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火蚁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11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火蚁采集器,包括:引诱盒、轴向套装所述引诱盒的隔离罩、与所述隔离罩连接的采集管;所述引诱盒包括引诱内盒、围绕所述引诱内盒的引诱外盒;所述引诱内盒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以及向内凹陷的顶端;所述引诱外盒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以及具有开口的顶端;所述隔离罩包括侧壁和具有开口的顶端;所述引诱内盒的侧壁底端与所述引诱外盒的侧壁底端连接;所述采集管与所述隔离罩的顶端开口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红火蚁采集器,可以有效分离诱饵和红火蚁,提高红火蚁的采集效率。

A Red Fire Ant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火蚁采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捕捉
,特别是涉及一种红火蚁采集器。
技术介绍
在中国,红火蚁是一种入侵生物,其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以难以防治而得名。其通用名,火蚁,则指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红火蚁分布广泛,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之一。为了研究红火蚁的习性,并根据习性制定相对应的防治方法,需要采集在野外生存的红火蚁,而诱饵诱引是比较常见的蚁类采集方式。然而,采用现有的诱饵诱引方式,通常会使采集到的蚁群中混杂有诱饵残渣,不易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红火蚁采集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红火蚁采集器,包括:引诱盒、轴向套装所述引诱盒的隔离罩、与所述隔离罩连接的采集管;所述引诱盒包括引诱内盒、围绕所述引诱内盒的引诱外盒;所述引诱内盒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以及向内凹陷的顶端;所述引诱外盒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以及具有开口的顶端;所述隔离罩包括侧壁和具有开口的顶端;所述引诱内盒的侧壁底端与所述引诱外盒的侧壁底端连接;所述采集管与所述隔离罩的顶端开口连接。可选地,所述隔离罩的侧壁内表面贴合所述引诱外盒的侧壁外表面;所述隔离罩的侧壁高度不小于所述引诱外盒的侧壁高度。可选地,所述隔离罩的顶端不与所述引诱内盒顶端连接。可选地,所述采集管与所述隔离罩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引诱内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光滑。可选地,所述引诱外盒的侧壁内表面光滑。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引诱内盒的底端开口连接的底盖。可选地,所述采集管的外壁具有刻度。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采集管的开口连接的采集盖。可选地,所述隔离罩的内表面光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红火蚁采集器包括:引诱盒、轴向套装所述引诱盒的隔离罩、与所述隔离罩连接的采集管;所述引诱盒包括引诱内盒、围绕所述引诱内盒的引诱外盒。引诱内盒放置诱饵用以引诱红火蚁,侧壁可避免诱饵掉出引诱内盒;引诱外盒有开口可使红火蚁从开口处爬完引诱内盒;隔离罩可封闭引诱外盒开口,避免红火蚁逃离。隔离罩顶端的采集管可采集红火蚁。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红火蚁采集器,可以有效分离诱饵和红火蚁,提高红火蚁的采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红火蚁采集器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红火蚁采集器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红火蚁采集器的主视剖面图,具体可以包括引诱盒101、轴向套装所述引诱盒的隔离罩102、与所述隔离罩连接的采集管103;所述引诱盒包括引诱内盒1011、围绕所述引诱内盒的引诱外盒1012;所述引诱内盒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以及向内凹陷的顶端;所述引诱外盒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以及具有开口的顶端;所述隔离罩包括侧壁和具有开口的顶端;所述引诱内盒的侧壁底端与所述引诱外盒的侧壁底端连接;所述采集管与所述隔离罩的顶端开口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红火蚁采集器可以是指为了采集红火蚁而制作的采集器,该采集器也适用于采集其他小型昆虫。在一个示例中,红火蚁采集器的引诱盒101包括引诱内盒1011和引诱外盒1022,引诱内盒1011用于放置诱饵,引诱内盒1011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和向内凹陷的顶端。侧壁可以是圆柱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管状体。侧壁的开口可以为围绕整个侧壁分布的栅栏式开口,也可以是其他方便红火蚁进去又不会使诱饵掉出的开口方式。顶端向内凹陷,不具开口,可有效阻挡诱饵掉落,带有角度的顶端又可使红火蚁沿顶端中部往边沿的趋势滑出引诱内盒1011。引诱外盒1012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和具有开口的顶端,侧壁的开口可使红火蚁沿开口爬至引诱内盒1011,顶端的开口可使红火蚁从开口处掉落至采集管处。