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坚专利>正文

一种蕾式双鼻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58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蕾式双鼻插,该蕾式双鼻插包括输气导管和两鼻插件,所述输气导管上开设有两插接口;所述鼻插件包括连接管和鼻插部,所述鼻插部套设于所述连接管外,所述鼻插部与所述连接管之间预留有活动间隙,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鼻插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插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蕾式双鼻插,既能保证气道正压,又可通过漏气避免气道压力波动过大,从而减少了气胸、二氧化碳潴留等副作用。

A kind of bud-shaped double nose inser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蕾式双鼻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蕾式双鼻插。
技术介绍
很多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后需要呼气支持。机械通气的推广使用,使新生儿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但机械通气的副作用及远期预后越来越受到业内专家的重视。比如脑室内出血、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气机相关性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影响预后,增加了新生儿死亡率和残疾率。近年,无创通气模式如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正在广泛推广使用,大大降低了经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的副作用。并在新生儿呼气窘迫综合症的预防与治疗、新生儿呼气暂停、新生儿肺炎等很多疾病中有肯定的疗效。目前,导致脑室内出血、气胸的确切原因并不太清楚。由于正压通气与自然呼气的最大区别是气道正压。不适当的通气模式、婴儿口鼻接触的管道末端如鼻插(nasalprongs)或鼻罩(nasalmasks)可引起婴儿躁动、呼气对抗,导致气道压力波动,过高气道压力不能及时释放。本研究团队认为发生脑室内出血、气胸等并发症跟过高的气道正压和气道压力波动过大有关。前期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水封瓶上所设置的压力并不总等同于呼气道压力的变化,管道越细长,压力差别越大,气道压力波动越大。然而,现有的设备和配件很难通过设置压力参数,来控制气道压力,避免气道压力波动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蕾式双鼻插,旨在控制气道压力,避免气道压力波动过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蕾式双鼻插,该蕾式双鼻插包括:输气导管,所述输气导管上开设有两插接口;两鼻插件,所述鼻插件包括连接管和鼻插部,所述鼻插部套设于所述连接管外,所述鼻插部与所述连接管之间预留有活动间隙,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鼻插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插接口。优选地,所述鼻插部为一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鼻插部的敞口端朝向所述输气导管设置。优选地,所述鼻插部具有与所述敞口端相对的底壁,所述底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对接的穿孔。优选地,所述鼻插部远离所述输气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倒圆角。优选地,所述鼻插部是由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朝外翻转而形成。优选地,所述鼻插部的壁厚小于所述连接管的壁厚。优选地,所述鼻插部的壁厚为0.05mm-0.5mm。优选地,所述鼻插部的材质为弹性材料。优选地,所述鼻插部的长度为1.0cm~1.5cm。优选地,所述输气导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两输气支管,所述输气导管的直径大于所述输气支管的直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输气导管上开设两插接口,以供两鼻插件安装,所述鼻插件包括连接管和鼻插部,所述鼻插部套设于所述连接管外,所述鼻插部与所述连接管之间预留有活动间隙,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鼻插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插接口。在患者吸气时,所述鼻插部被动扩张,保证气道正压;在患者呼气时,所述鼻插部被压缩,增大了鼻插部与鼻腔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了鼻旁漏气,并且气道压力越大,鼻旁漏气也随之增大;如此,本技术蕾式双鼻插既能保证气道正压,又可通过鼻旁漏气,避免气道压力波动过大,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碳潴留、脑室内出血、气胸等副作用。同时,该蕾式双鼻插具有超薄、柔软、易固定且不易脱落等特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蕾式双鼻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蕾式双鼻插的截面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双鼻插131连接管110输气导管132鼻插部111插接口133活动间隙120输气支管134穿孔130鼻插件135倒圆角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蕾式双鼻插,其中,该蕾式双鼻插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婴儿经鼻通气用蕾式双鼻插。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蕾式双鼻插100,该蕾式双鼻插100包括输气导管110和两鼻插件130。所述输气导管110上开设有两插接口111;所述鼻插件130包括连接管131和鼻插部132,所述鼻插部132套设于所述连接管131外,所述鼻插部132与所述连接管131之间预留有活动间隙133,所述连接管131远离所述鼻插部132的一端连接所述插接口111。具体而言,所述输气导管110主要用于向两所述鼻插管输送气体(例如氧气等),该输气导管110可以具有一个进气口或两个进气口。为了保证输入两个鼻插件130的连接管131内的气流流量和流速较均衡,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气导管1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两进气口,两所述进气口分别对应连接有两输气支管120。两所述插接口111沿所述输气导管110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131呈圆管状。两所述连接管131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为0.5cm~1.5cm,可选地,两所述连接管131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为0.8cm、0.9cm、1.0cm等,但不限于此。所述鼻插部132呈中空设置,所述鼻插部132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管131穿过的穿孔134,如此,所述鼻插部132的侧壁与所述连接管131之间预留有活动间隙133。在患者吸气时,所述鼻插部132被动扩张,保证气道正压;在患者呼气时,所述鼻插部132被压缩,增大了鼻插部132与鼻腔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了鼻旁漏气,并且气道压力越大,鼻旁漏气也随之增大。所述鼻插管件130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连通所述插接口111,所述出气端形成于所述连接管131远离所述插接口111的一端,用于向鼻腔内输送气体。为了更好地将两鼻插件130放入患者鼻腔内,并且所述鼻插件130不会从鼻腔脱落,所述弹鼻插部132的直径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因为若弹鼻插部132的直径越小,也即鼻插部132越细,鼻插部132与鼻腔之间的间隙越大,则漏气越多,不能维持适当的气道正压;若鼻插部132的直径越大,也即鼻插部132越粗,鼻插部132与鼻腔贴合越紧密,鼻插部132与鼻腔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蕾式双鼻插,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气导管,所述输气导管上开设有两插接口;两鼻插件,所述鼻插件包括连接管和鼻插部,所述鼻插部套设于所述连接管外,所述鼻插部与所述连接管之间预留有活动间隙,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鼻插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插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蕾式双鼻插,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气导管,所述输气导管上开设有两插接口;两鼻插件,所述鼻插件包括连接管和鼻插部,所述鼻插部套设于所述连接管外,所述鼻插部与所述连接管之间预留有活动间隙,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鼻插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插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蕾式双鼻插,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插部为一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鼻插部的敞口端朝向所述输气导管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蕾式双鼻插,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插部具有与所述敞口端相对的底壁,所述底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对接的穿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蕾式双鼻插,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插部远离所述输气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倒圆角。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坚戚静
申请(专利权)人:刘坚戚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