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润滑织构、压缩机零部件、压缩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04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22
本申请提供一种表面润滑织构、压缩机零部件、压缩机和空调器。该表面润滑织构包括动压润滑表面(1),动压润滑表面(1)上设置有孔结构,孔结构沿流体流动方向排布,孔结构包括第一孔(2)和第二孔(3),第一孔(2)和第二孔(3)间隔排布,第一孔(2)的孔深小于第二孔(3)的孔深。根据本申请的表面润滑织构,能够在提供充足流体动压效应的同时,满足长期储油回油功能,有效保证摩擦副的可靠稳定运行与长寿命需求。

Surface Lubrication Texture, Compressor Parts, Compressors and Air Condition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面润滑织构、压缩机零部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本申请涉及机械配副摩擦学特性的
,具体涉及一种表面润滑织构、压缩机零部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压缩机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关键零部件摩擦副表面经常发生磨粒、黏着、疲劳等磨损形式,严重影响压缩机长寿命、稳定运行。为解决摩擦副表面摩擦磨损问题,传统摩擦学理论认为摩擦副表面一般越光滑,摩擦性能越好,而近年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也表明,摩擦副表面并非越光滑越好,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反而有利于润滑油膜的形成从而减小摩擦磨损。适当在运动摩擦副表面加工出一系列大小、深度、面积比及排列方式不同的微观纹理织构,可起到储存润滑油及杂质颗粒作用,且通过织构动压效应,提升流体膜承载能力,改善端面润滑状态,提高摩擦学性能。但受工况参数变化影响,尤其在低转速、高负载情况下,织构动压效应不足以维持稳定流体润滑,长时间的摩擦作用会导致织构内储油被携带、挤压而排出润滑区域,造成织构内部储油急剧减少,迫使摩擦表面运行一段时间后处于边界润滑、混合润滑状态,出现摩擦系数增高,磨损严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集中于从图案设计方向提高流体动压性能,且需外界供油系统持续提供润滑油以维持端面流体润滑状态,纹理织构本身无法达到长期储油目的,造成辅助系统复杂、润滑油消耗严重等问题。而当外界扰动引起操作工况变化,尤其在低转速、高载荷条件下,纹理织构动压效应微弱,润滑间隙油量不足,长时间的摩擦作用易引起织构内储油被携带、挤压而排出润滑区域,迫使摩擦表面处于边界润滑、混合润滑等状态,进而出现摩擦磨损等现象。因此现有织构纹理不能在提供充足流体动压效应的同时,满足长期储油回油功能,无法保证摩擦副的可靠稳定运行与长寿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润滑织构、压缩机零部件、压缩机和空调器,能够在提供充足流体动压效应的同时,满足长期储油回油功能,有效保证摩擦副的可靠稳定运行与长寿命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表面润滑织构,包括动压润滑表面,动压润滑表面上设置有孔结构,孔结构沿流体流动方向排布,孔结构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间隔排布,第一孔的孔深小于第二孔的孔深。优选地,第一孔垂直于动压润滑表面,第二孔相对于动压润滑表面倾斜。优选地,第一孔垂直于动压润滑表面,第二孔垂直于动压润滑表面。优选地,第一孔的孔深为1~50μm;和/或,第一孔的孔径为10~1000μm。优选地,第二孔的孔深为0.1~1mm,第二孔的孔深和孔径之比为1~10。优选地,第二孔相对于动压润滑表面的倾斜角度为10~80°。优选地,在远离动压润滑表面的方向上,第二孔的倾斜方向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反。优选地,第二孔沿着靠近动压润滑表面的方向截面面积递增。优选地,第一孔和/或第二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正方形或矩形。优选地,第一孔为多个,至少两个第一孔的截面形状不同;和/或,第二孔为多个,至少两个第二孔的截面形状不同。优选地,第一孔和第二孔均为多个,沿着流体流动方向,第一孔和第二孔交错间隔排布,或,第一孔和第二孔平行间隔排布。优选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开口面积之和占动压润滑表面面积的比例为0.05~0.5。优选地,第二孔包括两个斜孔,在远离动压润滑表面的方向上,其中一个斜孔的倾斜方向与流体的第一流动方向相反,另一个斜孔的倾斜方向与流体的第二流动方向相反。优选地,一个斜孔和另一个斜孔共用同一个开口。优选地,一个斜孔和另一个斜孔对称设置。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零部件,包括上述的表面润滑织构。优选地,压缩机为转子压缩机时,压缩机零部件包括下列至少之一:滚子、法兰、隔板、滑片、曲轴、以及缸体。优选地,压缩机为涡旋压缩机时,压缩机零部件包括下列至少之一:动静涡旋盘、十字滑块、以及轴承。优选地,压缩机为活塞压缩机时,压缩机零部件包括下列至少之一:活塞、缸体、曲轴、轴承。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表面润滑织构。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表面润滑织构。本申请提供的表面润滑织构,包括动压润滑表面,动压润滑表面上设置有孔结构,孔结构沿流体流动方向排布,孔结构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间隔排布,第一孔的孔深小于第二孔的孔深。通过在动压润滑表面形成深度不同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可以利用孔深较小的第一孔在动压润滑表面提供充足动压效应,提升流体膜承载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孔深较深的第二孔,使得流体介质在惯性或离心作用流出时,在深孔底部产生负压空腔,与端面润滑油膜之间形成与流体介质流出方向相反的压差作用,迫使润滑油回流,达到储油目的,满足长期储油回油功能,同时可以利用深孔结构使得流体介质处于涡流状态,增加润滑表面阻尼作用,与第一孔相配合,进一步提高流体动压效应,有效保证摩擦副的可靠稳定运行与长寿命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表面润滑织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表面润滑织构的第二孔的流体流动原理图;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表面润滑织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表面润滑织构的深孔内流体流动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表面润滑织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表面润滑织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动压润滑表面;2、第一孔;3、第二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表面润滑织构包括动压润滑表面1,动压润滑表面1上设置有孔结构,孔结构沿流体流动方向排布,孔结构包括第一孔2和第二孔3,第一孔2和第二孔3间隔排布,第一孔2的孔深小于第二孔3的孔深。