药单元尾部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用于放置传爆药柱。进一步的,传爆药柱上设置有雷管孔,用于放置雷管。进一步的,破片弹托上设置有顶丝。进一步的,加速管的长径比为3。进一步的,加速管长度是聚能装药单元直径的1-1.5倍。进一步的,聚能装药长度为50-80mm,长径比为1.2~1.6。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a)将破片安装到破片弹托上,固定好;(b)将破片弹托从加速管靠近凹槽的一端放入加速管中,有破片的一侧朝向加速管设置有挡圈的一端,破片弹托与加速管同轴;(c)将压制好的聚能装药单元放入外壳的凹槽中;(d)将安装好的破片加速装置放到实验场地固定好;(e)安装雷管;(f)系统起爆进行碎片加速。进一步的,步骤(a)中,破片质心在破片弹托的中心轴线上。进一步的,步骤(c)中,聚能装药单元由高能炸药用模具压制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能实现以下技术效果之一:1)本专利技术基于聚能装药单元结构本设计了一种破片加速装置,采用一端开有一定锥角θ的成型装药对破片爆炸驱动,这种装药结构能将爆轰产物汇聚成速度和压力很高的聚能气流,利用聚能气流实现对破片的高速驱动。聚能装药单元由于其对爆轰产物的汇聚作用,减少了该端部前方爆轰产物动量和能量的周向分散,爆轰产物运动形成一先收束后扩散的区域,在某一特定爆距处具有最高的能流密度和平行于轴线的速度方向。在该爆轰产物汇聚处,该端部的爆轰产物动量和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集中,从而可保证对破片在此位置附近较长时间的高压驱动。2)破片弹托可对破片进行固定,以及缓冲爆轰产物对破片的直接作用,以免使破片发生破碎;破片固定在破片弹托上,破片和弹托一起放置于加速管中,可获得较长的加速距离,增加爆轰产物气体对破片的作用时间,从而获得高发射速度,同时加速管的存在有助于稳定破片发射后的飞行方向。3)加速管出口端设置有挡圈,使破片和破片弹托在加速后能够分离且破片能顺利飞出加速管。4)壳体上设置的排气孔,便于聚能装药单元安装到加速装置壳体内,防止安装聚能装药单元时气流将破片弹托推出,排气孔设置在加速管与壳体凹槽的锥面上,安装聚能装药单元时,壳体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孔排出,排气孔直径为1~2mm,此时该排气孔对破片的驱动加速过程几乎没有影响。5)破片槽与破片形状和大小相匹配,破片槽根据破片形状和大小设计加工,便于利用本专利技术加速各种形状破片,在破片高速毁伤目标或靶板试验中,本专利技术的破片加速装置及加速方法能够驱动不同质量和形状的破片达到高速,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具有很大的军事效益。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破片加速装置示意图;图2为爆轰产物运动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加速管;3-破片弹托;4-破片;5-聚能装药单元;6-传爆药柱;7-雷管孔;8-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一种破片加速装置及加速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只用于比较和解释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破片加速装置,包括壳体1、加速管2和聚能装药单元5;壳体1一端设置有加速管2,另一端设置有与聚能装药单元5形状匹配的凹槽,加速管2直径小于凹槽直径,加速管2与凹槽通过锥面连接;聚能装药单元5为轴对称结构,轴线与加速管2同轴,聚能装药单元5的锥角θ为90°~130°,在此锥角范围内,能够保证爆轰产物具有合适的长径比,提高爆轰产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获得较高的能流密度以实现对破片的加速。优选的,聚能装药单元5的锥角θ为120°,爆轰产物的宽度会随着锥角的增大而减小,并且随着锥角增大,爆轰产物梯度也会减小,即其头尾宽度变化减小,从而可以更加稳定的驱动破片;但随着锥角增加,其驱动能力也会降低,综合考虑爆轰产物的稳定性和驱动能力,优选锥角角度为120°。加速管2与凹槽之间的圆锥面的夹角为120°。通常破片尺寸很小,因此加速管内径也较小,所以其长径比一般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加速管长度,可以使弹托及破片充分加速,本实施例中加速管内径的长径比为3。加速管长度是聚能装药单元直径的1-1.5,从而获得较长的加速距离及增加爆轰产物对破片的作用时间。聚能装药长度为50-80mm,其长径比选择范围为1.2~1.6。在此范围内,可以有效提高生成爆轰产物的动量,并且可以保证爆轰产物的均匀性。如图2所示,聚能装药单元由于其对爆轰产物的汇聚作用,减少了该端部前方爆轰产物动量和能量的周向分散,爆轰产物运动形成一先收束后扩散的区域,在某一特定爆距处具有最高的能流密度和平行于轴线的速度方向。在该爆轰产物汇聚处,该端部的爆轰产物动量和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集中,从而可保证对破片在此位置附近较长时间的高压驱动。基于聚能装药单元结构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破片加速装置,采用一端开有一定锥角θ的成型装药对破片爆炸驱动,这种装药结构能将爆轰产物汇聚成速度和压力很高的聚能气流,利用聚能气流实现对破片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片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加速管和聚能装药单元;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加速管,另一端设置有容纳所述聚能装药单元单元的凹槽,所述加速管直径小于所述凹槽直径,所述加速管与所述凹槽连接;所述聚能装药单元为轴对称结构,轴线与加速管同轴,所述聚能装药单元的锥角θ为90°~1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片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加速管和聚能装药单元;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加速管,另一端设置有容纳所述聚能装药单元单元的凹槽,所述加速管直径小于所述凹槽直径,所述加速管与所述凹槽连接;所述聚能装药单元为轴对称结构,轴线与加速管同轴,所述聚能装药单元的锥角θ为90°~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片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破片弹托,所述破片弹托安装在所述加速管内,所述破片弹托轴线与所述加速管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片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片弹托一端设置有破片槽,用于放置所述破片;所述破片弹托另一端为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加速管的中心轴线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片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管出口端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用于阻挡破片弹托飞出加速管且能够使得破片和破片弹托在加速后分离破片能顺利飞出加速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片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直径为1~2mm,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徐梓熙黄风雷吕中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