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32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头部设有多个孔道,孔道和尖管段均与管体连通,各个孔道沿管体的长度方向分布,且相邻的孔道间均设有一定的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在伸入过程中利用多个孔道能够将患者近端冠脉的血流导入远端孔道,血流通过孔道流至远端血管,通过调节微导管的伸入深度控制闭塞血管远端血流的流量,尽量减少再灌注心肌损伤;尖管段的内径大于钢丝的外径,使血流也能够通过尖管段的孔道流至远端血管;由于该微导管可以和钢丝同时导入闭塞血管的远端,还可以提高胸痛中心的门球时间,提高急诊效率。

A Multifunctional Microcatheter for Coronary Blood Flow Guidance and Drug Inj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
技术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做急诊支架的时候,球囊扩张闭塞的血管后大量新鲜血液流到梗死的心肌,可能造成严重的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一旦发生严重再灌注损伤,往往要疲于应付接踵而来的各种紧急情况而中断手术,还常常需要用球囊再次将开通的血管堵上,这将明显提高急诊手术的风险,并影响术者的手术进度。扩张闭塞的血管后,闭塞处的血栓被挤压后大量碎片可随血流流到远端血管床堵塞微血管,造成无复流,同时术者为了减少再灌注心肌损伤及无复流,常常会慢慢开通闭塞的血管,而且常常有人将用于扩张的球囊刺破,通过破裂的球囊将一些预防再灌注损伤和无复流的药物直接推入到闭塞血管的远端,这种方法显得有点笨拙和低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通过设置不同位置的孔道,将近端冠脉的血流引至远端,为梗死的心肌供血,让梗死的心肌细胞逐渐适应血流的回复,减少再灌注心肌损伤。一种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头端设有尖管段,所述尖管段的内孔孔径大于钢丝的外径,所述管体的头部设有多个孔道,所述孔道和所述尖管段均与所述管体连通,各个所述孔道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分布,且相邻的所述孔道间均设有一定的角度。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头部设有3个所述孔道,分别为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和第三孔道,所述第一孔道距所述尖管段的头端的距离为3-8mm,所述第二孔道距所述尖管段的头端的距离为25-35mm,所述第三孔道距所述尖管段的头端的距离为35-50mm。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相邻的所述孔道间间隔90°设置。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管体靠近其尾端部分连接有药物输入管,所述药物输入管与所述管体连通,所述药物输入管的尾端设有鲁尔接头,用于连接注药设备。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药物输入管与所述管体的夹角为25-45°。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尾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堵头,所述堵头的中心处设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的中心设有钢丝通孔,所述密封柱伸入所述管体的内孔内的中心设有钢丝通孔。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密封柱的外径与所述管体的内孔直径相适应,所述管体的内径为0.8-0.9mm。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尖管段的内孔为锥形孔,所述内孔的大端位于尾端,小端位于头端。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尖管段头端外径为0.8-0.9mm,内径为0.6-0.68mm;所述尖管段尾端外径为1-1.3mm,内径为0.7-0.8mm。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管体头端的2/5-3/5管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尖管段的外表面均设有亲水涂层,内表面设有编织层。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管体的头部设有多个孔道,钢丝伸入微导管并带动微导管伸入闭塞冠脉血管的远端,在伸入过程中利用多个孔道能够将患者近端冠脉的血流导入远端孔道,血流通过孔道流至远端血管,通过调节微导管的伸入深度控制闭塞血管远端血流的流量,尽量减少再灌注心肌损伤;尖管段的内径大于钢丝的外径,使血流也能够通过尖管段的孔道流至远端血管;由于该微导管可以和钢丝同时导入闭塞血管的远端,还可以提高胸痛中心的门球时间,提高急诊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微导管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微导管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半剖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堵头的剖视图。其中:1、管体;2、尖管段;3、药物输入管;4、鲁尔接头;5、堵头;6、钢丝;11、第一孔道;12、第二孔道;13、第三孔道;51、密封柱;52、钢丝通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闭塞处一般位于闭塞冠脉血管的远端,而闭塞冠脉血管的近端有血流流动,为了最大限度预防冠脉无复流及再灌注损伤发生,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包括管体1,管体1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闭塞冠脉血管的近端,也为管体1的尾端,管体1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闭塞冠脉血管的远端,也为管体1的头端,如图1-3所示,管体1的头端设有尖管段2,即尖管段2的外径沿管体1的头端至尾端方向逐渐增大,便于微导管进入血管内;尖管段2的内径大于钢丝的外径,便于闭塞血管近端的血液从尖管段2的孔道内流出至闭塞血管远端;管体1的头部设有多个孔道,孔道和尖管段2均与管体1连通,各个孔道沿管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且相邻的孔道间均设有一定的角度。本实施例优选的,相邻的孔道间间隔90°设置。角度还可以是30°、45°、60°等。角度的设置可以避免一个孔道贴血管壁后,另一个孔道不贴血管壁从而将血流引入微导管。本实施例优选的,管体1的头部设有3个孔道,分别为第一孔道11、第二孔道12和第三孔道13。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和第三孔道均为椭圆形孔或圆孔。图1中尖管段的头端为A点,第一孔道的轴线处为B点,第二孔道的轴线处为C点,第三孔道的轴线处为D点。C点的第二孔道垂直于B点的第一孔道;D点的第三孔道垂直于C点的第二孔道,与B点的第一孔道位于同一平面内,但是第一孔道和第三孔道位于管体轴线的两侧。第一孔道11距尖管段2的头端的距离为3-8mm,优选距离为5mm;第二孔道12距尖管段2的头端的距离为25-35mm,优选距离为30mm;第三孔道13距尖管段2的头端的距离为35-50mm,优选距离为40mm。此距离的设置保证使用时,尖管段2的内孔孔道和第一孔道11的位置位于闭塞冠脉血管的远端,第二孔道12和第三孔道13位于闭塞冠脉血管的近端,血管近端的血液从第二孔道12和/或第三孔道13流入微导管,从尖管段2的内孔孔道和/或第一孔道11流出至血管远端,让远端的闭塞血管的心肌组织逐渐适应新鲜血液。孔道还可以是4个、5个或更多个。管体1靠近其尾端部分连接有药物输入管3,药物输入管3与管体1连通,药物输入管3的尾端设有鲁尔接头4,用于连接注药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头端设有尖管段,所述尖管段的内孔孔径大于钢丝的外径,所述管体的头部设有多个孔道,所述孔道和所述尖管段均与所述管体连通,各个所述孔道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分布,且相邻的所述孔道间均设有一定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头端设有尖管段,所述尖管段的内孔孔径大于钢丝的外径,所述管体的头部设有多个孔道,所述孔道和所述尖管段均与所述管体连通,各个所述孔道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分布,且相邻的所述孔道间均设有一定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头部设有3个所述孔道,分别为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和第三孔道,所述第一孔道距所述尖管段的头端的距离为3-8mm,所述第二孔道距所述尖管段的头端的距离为25-35mm,所述第三孔道距所述尖管段的头端的距离为35-5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孔道间间隔90°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靠近其尾端部分连接有药物输入管,所述药物输入管与所述管体连通,所述药物输入管的尾端设有鲁尔接头,用于连接注药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冠脉血流引导及药物注射多功能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琦李玮吉罗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