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59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该全自动的汽车罩,设置在车体的顶部。所述车体的顶部安装有外壳和可充气的汽车车罩。所述外壳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汽车车罩充放气的气泵和用于卷放汽车车罩的收放机构。所述收放机构和气泵的输出端均与汽车车罩相连。所述汽车车罩还包括左侧车罩、后侧车罩、右侧车罩和前车罩。该全自动的汽车罩,通过设置的电动收纳轮、气泵和汽车车罩的配合,可以使得汽车车罩的收拢和放出都可以全自动、无需人力来配合。而且通过对汽车车罩充气、放气,可以在汽车外表面形成外壳,起到缓冲碰撞的作用,同时也无需人员对汽车车罩进行调节、整理,实现了自动存放汽车车罩、自动对汽车进行覆盖的功能。

A Fully Automatic Automobile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熟知的小轿车上使用的遮阳罩都是传统遮阳罩。这种遮阳罩大都是塑料薄膜制品或柔性纺织制品,其形状与轿车的轮廓相同,其边沿有收紧绳。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收放式汽车车载防护罩”(专利号:CN201310076354.X),该专利包括前部护罩U型储放槽、后部护罩U型储放槽、前防护罩、后防护罩,前部护罩U型储放槽安装在车的前部,后部护罩U型储放槽安装在车的后部。上述专利可对汽车防雨雪、防沙尘、防风、遮阳、防寒、防盗、防碰撞的多功能保护,同时可实现车载,无需拆卸,不占用汽车储物空间。然而这种设计虽然实现了汽车罩无需再特意的拿去,但其覆盖和收放的操作还是需要人工来实现。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解决了人工套汽车罩较为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设置在车体的顶部。所述车体的顶部安装有外壳和可充气的汽车车罩。所述外壳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汽车车罩充放气的气泵和用于卷放汽车车罩的收放机构。所述收放机构和气泵的输出端均与汽车车罩相连。优选的,所述汽车车罩还包括左侧车罩、后侧车罩、右侧车罩和前车罩。优选的,所述收放机构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汽车车罩边缘的固定块、钢丝和电动收纳轮。所述钢丝一端与固定块相连,另一端缠绕在电动收纳轮上。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汽车车罩上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填充有非牛顿流体的非牛顿流体箱、橡胶挡板、活塞、通道管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设置在汽车车罩上各个气囊的连接处。所述通道管设置在保护套内并贯穿两个相邻气囊。所述非牛顿流体箱设置在保护套内,所述活塞设置在非牛顿流体箱内。所述活塞可在非牛顿流体箱内前后移动。所述橡胶挡板与活塞相连,所述橡胶挡板与通道管开口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左侧车罩、后侧车罩、右侧车罩和前车罩的相互靠近的边缘均安装有磁力条。优选的,还包括用于驱动外壳上下移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汽车车顶,所述外壳与电动推杆的活动端相连。优选的,所述电动收纳轮上设置有限制钢丝位置的凹槽。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材质为硅胶软材质。(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具备有益效果如下:该全自动的汽车罩,通过设置的电动收纳轮、气泵和汽车车罩的配合,可以使得汽车车罩的收拢和放出都可以全自动、无需人力来配合。而且通过对汽车车罩充气、放气,可以在汽车外表面形成外壳,起到缓冲碰撞的作用,同时也无需人员对汽车车罩进行调节、整理,实现了自动存放汽车车罩、自动对汽车进行覆盖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收放机构正面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收放机构顶部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流组件剖视图。图中:1车体、2车罩箱、3汽车车罩、4收放机构、5气泵、6左侧车罩、7后侧车罩、8固定块、9右侧车罩、10磁力条、11前车罩、12钢丝、13底座、14电动收纳轮、15电动推杆、16外壳、17导流组件、171保护套、172通道管、173活塞、174橡胶挡板、175非牛顿流体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如图1-6所示,设置在车体1的顶部。车体1的顶部安装有车罩箱2,车罩箱2包括底座13、外壳16和可充气的汽车车罩3。底座13设置在车顶上,外壳16设置在底座13上。外壳1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汽车车罩3充放气的气泵5和用于卷放汽车车罩3的收放机构4。收放机构4和气泵5的输出端均与汽车车罩3相连。汽车车罩3还包括左侧车罩6、后侧车罩7、右侧车罩9和前车罩11。通过设置的左侧车罩6、后侧车罩7、右侧车罩9和前车罩11。