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76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穴位贴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称重传感器,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杆,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另一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延伸至管体外部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转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管体底部靠近连接杆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保护框、第二电机、称重传感器和搅拌杆,便于加速原料进入效率,让原料无需通过自身的重力缓慢流动至,提高原料添加效率,提高装置的加工效率,并且可以对原料质量进行称量。

An Automatic Drug-dispensing Machine for Acupoint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
本技术属于穴位贴敷
,具体涉及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
技术介绍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没有设置提高加速原料进入效率的结构,通过原料自身的重力缓慢流动至装置内部,原料添加效率较低,并且无法准确称量原料,降低装置的加工效率,没有设置依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调节装置高度的结构,只能在固定的位置进行使用,无法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降低装置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料添加效率较低,降低装置的加工效率、并且无法准确称量原料和只能在固定的位置进行使用,无法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降低装置使用范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称重传感器,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杆,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另一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延伸至管体外部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转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管体底部靠近连接杆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出料管,且管体顶部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和称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加料斗的顶部安装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插杆,且保护框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加料斗相邻于控制器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限位板,所述保护框靠近其中一个插杆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加料管,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杆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且两个调节杆的一侧均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栓,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安装有基板。优选的,所述保护框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套设有把套。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靠近调节螺栓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直径大于调节螺栓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加料斗的一侧安装有阀杆,所述阀杆相对于加料斗的一端安装有转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保护框、第二电机、称重传感器和搅拌杆,将保护框通过插杆插入限位板中,从而将保护框固定,通过加料管将原料加入,第二电机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将原料搅拌,从而提高原料流动速率,通过称重传感器对原料质量时刻进行称量,解决了原料添加效率较低,降低装置加工效率和无法准确称量原料的问题,便于加速原料进入效率,让原料无需通过自身的重力缓慢流动至,提高原料添加效率,提高装置的加工效率,并且可以对原料质量进行称量。(2)本技术设置了调节螺栓、调节杆和支撑杆,当使用者需要调节装置高度时,拧松调节螺栓,将调节杆在支撑杆上进行拉动,调节杆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拧紧调节螺栓将调节杆固定,从而使装置调节至合适的高度,解决了只能在固定的位置进行使用,无法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降低装置使用范围的问题,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进行使用,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调节高度,提高装置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A区域的放大图;图中:1-支撑杆;2-调节螺栓;3-调节杆;4-第一电机;5-绞龙;6-支撑板;7-限位板;8-控制器;9-把手;10-把套;11-保护框;12-加料管;13-加料斗;14-插杆;15-第二电机;16-连接管;17-管体;18-出料管;19-基板;20-称重传感器;21-连接杆;22-调节槽;23-搅拌杆;24-阀杆;25-转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包括支撑板6,支撑板6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称重传感器20,称重传感器20采用ELCLY称重传感器,输出类型4-20mA,工作力200Kg-30TkPa,电源电压12V,两个称重传感器20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杆21,其中一个连接杆2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另一个连接杆2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管体17,管体1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5,绞龙5延伸至管体17外部的一端与第一电机4的转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管体17底部靠近连接杆21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出料管18,且管体17顶部安装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料斗13,加料斗1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8,第一电机4和称重传感器20均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控制器8采用PLC可编辑控制器,型号为PLCCPU226,输出频率为50KHZ,工作电压为220V,加料斗13的顶部安装有保护框11,保护框11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插杆14,且保护框1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5均采用GH-28-750-60S驱动电机,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750W,额定转速1400rpm,第二电机1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23,加料斗13相邻于控制器8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限位板7,限位板7上开设有与插杆14对应的孔槽,保护框11靠近其中一个插杆14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加料管12,支撑板6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杆3,第二电机15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当使用者需要加速原料进入效率时,将保护框11通过插杆14插入限位板7中,从而将保护框11固定,通过加料管12将原料加入,通过控制器8启动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转动带动搅拌杆23转动,搅拌杆23转动将原料进行搅拌,从而提高原料流动速率。为了便于调节装置高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调节杆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且两个调节杆3的一侧均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栓2,两个支撑杆1的底部均安装有基板19,当使用者需要调节装置高度时,拧松调节螺栓2,将调节杆3在支撑杆1上进行拉动,调节杆3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拧紧调节螺栓2将调节杆3固定,从而使装置调节至合适的高度。为了便于移动保护框1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保护框11的顶部安装有把手9,把手9上套设有把套10。为了固定支撑杆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支撑杆1靠近调节螺栓2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22,调节槽22的直径大于调节螺栓2的直径。为了便于进一步控制原料的加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加料斗13的一侧安装有阀杆24,阀杆24相对于加料斗13的一端安装有转把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使用者需要调节装置高度时,拧松调节螺栓2,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包括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称重传感器(20),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0)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杆(21),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2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另一个所述连接杆(2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管体(17),所述管体(1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5),所述绞龙(5)延伸至管体(17)外部的一端与第一电机(4)的转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管体(17)底部靠近连接杆(21)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出料管(18),且管体(17)顶部安装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料斗(13),所述加料斗(1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8),所述第一电机(4)和称重传感器(20)均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13)的顶部安装有保护框(11),所述保护框(11)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插杆(14),且保护框(1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23),所述加料斗(13)相邻于控制器(8)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限位板(7),所述保护框(11)靠近其中一个插杆(14)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加料管(12),所述支撑板(6)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杆(3),所述第二电机(15)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包括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称重传感器(20),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0)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杆(21),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2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另一个所述连接杆(2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管体(17),所述管体(1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5),所述绞龙(5)延伸至管体(17)外部的一端与第一电机(4)的转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管体(17)底部靠近连接杆(21)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出料管(18),且管体(17)顶部安装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料斗(13),所述加料斗(1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8),所述第一电机(4)和称重传感器(20)均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13)的顶部安装有保护框(11),所述保护框(11)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插杆(14),且保护框(1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23),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先丽邵章萍刘廷英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