该表面润滑织构应用于摩擦副的润滑表面之间的润滑,用于改善摩擦副之间的润滑效果。通过在动压润滑表面1形成深度不同的第一孔2和第二孔3,可以利用孔深较小的第一孔2在动压润滑表面1提供充足动压效应,提升流体膜承载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孔深较深的第二孔3,使得流体介质在惯性或离心作用流出时,在深孔底部产生负压空腔,与端面润滑油膜之间形成与流体介质流出方向相反的压差作用,迫使润滑油回流,达到储油目的,满足长期储油回油功能,同时可以利用深孔结构使得流体介质处于涡流状态,增加润滑表面阻尼作用,与第一孔2相配合,进一步提高流体动压效应,有效保证摩擦副的可靠稳定运行与长寿命需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2为直径小于1mm的微孔,第二孔3为深度大于第一孔2的深孔。微孔与深孔配合提供的流体动压开启力,促使配合表面迅速分离,形成流体润滑,保证非接触运行状态,避免摩擦磨损。第二孔3采用深孔结构,可以容纳磨屑或杂质颗粒,阻止磨粒的连续磨损。第二孔3还可以存储润滑液,存储的润滑液会随剪切运动被挤压、携带或渗透到配合表面,起到二次润滑的作用。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第一孔2垂直于动压润滑表面1,第二孔3相对于动压润滑表面1倾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2为一个微孔,第二孔3为一个斜孔,微孔和斜孔在动压润滑表面1上密集排布,从而能够在动压润滑表面1的不同位置处均能够实现微孔和深孔的配合,同时,由于深孔为斜孔,因此在流体介质流体流动方向与斜孔的倾斜方向相匹配时,在流体流动作用下,斜孔内储存的润滑油的流出阻力更小,更加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润滑织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压润滑表面(1),所述动压润滑表面(1)上设置有孔结构,所述孔结构沿流体流动方向排布,所述孔结构包括第一孔(2)和第二孔(3),所述第一孔(2)和所述第二孔(3)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孔(2)的孔深小于所述第二孔(3)的孔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润滑织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压润滑表面(1),所述动压润滑表面(1)上设置有孔结构,所述孔结构沿流体流动方向排布,所述孔结构包括第一孔(2)和第二孔(3),所述第一孔(2)和所述第二孔(3)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孔(2)的孔深小于所述第二孔(3)的孔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润滑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2)垂直于所述动压润滑表面(1),所述第二孔(3)相对于所述动压润滑表面(1)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润滑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2)垂直于所述动压润滑表面(1),所述第二孔(3)垂直于所述动压润滑表面(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润滑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2)的孔深为1~50μm;和/或,所述第一孔(2)的孔径为10~10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润滑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3)的孔深为0.1~1mm,所述第二孔(3)的孔深和孔径之比为1~1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润滑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3)相对于所述动压润滑表面(1)的倾斜角度为10~80°。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润滑织构,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动压润滑表面(1)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孔(3)的倾斜方向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反。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表面润滑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3)沿着靠近所述动压润滑表面(1)的方向截面面积递增。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润滑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2)和/或所述第二孔(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正方形或矩形。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润滑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2)为多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孔(2)的截面形状不同;和/或,所述第二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少鹏史正良刘鹏飞关蕴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