可以方便在收拢或者放出时,不会出现彼此冲突、干扰导致不能顺利工作的现象,提高该设备的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收放机构4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汽车车罩3边缘的固定块8、钢丝12和电动收纳轮14。钢丝12一端与固定块8相连,另一端缠绕在电动收纳轮14上。电动收纳轮14为现有技术,固在本专利技术中不做详细阐述。通过设置在固定块8上的钢丝12与电动收纳轮14的配合,可以使汽车车罩3从边缘处向汽车车罩3中心处卷起,在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放出时永远都是从靠近车罩箱2的一侧先放出,而后再由近到远依次放出覆盖各个位置的汽车车罩3,这样可以减小出现因汽车本身的凸起和凹陷而导致汽车罩不能顺利放出或者覆盖的可能,大大提高了车罩箱2的工作效率和全自动收放的成功率,同时也节省了驾驶员自己的时间。还包括设置在汽车车罩3上的导流组件17。导流组件17包括填充有非牛顿流体的非牛顿流体箱175、橡胶挡板174、活塞173、通道管172和保护套171。保护套171设置在汽车车罩3上各个气囊的连接处。通道管172设置在保护套171内并贯穿两个相邻气囊。非牛顿流体箱175设置在保护套171内,活塞173设置在非牛顿流体箱175内。活塞173可在非牛顿流体箱175内前后移动。橡胶挡板174与活塞173相连,橡胶挡板174与通道管172开口相对应。通过设置的导流组件17,有效的实现对汽车车罩3各个部分进行先后充放气,如车顶最先充气,接着是挡风玻璃处充气再向引擎盖和后备箱盖充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效的规避汽车上的凹凸设计,进一步减小出现汽车车罩3收放时被汽车的不规则部件卡住的可能。左侧车罩6、后侧车罩7、右侧车罩9和前车罩11的相互靠近的边缘均安装有磁力条10。通过设置的的磁力条10,可以加固充气完毕后各个车罩之间的连接,同时减小出现缝隙的可能。还包括用于驱动外壳16上下移动的电动推杆15,电动推杆15设置在汽车车顶,外壳16与电动推杆15的活动端相连。通过设置的电动推杆15,人员可以通过电动推杆15对外壳16进行升降,既可以防止雨水或者灰尘进入气泵5、电动收纳轮14中,又可以对汽车车罩3起到保护作用。固定块8的材质为硅胶软材质。硅胶材质的固定块8可以有效的保证在电动收纳轮14挤压时,不会出现部件损坏的可能。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外壳16向上移动,接着电动收纳轮14开始反向旋转,将汽车车罩3放出,同时气泵5开始工作,向汽车车罩3内部开始充气。气流灌入导流组件17中时,气流推动橡胶挡板174,当橡胶挡板174突然受到挤压时,非牛顿流体箱175内部中的非牛顿流体转变为固态,使得通道管172闭合,实现了该汽车罩进行分阶段式充气功能,当气流持续推动橡胶挡板174一段时间后,非牛顿流体箱175中的非牛顿流体又变成液体,使得橡胶挡板174开始缓慢移动,从而使得气流通过通道管172流入下一个气囊。通过设置在汽车车罩3上的磁力条10,可以使得分成四分的汽车车罩3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车罩,起了保护车辆表面和防尘防水的作用,当需要将汽车车罩3收起时,电动收纳轮14开始收卷钢丝12,进而带动固定块8向车顶移动,接着带动汽车车罩3的边缘率先被电动收纳轮14收起。在收拢过程中,通过控制气泵5吸气,使得汽车车罩3内的空气流出,即完成该汽车车罩的收放操作。综上所述,该全自动的汽车罩,通过设置的电动收纳轮14、气泵5和汽车车罩3的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设置在车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安装有外壳(16)和可充气的汽车车罩(3),所述外壳(1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汽车车罩(3)充放气的气泵(5)和用于卷放汽车车罩(3)的收放机构(4),所述收放机构(4)和气泵(5)的输出端均与汽车车罩(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设置在车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安装有外壳(16)和可充气的汽车车罩(3),所述外壳(1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汽车车罩(3)充放气的气泵(5)和用于卷放汽车车罩(3)的收放机构(4),所述收放机构(4)和气泵(5)的输出端均与汽车车罩(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罩(3)还包括左侧车罩(6)、后侧车罩(7)、右侧车罩(9)和前车罩(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机构(4)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汽车车罩(3)边缘的固定块(8)、钢丝(12)和电动收纳轮(14),所述钢丝(12)一端与固定块(8)相连,另一端缠绕在电动收纳轮(1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汽车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汽车车罩(3)上的导流组件(17),所述导流组件(17)包括填充有非牛顿流体的非牛顿流体箱(175)、橡胶挡板(174)、活塞(173)、通道管(172)和保护套(171),所述保护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