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贴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31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贴及其使用方法,输液贴,为长条形结构,输液贴上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位于输液贴的长轴线的两侧;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为包覆区,所述包覆区沿输液贴长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输液管的周长,且沿长轴线方向,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和包覆区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大于输液管的周长;输液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粘附区和第二粘附区,所述包覆区内设置有第三粘附区,第一粘附区、第二粘附区和第三粘附区位于输液贴的同一侧;输液贴的长轴线为输液贴的长边对应的轴线。该输液贴可以将输液管牢固固定,有效减少护理工作量。

A transfusion patch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贴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输液贴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静脉输液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成功穿刺后,固定好输液针和输液管是顺利完成输液的重要环节之一。现有的输液贴是直接将输液管粘贴在皮肤上,难以将输液管牢固地固定,容易使输液管自动松脱或晃动,若输液管自动松脱或晃动,则容易因输液管的拉扯使输液管与输液针脱离连接或使输液针移位、拖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反复穿刺,以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为了将输液管固定好,需要在输液管的多个位置贴上输液贴进行固定,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而且现有的输液贴容易压迫皮肤,留下压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贴及其使用方法。该输液贴可以将输液管牢固固定,有效减少护理工作量。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液贴,为长条形结构,输液贴上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位于输液贴的长轴线的两侧;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为包覆区,所述包覆区沿输液贴长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输液管的周长,且沿长轴线方向,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和包覆区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大于输液管的周长;输液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粘附区和第二粘附区,所述包覆区内设置有第三粘附区,第一粘附区、第二粘附区和第三粘附区位于输液贴的同一侧;输液贴的长轴线为输液贴的长边对应的轴线。在使用时,将输液管放置于输液贴的包覆区,相向对折输液贴的两侧,使包覆区与输液管紧密接触,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交叉组装,输液贴将输液管完全包覆后,输液贴的两侧位置对调,通过第一粘附区和第二粘附区将输液贴粘贴固定,进而将输液管固定。包覆区内的第三粘附区粘附在输液管上,实现输液管的初级固定;包覆区完全缠绕输液管一圈,实现输液管的二级固定,第一粘附区和第二粘附区对输液贴的固定实现输液管的三级固定。以上的三级固定,提高了输液管固定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沿长轴线方向,所述第三粘附区的长度小于包覆区的长度。将包覆区的第三粘附区粘贴到输液管上后,实现了输液贴的定位。将第三粘附区的长度设计为小于包覆区的长度是为了便于调节输液贴的两个缺口的相对位置,使包覆区紧密包覆输液管,以减轻输液管的晃动。进一步的,沿长轴线方向,第三粘附区的长度与包覆区长度的比为1:2-4。第三粘附区的长度过长时,两个缺口的相对位置较难调节,较难操作。第三粘附区的长度过短时,对输液管的固定作用偏弱。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粘附区为长条形,其宽度与输液贴的宽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附区完全覆盖第一缺口至输液贴边缘之间的整个区域,第二粘附区完全覆盖第二缺口与输液贴另一边缘之间的整个区域。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交叉组装后,输液贴继续缠绕输液管,使第一粘附区和第二粘附区均部分粘贴输液贴的外侧,对缠绕在输液管上的包覆区进行固定,以保证包覆区紧密包裹住输液管,然后将剩余的第一粘附区和第二粘附区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均为长条形,沿输液贴的宽度方向,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宽度之和等于输液贴的宽度。以上宽度方向是指与长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宽度之和等于或大于输液贴的宽度,使得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交叉组装后,输液贴的位置互换的两侧仍然在一条直线上,可以更稳定地固定输液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覆区的背面设置有第四粘附区,第四粘附区和第三粘附区分别位于包覆区的相对的两个面上。将输液管固定在皮肤上时,第四粘附区与皮肤直接接触,将包覆区粘附在皮肤上,进一步提高了输液管固定的牢固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液贴的宽度为1.5-3cm。