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控制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105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25
一种均衡控制机构,包括分别位于一对固定座、一对转动座、第一、第二夹持座及传动组件,转动座包括座体、开设于座体上的弧形槽及自座体的弧形槽下方侧向延伸形成的齿结构,传动组件包括两端限位于第一、第二夹持座上的两个第一轴体、固定于第一轴体上的两个第一齿轮、穿越第一夹持座与弧形槽且两端分别限位于固定座与第二夹持座上的一个第二轴体、穿越第二夹持座与弧形槽且两端分别限位于第一夹持座与固定座上的另一个第二轴体、固定于第二轴体上分别与第一齿轮、齿结构咬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转动座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夹持座的对角线外侧;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Equilibrium control mechanism, folding displa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衡控制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讯电子领域,尤指一种均衡控制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折叠屏技术的发展,折叠屏手机已经成为热点技术。而折叠屏虽然可以折弯,但是仍然无法实现180度弯折,折弯部分仍然需要保持一定R角,不然会损坏屏幕。而现有的折叠方式分为内折与外折,即屏幕折叠后处于内侧或外侧,如华为发布的MateX即为外折,但是外折的问题是屏幕处于暴露状态,容易被硬物刮伤,而折叠屏又比较脆弱。且,目前用于连接两个折叠屏进行折叠的折叠机构在结构上均非常复杂,一个小小的折叠机构甚至达到了几百个组装在一起的零组件,而如此小的体积,采用如此复杂的机构进行控制,势必造成机构的不稳定性增加,也是当前折叠屏手机无法大批量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均衡控制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所述均衡控制机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均衡控制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最外侧的一对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一对固定座内侧的一对转动座、位于一对转动座之间的第一、第二夹持座及夹持于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转动座包括座体、开设于所述座体上的弧形槽及自所述座体的弧形槽下方侧向延伸形成的齿结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端限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上的两个第一轴体、固定于所述第一轴体上的两个第一齿轮、穿越所述第一夹持座与弧形槽且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固定座与第二夹持座上的一个第二轴体、穿越所述第二夹持座与所述弧形槽且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座与固定座上的另一个第二轴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轴体上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齿结构咬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所述转动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的对角线外侧,所述转动座转动时,所述齿结构驱动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所述第二轴体驱动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咬合转动,实现两个转动座的同步转动。优选地,所述均衡控制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一对第一轴体上的夹板及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体上且夹持于所述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或第二夹持座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提供弹性力,避免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夹死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与第一、第二夹持座均固定于一背盖上,所述背盖包括盖体、开设于所述盖体内侧的背盖腔体及设于所述背盖腔体顶壁上的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座、第一、第二夹持座的顶部与所述固定件紧固在一起。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第一、第二夹持座的上表面为弧面结构,所述背盖腔体形成与所述弧面结构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中间凹陷形成凹陷的配合固定部,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的顶部凹陷形成固定槽,所述固定件为自所述背盖腔体凸出形成的突出结构,所述固定件容纳于所述配合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槽内紧固。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的底部中间位置分别设有避位部及第一、第二避让部,所述配合固定部及所述固定槽上设有在垂直方向贯穿至所述避位部与第一、第二避让部的固定孔与螺孔,所述固定座与第一、第二夹持座通过螺栓自所述避位部与第一、第二避让部穿越所述固定孔与螺孔并紧固于所述背盖的固定件上。优选地,所述两个转动座的底面分别固定于第一、第二折叠板上,所述第一折叠板朝向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侧缘设有第一凸出部与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折叠板朝向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侧缘设有收纳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第二缺口及容纳于所述第一缺口的第二凸出部。优选地,所述两个转动座分别至少部分地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凸出部上,所述转动座的座体顶部形成与所述背盖的背盖腔体契合的弧形顶面。优选地,所述转轴在所述转动座的弧形槽内的滑动轨迹与所述第一、第二折叠板的折叠轨迹一致。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限位所述第一轴体两端部的限位孔;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对应所述第二轴体位置处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二轴体穿越或限位的通孔;所述固定座对应所述通孔位置处设有轴孔;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的水平位置,所述第一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半径。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座朝向所述第一齿轮一侧顶部凹陷形成阻尼槽,所述阻尼槽内安装有夹持在所述一对第一轴体上的阻尼件。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座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座的端面对应所述第一轴体的限位孔位置处凹陷形成卡槽,所述第一轴体上套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所述卡块在不同状态下可卡合于所述卡槽内或移出所述卡槽。优选地,所述弹簧夹持于所述夹板与所述卡块之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包括前述连接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讯设备,包括前述折叠显示装置。