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移植和栽培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087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移植和栽培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茶园选择;步骤二,茶园规划;步骤三,茶园整理;步骤四,移植;步骤五,栽培管理;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土壤pH在4.0~6.5为宜,最高不能超过7.0,保证土壤不易受旱,茶园水源pH最高不超过7.5;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等特征,将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进行科学规划,对种植区、道路、蓄水灌溉系统等合理设置;将茶园地面杂物清除干净,结合设计的茶行,对茶园的道路、梯层等科学测量,在种植行内开挖条带沟,将表土挖开且堆放于梯壁方向,梯层外埂由挖出的土来砌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适应当地土壤气候,茶树成活率高,能更多的带动当地劳动力。

A Method of Transplanting and Cultivating Black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移植和栽培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树移栽
,具体为一种红茶移植和栽培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适合红茶树栽培的地域为热带或亚热带,现有技术中的亚热带茶树品种(比如英红九号红茶)向温带移植时,不能适应当地土壤气候,茶树成活率低,同时不能更多的带动当地劳动力,因此,设计一种红茶移植和栽培管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移植和栽培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移植和栽培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茶园选择;步骤二,茶园规划;步骤三,茶园整理;步骤四,移植;步骤五,栽培管理;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土壤pH在4.0~6.5为宜,最高不能超过7.0,保证土壤不易受旱,茶园水源pH最高不超过7.5;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二中,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等特征,将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进行科学规划,对种植区、道路、蓄水灌溉系统等合理设置;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三中,将茶园地面杂物清除干净,结合设计的茶行,对茶园的道路、梯层等科学测量,在种植行内开挖条带沟,将表土挖开且堆放于梯壁方向,梯层外埂由挖出的土来砌筑,控制埂的宽度在30cm以内,比台面高10cm,加固其首部和尾部,最后向种植沟内回填原来的表土,在土壤回填时,底土和作物秸秆拌匀填入沟底,中间土壤每亩拌入2500kg左右的腐熟农家肥施入沟内,剩余的表土放在上面,回填土后进行浇水;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四中,采用大棚覆盖,来使得茶树先适用棚内的小气候,科学确定种植行距,选择无病虫害且未遭受污染的健康茶树,移植前对树体进行重修剪,一般离地面40~50cm,留3~4枝主干,剪后立即用草木灰处理伤口,并用塑料薄膜扎好断口或经消毒并涂保护液,根据种植的行株距开设好种植穴,将茶树放入种植穴内,扶直并填土压实,并覆盖一层松土,然后浇足定根水,保证成活率;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五中,茶树移栽后进行管理,其包括:1)科学合理施肥,切忌盲目多施、少施或偏施,施高效有机肥,来增加土地地下温度提升,对于幼龄期茶树来说,施肥时必须掌握度量,切不可施用过多,导致过肥烧根,同时也不能偏施氮肥,追肥宜进行2~3次,第一次在早春幼苗发芽前2~3月份进行,第二次在5~6月份,第三次在7~9月份,幼苗期茶树追肥的原则是勤施薄肥,以防肥力过重伤根;2)及时排水灌溉,在移栽后的头两个月内,要根据天气状况,每周至少浇水2~3次,天气干燥炎热的话,要酌情增加浇水次数,当茶苗成活后,可以适当减少浇水,一年期以上茶树,依据实际情况需要而定,同时注意防水排涝,防止烂根死亡的现象;3)合理间苗补植,将弱小、劣质的茶苗剔除,每丛保留2~3株壮苗即可,间苗的时间以选择在雨后土壤蓬松时进行为宜,及时进行查缺补差,清除死掉的幼苗,进行补植,补植最好选择在移栽后的1~2年内,如果缺丛,每丛补植2~3株;4)合理耕作培土,及时除草助长,利用茶园地沟表土、林间有机质含量高土层和池塘塘泥,根据情况适当进行培土保墒,对于茶园间的杂草及时进行清理;5)及时定型修剪,培养茶树树冠树势,对移栽后的幼龄茶树,及时定型修剪,将主枝和高位侧枝剪去,控制茶树的高度,培养健壮的骨干枝和树势,形成结构合理,密度均匀,层次分明的理想型树冠;6)注意防寒保暖,采用根颈部位铺草保温和培土保温两种方式,保证茶树安全过冬,喷灌时适当的对水温进行提升,提升叶面温度,喷防冻液,使叶面不产生水珠无法结冰,霜冻后通过喷营养修复剂对茶树进行修复;7)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茶树受害损失,密切观察茶园情况,总结虫害规律和以往防治经验,制定防治手册,加强虫害预测预报,尽可能的将虫害消灭在萌发初期,配合多项农业管理措施,及时施肥除草,合理间作,进行病虫害预防,科学用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在减少坏境污染和对茶树危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灭杀病虫害。