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58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管插管钳,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主轴。第一钳臂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一钳体首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中具有圆孔,圆孔中具有可拆卸的橡胶垫,橡胶垫的中间为截面直径小于圆孔的直径的圆柱体,且圆柱体的高度不小于第一夹持部的厚度,橡胶垫的两端均为面积大于圆孔的圆片,圆柱体穿设于圆孔中,两端的圆片分别卡设于圆孔的两端之外。第二钳臂包括第二钳体和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的结构相同。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可以稳定地夹住气管导管的前端,其平滑的结构不会损坏导管套囊,无需多次换管,降低了病人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A tracheal intubation force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插管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气管插管钳。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钳在辅助经鼻腔气管内插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夹持气管导管的前端来改变导管的方向、协助导管前端进入声门从而完成气管内的插管。气管导管的前端很短,插管钳不容易夹持,因此在往声门方向运送时,插管钳极易夹到后面的导管套囊。现有技术中,气管插管钳的前端是金属材质,且为锯齿形,在夹持气管导管前端往声门方向运送时极易夹到气管导管的套囊,引起套囊破裂,套囊破裂就需要多次换管,多次换管容易引起患者出现鼻出血和低氧血症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气管插管钳,目的是解决插管钳极易夹到后面的导管套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钳,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主轴;所述第一钳臂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钳体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中具有圆孔,所述圆孔中具有可拆卸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中间为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圆孔的直径的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厚度,所述橡胶垫的两端均为面积大于所述圆孔的圆片,所述圆柱体穿设于所述圆孔中,两端的所述圆片分别卡设于所述圆孔的两端之外;所述第二钳臂包括第二钳体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结构相同;所述主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中。较佳地,所述第一钳臂还包括第一手柄臂和第一手柄;所述第一钳体末端与所述第一手柄臂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柄臂首端为圆弧状,所述第一手柄臂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手柄位于所述第一手柄臂所在的平面上,且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一手柄臂末端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二钳臂还包括第二手柄臂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二钳体末端为圆弧状,所述第二手柄臂首端为圆弧状,所述第二钳体末端与所述第二手柄臂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手柄臂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所在的平面具有第一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臂末端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相同且均为圆环状。较佳地,所述第一角度为钝角。较佳地,所述第一角度为100°至120°,此范围包括100°和120°。较佳地,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手柄臂和所述第一手柄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钳体、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手柄臂和所述第二手柄为一体成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插管钳的夹持部为平滑的圆形而非锯齿形,且夹持部中镶嵌有橡胶垫,橡胶垫的摩擦力较大,可以稳定地夹住气管导管的前端,即使不小心夹到了后面的导管套囊,其平滑的结构也不会损坏导管套囊。并且,本技术的一种插管钳的夹持部中的橡胶垫为可拆卸结构,拆装非常方便,为了病人的健康可以经常更换橡胶垫,防止交叉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插管钳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橡胶垫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钳臂;11-第一钳体;12-第一夹持部;121-圆孔;1211-橡胶垫;12111-圆柱体;12112-圆片;13-第一手柄臂;14-第一手柄;2-第二钳臂;21-第二钳体;22-第二夹持部;23-第二手柄臂;24-第二手柄;3-主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结合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插管钳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橡胶垫的示意图。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钳,包括第一钳臂1、第二钳臂2和主轴3。第一钳臂1包括第一钳体11和第一夹持部12,第一夹持部12与第一钳体11首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12中具有圆孔121,圆孔121中具有可拆卸的橡胶垫1211,橡胶垫1211的中间为截面直径小于圆孔121的直径的圆柱体12111,且圆柱体12111的高度不小于第一夹持部12的厚度,橡胶垫1211的两端均为面积大于圆孔121的圆片12112,圆柱体12111穿设于圆孔121中,两端的圆片12112分别卡设于圆孔121的两端之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橡胶质软,可以通过挤压将橡胶垫1211穿入第一夹持部12中,此设计非常便于橡胶垫1211的更换。第二钳臂2包括第二钳体21和第二夹持部22,第二夹持部22与第一夹持部12的结构相同。主轴3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21中,如此可以使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21围绕主轴3旋转,实现第一夹持部12与第二夹持部22的开合。优选地,第一钳臂1还包括第一手柄臂13和第一手柄14。第一钳体11末端与第一手柄臂13首端固定连接,第一手柄臂13首端为圆弧状,第一手柄臂13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夹持部12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手柄14位于第一手柄臂13所在的平面上,且第一手柄14与第一手柄臂13末端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二钳臂2还包括第二手柄臂23和第二手柄24。第二钳体21末端为圆弧状,第二手柄臂23首端为圆弧状,第二钳体21末端与第二手柄臂23首端固定连接,第二手柄臂23所在的平面与第二夹持部22所在的平面具有第一角度的夹角,第二手柄24与第二手柄臂23末端固定连接。优选地,当旋转第一手柄14和第二手柄24至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22触碰到一起时,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22刚好平行,如此可以使本技术的插管钳平稳地夹持物体。优选地,为了防止在使用本技术的插管钳时,手挡住医生的视线,第一角度可以为钝角。进一步地,第一角度为100°至120°,此范围包括100°和120°,经实验,此范围的第一角度可以同时保证手持插管钳时的舒适度以及视野的广阔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当平持本技术的插管钳,并转动第一手柄14和第二手柄24时,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22的运动方式均为上下运动,如此在将气管导管插入病人口腔时,可以从左右两边观察插入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插管钳的角度和夹持的力度。优选地,为了提高手持本技术的插管钳时的舒适度,第一手柄14和第二手柄24相同且均为圆环状。优选地,第一钳体11、第一夹持部12、第一手柄臂13和第一手柄14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钳体21、第二夹持部22、第二手柄臂23和第二手柄24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结构的金属制品不易弯折,提高了本技术的插管钳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插管钳的夹持部为平滑的圆形而非锯齿形,且夹持部中镶嵌有橡胶垫,橡胶垫的摩擦力较大,可以稳定地夹住气管导管的前端,即使不小心夹到了后面的导管套囊,其平滑的结构也不会损坏导管套囊。并且,本技术的一种插管钳的夹持部中的橡胶垫为可拆卸结构,拆装非常方便,为了病人的健康可以经常更换橡胶垫,防止交叉感染。本技术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技术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插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主轴;所述第一钳臂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钳体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中具有圆孔,所述圆孔中具有可拆卸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中间为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圆孔的直径的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厚度,所述橡胶垫的两端均为面积大于所述圆孔的圆片,所述圆柱体穿设于所述圆孔中,两端的所述圆片分别卡设于所述圆孔的两端之外;所述第二钳臂包括第二钳体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结构相同;所述主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主轴;所述第一钳臂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钳体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中具有圆孔,所述圆孔中具有可拆卸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中间为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圆孔的直径的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厚度,所述橡胶垫的两端均为面积大于所述圆孔的圆片,所述圆柱体穿设于所述圆孔中,两端的所述圆片分别卡设于所述圆孔的两端之外;所述第二钳臂包括第二钳体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结构相同;所述主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还包括第一手柄臂和第一手柄;所述第一钳体末端与所述第一手柄臂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柄臂首端为圆弧状,所述第一手柄臂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手柄位于所述第一手柄臂所在的平面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竹青李竞进高梅何靓刘世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