本申请的均衡控制机构通过设置一对第一轴体与一对第二轴体并使其上的一对第一齿轮与一对第二齿轮咬合转动,当第一或第二折叠板折叠时,必然通过所述第一、第二齿轮的传动使所述第一、第二折叠板折叠同样的角度,实现对第一、第二折叠板的均衡控制。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申请通讯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折叠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申请折叠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申请折叠显示装置的背盖与连接机构、均衡控制机构的配合图及其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申请折叠显示装置的背盖的立体图;图6为本申请折叠显示装置的背盖与连接机构、均衡控制机构的配合图及其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申请连接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图8为本申请连接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申请连接机构的转动座的立体图;图10为本申请连接机构的基座及基座之间的齿轮的立体配合图;图11为本申请连接机构的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2为本申请均衡控制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3为本申请均衡控制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14为本申请均衡控制机构的传动件的立体图;图15为本申请均衡控制机构的第一夹持座的立体图;图16为本申请均衡控制机构的第二夹持座的立体图;图17为本申请均衡控制机构的齿轮咬合配合状态图;图18为本申请均衡控制机构的阻尼件的立体图;图19为本申请均衡控制机构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的通讯设备包括第一、第二折叠板11,12、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折叠板11,12相对的两侧缘的连接机构40与均衡控制机构60、固定所述连接机构40与所述均衡控制机构60的背盖20、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折叠板11,12外侧的第一、第二外壳31,32及贴装于所述第一、第二折叠板11,12背离所述背盖20的内侧面的折叠屏(未图示)。所述第一折叠板11在对应所述连接机构40与所述均衡控制机构60的相对一侧设有若干第一缺口111,114及若干第一凸出部112,113;所述第二折叠板12在对应所述连接机构40与所述均衡控制机构60的相对一侧设有若干第二缺口122,123及第二凸出部121,124。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位于最外侧的一对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一对固定座内侧的一对转动座、位于一对转动座之间的第一、第二夹持座及夹持于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转动座包括座体、开设于所述座体上的弧形槽及自所述座体的弧形槽下方侧向延伸形成的齿结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端限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上的两个第一轴体、固定于所述第一轴体上的两个第一齿轮、穿越所述第一夹持座与弧形槽且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固定座与第二夹持座上的一个第二轴体、穿越所述第二夹持座与所述弧形槽且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座与固定座上的另一个第二轴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轴体上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齿结构咬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所述转动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的对角线外侧,所述转动座转动时,所述齿结构驱动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所述第二轴体驱动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咬合转动,实现两个转动座的同步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位于最外侧的一对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一对固定座内侧的一对转动座、位于一对转动座之间的第一、第二夹持座及夹持于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转动座包括座体、开设于所述座体上的弧形槽及自所述座体的弧形槽下方侧向延伸形成的齿结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端限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上的两个第一轴体、固定于所述第一轴体上的两个第一齿轮、穿越所述第一夹持座与弧形槽且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固定座与第二夹持座上的一个第二轴体、穿越所述第二夹持座与所述弧形槽且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座与固定座上的另一个第二轴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轴体上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齿结构咬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所述转动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的对角线外侧,所述转动座转动时,所述齿结构驱动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所述第二轴体驱动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咬合转动,实现两个转动座的同步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控制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一对第一轴体上的夹板及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体上且夹持于所述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或第二夹持座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提供弹性力,避免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夹死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第一、第二夹持座均固定于一背盖上,所述背盖包括盖体、开设于所述盖体内侧的背盖腔体及设于所述背盖腔体顶壁上的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座、第一、第二夹持座的顶部与所述固定件紧固在一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第一、第二夹持座的上表面为弧面结构,所述背盖腔体形成与所述弧面结构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中间凹陷形成凹陷的配合固定部,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的顶部凹陷形成固定槽,所述固定件为自所述背盖腔体凸出形成的突出结构,所述固定件容纳于所述配合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槽内紧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第二夹持座的底部中间位置分别设有避位部及第一、第二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硕刘明生陆苏刘建军陈进刘昌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