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坡度在30°以上,土壤深度在50cm以下的山地,不宜种植茶树,则需将自然植被保留下来,若茶园面积较大,且集中连片,就需要对林地进行合理保留,并在茶园边界地带适当设置一定的隔离带。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条带沟的开挖规格控制在宽为60~80cm,深为80~100cm。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四周填土1/3后踩实,再填土2/3踩实,保证茶树与土壤紧密接触,同时对新树穴和移栽用途进行杀菌除虫处理。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第一年施肥时,尽量不要挖沟施肥,可采用打洞点施的方式,以免伤及幼苗根系,两年以上的幼龄期茶园,可开挖浅沟,沟深5~10cm,距离根颈部位5~10cm,施用菜籽饼、厩肥等农家有机肥,同时配合施用磷肥和钾肥及部分微量元素肥料,施肥后要及时盖土,防止肥力流失。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茶园移栽时在沟边栽种一些备用苗,作为补植用苗。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除草要及早进行,在杂草萌发初期清理,清理要彻底,连根带叶,对于生长在茶树根颈部位半径15厘米距离内的杂草,要人工手动清除,不要使用锄头铲除,以免伤及根系,对于茶园沟边杂草,可以使用锄头清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喷灌时适当的对水温进行提升,提升叶面温度,喷防冻液,使叶面不产生水珠无法结冰,霜冻后通过喷营养修复剂对茶树进行修复,施高效有机肥,来增加土地地下温度提升,将亚热带茶树品种向温带移植,保证树种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移栽后对茶树进行很好的管理,提高茶树的成活率,进一步能更多的带动当地劳动力。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茶移植和栽培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茶园选择;步骤二,茶园规划;步骤三,茶园整理;步骤四,移植;步骤五,栽培管理;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土壤pH在4.0~6.5为宜,最高不能超过7.0,保证土壤不易受旱,茶园水源pH最高不超过7.5;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二中,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等特征,将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进行科学规划,对种植区、道路、蓄水灌溉系统等合理设置;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三中,将茶园地面杂物清除干净,结合设计的茶行,对茶园的道路、梯层等科学测量,在种植行内开挖条带沟,将表土挖开且堆放于梯壁方向,梯层外埂由挖出的土来砌筑,控制埂的宽度在30cm以内,比台面高10cm,加固其首部和尾部,最后向种植沟内回填原来的表土,在土壤回填时,底土和作物秸秆拌匀填入沟底,中间土壤每亩拌入2500kg左右的腐熟农家肥施入沟内,剩余的表土放在上面,回填土后进行浇水;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四中,采用大棚覆盖,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移植和栽培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茶园选择;步骤二,茶园规划;步骤三,茶园整理;步骤四,移植;步骤五,栽培管理;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土壤pH在4.0~6.5为宜,最高不能超过7.0,保证土壤不易受旱,茶园水源pH最高不超过7.5;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二中,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等特征,将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进行科学规划,对种植区、道路、蓄水灌溉系统等合理设置;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三中,将茶园地面杂物清除干净,结合设计的茶行,对茶园的道路、梯层等科学测量,在种植行内开挖条带沟,将表土挖开且堆放于梯壁方向,梯层外埂由挖出的土来砌筑,控制埂的宽度在30cm以内,比台面高10cm,加固其首部和尾部,最后向种植沟内回填原来的表土,在土壤回填时,底土和作物秸秆拌匀填入沟底,中间土壤每亩拌入2500kg左右的腐熟农家肥施入沟内,剩余的表土放在上面,回填土后进行浇水;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