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826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水体水质防治用复合微生物菌和土壤改良用复合微生物菌;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的复合微生物产品即可用于原环境或周边环境的污染治理,使原有的微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长效的、可持续的原自然生态环境;本方法工艺独特,操作简单,成品可以长期保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A Compound Microbial Agent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菌
,具体是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技术介绍
自然环境在没有受到人为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之前,都能自动的维持生态平衡,环境洁净,各种生物和谐共存,繁衍生息,这些都是环境微生物的成绩。随着人类生产、生活领域规模的不断扩大,排放的污染物数量突破了自然环境所固有的自净负荷,给自然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环境污染的恶化不仅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滞后性,而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稳定的生活。目前环境生态修复的微生物技术,大都是利用功能菌通过培养、扩繁后,应用于受污染的环境中。这些外来菌种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有它的不确定性,表现为:要么不适应当地的环境,繁殖能力差,作用力小达不到理想效果;要么过度泛滥不可控制,引起物种的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微生物作为自然界的主要降解类群,在环境污染修复过程中,稳定性强,有着显著效果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水体水质防治用复合微生物菌和土壤改良用复合微生物菌。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植物光合作用菌的制备,早上太阳未出来之前,采集健康茂盛的植物鱼腥草、半边莲、千屈菜、水马齿上部的嫩绿部分进行原料称重,戴好塑胶手套按比例添加高温灭菌后的红糖、蛋白胨搅拌均匀,揉搓至植物原料有汁液流出,用塑料薄膜密封后压实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保持36℃恒温培养7天后有一股淡淡的甜香味,揉出其中液体,通过滤布过滤装瓶即得植物光合作用菌;步骤二,将上述所得植物光合作用菌中加入酵母菌、乳酸菌、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菌、放线菌、硝化菌、反硝化细菌逐级扩繁培养后得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作为优选,步骤一所述鱼腥草为15份、半边莲为15份、千屈菜为15份、水马齿为15份,红糖20份、蛋白胨10份。作为优选,步骤二所述植物光合作用菌30份、酵母菌10份、乳酸菌5份、纳豆芽孢杆菌5份、枯草芽孢杆菌10份、地衣芽孢杆菌5份、光合菌5份、放线菌10份、硝化菌10份、反硝化菌10份。作为优选,土壤改良用复合微生物菌主要从艾蒿叶、茶叶、竹笋中采集光合作用菌,与酵母菌、乳酸菌、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菌、放线菌、硝化菌、反硝化细菌逐级扩繁培养后得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得的复合微生物产品即可用于原环境或周边环境的污染治理,使原有的微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长效的、可持续的原自然生态环境;本方法工艺独特,操作简单,成品可以长期保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植物光合作用菌的制备,早上太阳未出来之前,采集健康茂盛的植物鱼腥草为15份、半边莲为15份、千屈菜为15份、水马齿为15份上部的嫩绿部分进行原料称重,戴好塑胶手套按比例添加高温灭菌后的红糖20份、蛋白胨10份搅拌均匀,揉搓至植物原料有汁液流出,用塑料薄膜密封后压实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保持36℃恒温培养7天后有一股淡淡的甜香味,揉出其中液体,通过滤布过滤装瓶即得植物光合作用菌;步骤二,将上述所得植物光合作用菌30份中加入酵母菌10份、乳酸菌5份、纳豆芽孢杆菌5份、枯草芽孢杆菌10份、地衣芽孢杆菌5份、光合菌5份、放线菌10份、硝化菌10份、反硝化菌10份逐级扩繁培养后得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1实际效果:1、以上山东青州北阳河所采集的鱼腥草、半边莲、千屈菜、水马齿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菌与其它以上功能菌扩繁后微生物菌剂,根据污染情况在山东青州北阳河河道内分3次均匀泼洒。微生物在水体中快速繁殖,河道内配合生物飘带、植物浮岛、人工水草等生物载料,短期内达到了一个良好的、长效的、可持续的生态平衡状态。治理后感官和主要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如下:(1)感官变化经过使用鱼腥草、半边莲、千屈菜、水马齿水生植物内生菌配合其它功能菌扩繁后微生物菌剂,1个月后黑臭水体透明度显著增加(SD由10~15cm增加到70~80cm以上),水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灰白色最后转为黄绿色,臭味基本消除。从2个月后,透明度趋于平稳,达到1米以上。(2)DO含量和pH值变化在污染水体的治理和修复中,DO含量是黑臭水体向净洁水体转化的重要评价指标,水体中DO含量是藻类放氧、大气复氧、污染物耗氧的综合平衡的结果。河水中DO含量增加到2.0mg/L以后,水体中好氧微生物逐渐增多,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得以恢复,水体生态系统开始良性循环。治理前水体DO平均只有0.2mg/L左右,1个月治理后的水体DO含量最高上升到5.0mg/L,从2个月后DO趋于平稳达到7.0mg/L。治理前水体pH值在7左右,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水体pH值稍有增加达到7-8。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治理后河水环境质量逐渐改善,黑臭消除后水体中氮磷含量仍然较高,导致温暖季节水体中浮游藻类生长繁殖加快,藻类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大量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等,导致河水pH值有所升高。(3)BOD5和CODCr浓度变化治理前水体BOD5和CODCr分别360~490mg/L、580~698mg/L,1个月治理后,水体中BOD5和CODCr浓度显著降低,随后BOD5和CODCr浓度分别稳定在5~6mg/L和20~30mg/L,水体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Ⅳ类水质标准。实施例2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植物光合作用菌的制备,早上太阳未出来之前,采集健康茂盛的植物艾蒿叶20份、茶叶20份、竹笋20份上部的嫩绿部分进行原料称重,戴好塑胶手套按比例添加高温灭菌后的红糖20份、蛋白胨10份搅拌均匀,揉搓至植物原料有汁液流出,用塑料薄膜密封后压实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保持36℃恒温培养7天后有一股淡淡的甜香味,揉出其中液体,通过滤布过滤装瓶即得植物光合作用菌;步骤二,将上述所得植物光合作用菌30份中加入酵母菌10份、乳酸菌5份、纳豆芽孢杆菌5份、枯草芽孢杆菌10份、地衣芽孢杆菌5份、光合菌5份、放线菌10份、硝化菌10份、反硝化菌10份逐级扩繁培养后得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2试验结果:在即墨某垃圾渗滤液污染的土壤实验结果明显:感官效果,治理10天后臭味基本消失,黑色逐渐褪去,土质疏松,20天处理后污染土壤可继续栽种植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体水质防治用复合微生物菌和土壤改良用复合微生物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体水质防治用复合微生物菌和土壤改良用复合微生物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环境污染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植物光合作用菌的制备,早上太阳未出来之前,采集健康茂盛的植物鱼腥草、半边莲、千屈菜、水马齿上部的嫩绿部分进行原料称重,戴好塑胶手套按比例添加高温灭菌后的红糖、蛋白胨搅拌均匀,揉搓至植物原料有汁液流出,用塑料薄膜密封后压实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保持36℃恒温培养7天后有一股淡淡的甜香味,揉出其中液体,通过滤布过滤装瓶即得植物光合作用菌;步骤二,将上述所得植物光合作用菌中加入酵母菌、乳酸菌、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菌、放线菌、硝化菌、反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台政勋杨桂朋王海林台炳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利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