输液贴具有较大的宽度,进一步保证输液管的稳固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沿长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长度为0.2-0.5cm。所述输液贴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输液管放置于输液贴的包覆区,使第三粘附区与输液管的轴线平行;相向对折输液贴的两侧,使包覆区与输液管紧密接触;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交叉组装,输液贴将输液管完全包覆后,输液贴的两侧位置对调,通过第一粘附区和第二粘附区将输液贴粘贴固定在预设位置处,进而将输液管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包覆区内的第三粘附区粘附在输液管上,实现输液管的初级固定;包覆区完全缠绕输液管一圈,实现输液管的二级固定,第一粘附区和第二粘附区对输液贴的固定实现输液管的三级固定,第四粘附区对包覆区的粘附实现了输液管的四级固定。以上的三级固定,提高了输液管固定的可靠性,可以有效防止输液管脱落。此外,还可用于输液接头、PICC、CVC、尿管等的其他管路的加固,减少脱管的发生,一贴多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液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液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液贴上粘胶的分布示意图;图4为输液贴固定输液管的示意图。其中,1、包覆区,2、第一缺口,3、第二缺口,4、第三粘附区,5、第一粘附区,6、第二粘附区,7、输液管,8、输液贴。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输液贴,为长条形结构,输液贴上设置有第一缺口2和第二缺口3,第一缺口2和第二缺口3位于输液贴的长轴线的两侧;第一缺口2和第二缺口3之间为包覆区1,所述包覆区1沿输液贴长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输液管的周长,且沿长轴线方向,第一缺口2、第二缺口3和包覆区1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大于输液管的周长;第一缺口2和第二缺口3均为长条形,沿输液贴的宽度方向,第一缺口2和第二缺口3的宽度之和等于输液贴的宽度。宽度方向是指与长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如图3所示,输液贴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粘附区5和第二粘附区6,所述包覆区1内设置有第三粘附区4,第一粘附区5、第二粘附区6和第三粘附区4位于输液贴的同一侧;沿长轴线方向,所述第三粘附区4的长度小于包覆区1的长度,如第三粘附区4的长度与包覆区1长度的比为1:2、1:3、1:4等。将包覆区1的第三粘附区4粘贴到输液管上后,实现了输液贴的定位。将第三粘附区4的长度设计为小于包覆区的长度是为了便于调节输液贴的两个缺口的相对位置,使包覆区紧密包覆输液管,以减轻输液管的晃动。输液贴的长轴线为输液贴的长边对应的轴线。第三粘附区4为长条形,其宽度与输液贴的宽度相等。第一粘附区5完全覆盖第一缺口2至输液贴边缘之间的整个区域,第二粘附区6完全覆盖第二缺口3与输液贴另一边缘之间的整个区域。如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贴,其特征在于:为长条形结构,输液贴上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位于输液贴的长轴线的两侧;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为包覆区,所述包覆区沿输液贴长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输液管的周长,且沿长轴线方向,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和包覆区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大于输液管的周长;输液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粘附区和第二粘附区,所述包覆区内设置有第三粘附区,第一粘附区、第二粘附区和第三粘附区位于输液贴的同一侧;输液贴的长轴线为输液贴的长边对应的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贴,其特征在于:为长条形结构,输液贴上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位于输液贴的长轴线的两侧;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为包覆区,所述包覆区沿输液贴长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输液管的周长,且沿长轴线方向,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和包覆区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大于输液管的周长;输液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粘附区和第二粘附区,所述包覆区内设置有第三粘附区,第一粘附区、第二粘附区和第三粘附区位于输液贴的同一侧;输液贴的长轴线为输液贴的长边对应的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贴,其特征在于:沿长轴线方向,所述第三粘附区的长度小于包覆区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贴,其特征在于:沿长轴线方向,第三粘附区的长度与包覆区长度的比为1: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附区为长条形,其宽度与输液贴的宽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附区完全覆盖第一缺口至输液贴边缘之间的整个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晶万海燕黄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