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自固定吸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58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自固定吸氧管,包括吸氧管本体和吸氧装置,吸氧管本体一端设有连接管头,连接管头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连接软管,主连接软管相对于连接管头的一端连接有转接分头,转接分头相对于主连接软管的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分管,通过在第一鼻塞体和第二鼻塞体内分别设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当第一鼻塞体和第二鼻塞体插入需要吸氧患者的鼻腔内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可以互相吸引使得第一鼻塞体和第二鼻塞体固定在鼻腔内壁上,以及通过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可以挂在耳朵上,更加固定住鼻腔内的第一鼻塞体和第二鼻塞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吸氧效率。

A disposable self-fixing oxygen inhalation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自固定吸氧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氧管,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自固定吸氧管,属于医用装置

技术介绍
吸氧管为目前医院为病人提供的一种吸氧塑料软性管道,多为自吸氧气能力比较差的病人使用,同时也在手术过程中大量使用。现有的临床用一次性吸氧管,其鼻塞端绝大多数需要用胶带粘贴,将其固定在患者的面部,这样就造成了许多的不利,首先是护理人员在取胶带并实施固定的过程中,要消耗宝贵的抢救时间;其次当患者面部有汗液或油渍时,胶带无法牢固固定,要反复操作,多次粘贴;然后是由于胶带粘贴在患者面部,使其感觉极其不适,患者舒适度较差;接着由于长期化学性接触,会使有些患者产生皮肤过敏,或接触性皮肤病变,既浪费资源,也消耗护理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次性自固定吸氧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一次性自固定吸氧管,包括吸氧管本体和吸氧装置,所述吸氧管本体一端设有连接管头,所述连接管头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连接软管,所述主连接软管相对于连接管头的一端连接有转接分头,所述转接分头相对于主连接软管的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分管,所述转接分头相对于主连接软管的一侧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分管,所述第一连接分管和第二连接分管相对于转接分头的一端连接有吸氧装置,所述吸氧装置相对于束缚夹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鼻塞体,所述吸氧装置相对于束缚夹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鼻塞体,所述第一鼻塞体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鼻塞体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鼻塞体一侧且在吸氧装置上连接有第一耳套,所述第二鼻塞体一侧且在吸氧装置上连接有第二耳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分管和第二连接分管均固定连接转接分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分管和第二连接分管靠近转接分头的一侧套设有束缚夹,且所述束缚夹活动连接第一连接分管和第二连接分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鼻塞体和第一磁铁采用聚氯乙烯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采用天然橡胶制成,且所述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外均设有一层无纺布。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一次性自固定吸氧管,通过在第一鼻塞体和第二鼻塞体内分别设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当第一鼻塞体和第二鼻塞体插入需要吸氧患者的鼻腔内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可以互相吸引使得第一鼻塞体和第二鼻塞体固定在鼻腔内壁上,以及通过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可以挂在耳朵上,更加固定住鼻腔内的第一鼻塞体和第二鼻塞体,本技术结构简单新颖,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吸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吸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氧管本体;2、连接管头;3、主连接软管;4、转接分头;5、第一连接分管;6、第二连接分管;7、束缚夹;8、吸氧装置;9、第一鼻塞体;10、第一磁铁;11、第二鼻塞体;12、第二磁铁;13、第一耳套;14、第二耳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一次性自固定吸氧管,包括吸氧管本体1和吸氧装置8,吸氧管本体1一端设有连接管头2,连接管头2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连接软管3,主连接软管3相对于连接管头2的一端连接有转接分头4,转接分头4相对于主连接软管3的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分管5,转接分头4相对于主连接软管3的一侧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分管6,第一连接分管5和第二连接分管6相对于转接分头4的一端连接有吸氧装置8,吸氧装置8相对于束缚夹7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鼻塞体9,吸氧装置8相对于束缚夹7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鼻塞体11,第一鼻塞体9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10,第二鼻塞体11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12,第一鼻塞体9一侧且在吸氧装置8上连接有第一耳套13,第二鼻塞体11一侧且在吸氧装置8上连接有第二耳套14。第一连接分管5和第二连接分管6均固定连接转接分头4,第一连接分管5和第二连接分管6靠近转接分头4的一侧套设有束缚夹7,且束缚夹7活动连接第一连接分管5和第二连接分管6,便于缩小第一连接分管5和第二连接分管6之间的距离,增加固定性,第一鼻塞体9和第一磁铁10采用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第一耳套13和第二耳套14采用天然橡胶制成,且第一耳套13和第二耳套14外均设有一层无纺布,便于固定两个鼻塞体固定在鼻腔内。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将第一鼻塞体9和第二鼻塞体11插入需要吸氧患者的鼻腔内,第一磁铁10和第二磁铁12可以互相吸引使得第一鼻塞体9和第二鼻塞体11固定在鼻腔内壁上,然后再次将第一耳套13和第二耳套14分别挂在患者的左右耳朵上,更加固定住吸氧装置8上的第一鼻塞体9和第二鼻塞体11在鼻腔内的位置,本技术结构简单新颖,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吸氧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自固定吸氧管,包括吸氧管本体(1)和吸氧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管本体(1)一端设有连接管头(2),所述连接管头(2)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连接软管(3),所述主连接软管(3)相对于连接管头(2)的一端连接有转接分头(4),所述转接分头(4)相对于主连接软管(3)的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分管(5),所述转接分头(4)相对于主连接软管(3)的一侧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分管(6),所述第一连接分管(5)和第二连接分管(6)相对于转接分头(4)的一端连接有吸氧装置(8),所述吸氧装置(8)相对于束缚夹(7)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鼻塞体(9),所述吸氧装置(8)相对于束缚夹(7)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鼻塞体(11),所述第一鼻塞体(9)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10),所述第二鼻塞体(11)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12),所述第一鼻塞体(9)一侧且在吸氧装置(8)上连接有第一耳套(13),所述第二鼻塞体(11)一侧且在吸氧装置(8)上连接有第二耳套(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自固定吸氧管,包括吸氧管本体(1)和吸氧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管本体(1)一端设有连接管头(2),所述连接管头(2)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连接软管(3),所述主连接软管(3)相对于连接管头(2)的一端连接有转接分头(4),所述转接分头(4)相对于主连接软管(3)的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分管(5),所述转接分头(4)相对于主连接软管(3)的一侧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分管(6),所述第一连接分管(5)和第二连接分管(6)相对于转接分头(4)的一端连接有吸氧装置(8),所述吸氧装置(8)相对于束缚夹(7)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鼻塞体(9),所述吸氧装置(8)相对于束缚夹(7)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鼻塞体(11),所述第一鼻塞体(9)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10),所述第二鼻塞体(11)内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12),所述第一鼻塞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宏亚赵青苟占平孟庆勇李红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