四中,采用大棚覆盖,来使得茶树先适用棚内的小气候,科学确定种植行距,选择无病虫害且未遭受污染的健康茶树,移植前对树体进行重修剪,一般离地面40~50cm,留3~4枝主干,剪后立即用草木灰处理伤口,并用塑料薄膜扎好断口或经消毒并涂保护液,根据种植的行株距开设好种植穴,将茶树放入种植穴内,扶直并填土压实,并覆盖一层松土,然后浇足定根水,保证成活率;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五中,茶树移栽后进行管理,其包括:1)科学合理施肥,切忌盲目多施、少施或偏施,施高效有机肥,来增加土地地下温度提升,对于幼龄期茶树来说,施肥时必须掌握度量,切不可施用过多,导致过肥烧根,同时也不能偏施氮肥,追肥宜进行2~3次,第一次在早春幼苗发芽前2~3月份进行,第二次在5~6月份,第三次在7~9月份,幼苗期茶树追肥的原则是勤施薄肥,以防肥力过重伤根;2)及时排水灌溉,在移栽后的头两个月内,要根据天气状况,每周至少浇水2~3次,天气干燥炎热的话,要酌情增加浇水次数,当茶苗成活后,可以适当减少浇水,一年期以上茶树,依据实际情况需要而定,同时注意防水排涝,防止烂根死亡的现象;3)合理间苗补植,将弱小、劣质的茶苗剔除,每丛保留2~3株壮苗即可,间苗的时间以选择在雨后土壤蓬松时进行为宜,及时进行查缺补差,清除死掉的幼苗,进行补植,补植最好选择在移栽后的1~2年内,如果缺丛,每丛补植2~3株;4)合理耕作培土,及时除草助长,利用茶园地沟表土、林间有机质含量高土层和池塘塘泥,根据情况适当进行培土保墒,对于茶园间的杂草及时进行清理;5)及时定型修剪,培养茶树树冠树势,对移栽后的幼龄茶树,及时定型修剪,将主枝和高位侧枝剪去,控制茶树的高度,培养健壮的骨干枝和树势,形成结构合理,密度均匀,层次分明的理想型树冠;6)注意防寒保暖,采用根颈部位铺草保温和培土保温两种方式,保证茶树安全过冬,喷灌时适当的对水温进行提升,提升叶面温度,喷防冻液,使叶面不产生水珠无法结冰,霜冻后通过喷营养修复剂对茶树进行修复;7)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茶树受害损失,密切观察茶园情况,总结虫害规律和以往防治经验,制定防治手册,加强虫害预测预报,尽可能的将虫害消灭在萌发初期,配合多项农业管理措施,及时施肥除草,合理间作,进行病虫害预防,科学用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在减少坏境污染和对茶树危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灭杀病虫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移植和栽培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茶园选择;步骤二,茶园规划;步骤三,茶园整理;步骤四,移植;步骤五,栽培管理;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土壤pH在4.0~6.5为宜,最高不能超过7.0,保证土壤不易受旱,茶园水源pH最高不超过7.5;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二中,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等特征,将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进行科学规划,对种植区、道路、蓄水灌溉系统等合理设置;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三中,将茶园地面杂物清除干净,结合设计的茶行,对茶园的道路、梯层等科学测量,在种植行内开挖条带沟,将表土挖开且堆放于梯壁方向,梯层外埂由挖出的土来砌筑,控制埂的宽度在30cm以内,比台面高10cm,加固其首部和尾部,最后向种植沟内回填原来的表土,在土壤回填时,底土和作物秸秆拌匀填入沟底,中间土壤每亩拌入2500kg左右的腐熟农家肥施入沟内,剩余的表土放在上面,回填土后进行浇水;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四中,采用大棚覆盖,来使得茶树先适用棚内的小气候,科学确定种植行距,选择无病虫害且未遭受污染的健康茶树,移植前对树体进行重修剪,一般离地面40~50cm,留3~4枝主干,剪后立即用草木灰处理伤口,并用塑料薄膜扎好断口或经消毒并涂保护液,根据种植的行株距开设好种植穴,将茶树放入种植穴内,扶直并填土压实,并覆盖一层松土,然后浇足定根水,保证成活率;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五中,茶树移栽后进行管理,其包括:1)科学合理施肥,切忌盲目多施、少施或偏施,施高效有机肥,来增加土地地下温度提升,对于幼龄期茶树来说,施肥时必须掌握度量,切不可施用过多,导致过肥烧根,同时也不能偏施氮肥,追肥宜进行2~3次,第一次在早春幼苗发芽前2~3月份进行,第二次在5~6月份,第三次在7~9月份,幼苗期茶树追肥的原则是勤施薄肥,以防肥力过重伤根;2)及时排水灌溉,在移栽后的头两个月内,要根据天气状况,每周至少浇水2~3次,天气干燥炎热的话,要酌情增加浇水次数,当茶苗成活后,可以适当减少浇水,一年期以上茶树,依据实际情况需要而定,同时注意防水排涝,防止烂根死亡的现象;3)合理间苗补植,将弱小、劣质的茶苗剔除,每丛保留2~3株壮苗即可,间苗的时间以选择在雨后土壤蓬松时进行为宜,及时进行查缺补差,清除死掉的幼苗,进行补植,补植最好选择在移栽后的1~2年内,如果缺丛,每丛补植2~3株;4)合理耕作培土,及时除草助长,利用茶园地沟表土、林间有机质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佑建刘东亮邹岳群江大局
申请(专利权)人:宜章和宜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