在一种示例中,引诱外盒1012可以是圆柱体、立方体等形状。隔离罩102包括侧壁和具有开口的顶端,侧壁套装引诱外盒1012,用于隔离引诱外盒1012内部与外部的通道。顶端开口大小与采集管103适配,可通过隔离罩顶端开口连通采集管,使红火蚁可以从顶端开口处达到采集管。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引诱内盒的底端开口连接的底盖。如图2所示,引诱内盒1011为了方便放置诱饵,其底端具有开口,为了避免拿起红火蚁采集器时,诱饵从引诱内盒底端开口掉落,可以设置与引诱内盒1011适配的底盖104,底盖104可完全封锁引诱内盒1011的底端的开口,使得诱饵不会从引诱内盒1011底端掉落。在一种示例中,在采集红火蚁的时候,可在引诱内盒1011处放置诱饵,并将底盖104闭合,封锁引诱内盒1011底端开口。隔离罩拉开至引诱外盒1012上端露出引诱外盒1012的侧壁的开口。当红火蚁从引诱外盒1012开口处爬至引诱内盒1011处时,下拉隔离罩102,使引诱外盒1012开口封闭。此时,将红火蚁采集器翻转,使采集管顶端朝下,轻微甩动红火蚁采集器,使得红火蚁从引诱内盒1011侧壁开口处掉落,沿隔离罩102顶端开口掉落至采集管。由此,便可完成红火蚁的采集。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诱饵体积应大于引诱内盒1011开口大小。甩动红火蚁采集器的力度要以诱饵不会碎裂为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罩102的侧壁内表面贴合所述引诱外盒1012的侧壁外表面;所述隔离罩102的侧壁高度不小于所述引诱外盒1012的侧壁高度。在一种示例中,隔离罩102的侧壁内表面可以贴合引诱外盒1012的侧壁外表面,且可沿引诱外盒1012侧壁外表面轴向滑动,便于露出或遮蔽引诱外盒1012侧壁的开口。隔离罩102的侧壁内表面贴合引诱外盒1012的侧壁外表面可以避免红火蚁从两者接合处逃离。上述示例是本专利技术指出的其中一种隔离罩102与引诱外盒1012的结合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可以通过隔离罩102封闭引诱外盒1012侧壁开口的结合方式。在一种示例中,隔离罩102的侧壁高度不小于所述引诱外盒1012,以便于完全封闭引诱外盒1012侧壁上的开口。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罩102的顶端不与所述引诱内盒1011顶端连接。引诱内盒1011顶端不开口,如果引诱内核1011顶端与隔离罩102的的顶端连接,则可能堵住隔离罩102顶端的开口,从而使红火蚁无法顺利进入到采集管103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管103与所述隔离罩102可拆卸连接。在采集管103采集到红火蚁后,可以将采集管103与隔离罩102顶端分离后转移。为了方便分离,可选择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例如,吸附,拧合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与所述采集管103的开口连接的采集盖105。当采集管103收集到足够的红火蚁并从隔离罩上分离开后,为了避免红火蚁从采集管103开口处逃离,可以在开口处设置采集盖105,以通过采集盖105封闭采集管10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引诱内盒101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光滑。在实际应用中,在将红火蚁从引诱内盒1011中甩出时,为了避免红火蚁附着在引诱内盒1011上,可以将引诱内盒101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做光滑处理。在具体生产中,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对引诱内盒1011做光滑处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引诱外盒1012的侧壁内表面光滑。在实际应用中,在红火蚁从引诱内盒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火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诱盒、轴向套装所述引诱盒的隔离罩、与所述隔离罩连接的采集管;所述引诱盒包括引诱内盒、围绕所述引诱内盒的引诱外盒;所述引诱内盒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以及向内凹陷的顶端;所述引诱外盒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以及具有开口的顶端;所述隔离罩包括侧壁和具有开口的顶端;所述引诱内盒的侧壁底端与所述引诱外盒的侧壁底端连接;所述采集管与所述隔离罩的顶端开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火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诱盒、轴向套装所述引诱盒的隔离罩、与所述隔离罩连接的采集管;所述引诱盒包括引诱内盒、围绕所述引诱内盒的引诱外盒;所述引诱内盒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以及向内凹陷的顶端;所述引诱外盒包括具有开口的侧壁以及具有开口的顶端;所述隔离罩包括侧壁和具有开口的顶端;所述引诱内盒的侧壁底端与所述引诱外盒的侧壁底端连接;所述采集管与所述隔离罩的顶端开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的侧壁内表面贴合所述引诱外盒的侧壁外表面;所述隔离罩的侧壁高度不小于所述引诱外盒的侧壁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的顶端不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跃王晓亮李慎磊崔灿皮爱韬程西金铁林肖喜伍
申请(专利权)人:红火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