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淇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9829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装置,包括外环体和内环体,内环体设置在外环体内部且能够与外环体相对转动;外环体的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磁体,且多个磁体中至少有一个磁体朝向外环体中心的一端磁极与其它磁体朝向外环体中心的一端磁极不同;内环体的外侧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铁芯,铁芯上缠绕有第一感应线圈L1和第二感应线圈L2,第一感应线圈L1连接有放电电路,放电电路连接有放电电源E1;第二感应线圈L2连接有充电电路,充电电路连接有充电电源E2。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磁感应,让电磁两种能量不断交替转化,可以不断地产生电能实现高效充电,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An Efficient Energy Sa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动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电动车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电动机。电动机是一种旋转式电动机器,它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它主要包括一个用以产生磁场的电磁铁绕组或分布的定子绕组和一个旋转电枢或转子。在定子绕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其在定子绕组有效边中有电流通过并受磁场的作用而使其转动。根据电机可逆性原则,如果电动机在其结构上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电机即电动机使用,也可作发电机使用。通常电动机的作功部分作旋转运动,这种电动机称为转子电动机;也有作直线运动的,称为直线电动机。电动机能提供的功率范围很大,从毫瓦级到千瓦级。机床、水泵,需要电动机带动;电力机车、电梯,需要电动机牵引。现有的电动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电能,其不具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通过将自身动能转化为电能来为外部电池充电,电池的使用时间很短,无法实现节约能源、提高电动机续航功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装置,通过电磁感应,让电磁两种能量不断交替转化,能够不断地产生电能实现高效充电。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节能装置,包括外环体和内环体,所述内环体设置在外环体内部且能够与外环体相对转动;所述外环体的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磁体,且多个磁体中至少有一个磁体朝向所述外环体中心的一端磁极与其它磁体朝向所述外环体中心的一端磁极不同;所述内环体的外侧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铁芯,所述铁芯上缠绕有第一感应线圈L1和第二感应线圈L2,所述第一感应线圈L1连接有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连接有放电电源E1;所述第二感应线圈L2连接有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有充电电源E2。作为优选方式,还包括补能电路,所述补能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源E2和所述放电电源E1连接。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充电电源E2和所述放电电源E1之间连接有隔离二极管电路。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放电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和三极管Q1,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1,所述隔离二极管电路包括二极管D2;所述第一感应线圈L1一端与放电电源E1的正极连接,第一感应线圈L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放电电源E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线圈L2的一端通过限流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二感应线圈L2的另一端与放电电源E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充电电源E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充电电源E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放电电源E1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有滤波电容C1。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补能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2、三极管Q2、二极管D3、二极管D4、第三感应线圈L3和与所述第三感应线圈L3相互感应的第四感应线圈L4;所述第三感应线圈L3的一端与充电电源E2的正极连接,第三感应线圈L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充电电源E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感应线圈L3上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末端通过限流电阻R2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感应线圈L4的两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阳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均与放电电源E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感应线圈L4上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末端与放电电源E1的负极连接。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放电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3和三极管Q3,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5,所述隔离二极管电路包括二极管D6,所述补能电路包括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所述第一感应线圈L1一端与放电电源E1的正极连接,第一感应线圈L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放电电源E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线圈L2的一端通过限流电阻R3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二感应线圈L2的另一端与放电电源E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与充电电源E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与放电电源E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与充电电源E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与放电电源E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与充电电源E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与放电电源E1的正极连接。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内环体的外侧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铁芯,每个铁芯上均缠绕有第一感应线圈L1和第二感应线圈L2,各个第一感应线圈L1通过串联或者并联连接,各个第二感应线圈L2通过串联或者并联连接。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铁芯设有抗干扰装置,所述抗干扰装置包括抗干扰板,且抗干扰板设置在相邻的两铁芯之间。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感应线圈L1和第二感应线圈L2采用双线并绕的方式缠绕在所述铁芯上。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铁芯为长条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装置,第一感应线圈L1和第二感应线圈L2能够互感,使第二感应线圈L2上产生感应电流,同时内环体外侧的铁芯能够与外环体内侧的磁体发生相互作用,使内环体能够与外环体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对外输出做功,第一感应线圈L1和第二感应线圈L2处于内环体与外环体之间的磁场中产生电能,通过电磁感应,让电磁两种能量不断交替转化,能够产生多种电量并相互叠加形成新的电量实现高效充电。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充电效率高,可以大幅度提升电动车的使用时间,降低电动车的使用成本,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装置的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装置的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外环体;2-内环体;3-磁体;4-铁芯;5-第一导线;6-第二导线;7-抗干扰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装置,包括外环体1和内环体2,所述内环体2设置在外环体1内部且能够与外环体1相对转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外环体1固定,控制内环体2相对于外环体1转动;也可以将内环体2固定,控制外环体1相对于内环体2转动。所述外环体1的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磁体3,且多个磁体3中至少有一个磁体3朝向所述外环体1中心的一端磁极与其它磁体3朝向所述外环体1中心的一端磁极不同。优选地,所述磁体3为永磁铁,永磁铁沿着外环体1的内壁均匀设置。所述内环体2的外侧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铁芯4,铁芯4的端面与磁体3的端面相对,铁芯4能够与磁体3发生相互作用力,使内环体2能够与外环体1发生相对转动,对外输出做功。铁芯4外可以套设骨架,并通过骨架固定在内环体2上。所述铁芯4上缠绕有第一感应线圈L1和第二感应线圈L2,所述第一感应线圈L1连接有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连接有放电电源E1;所述第二感应线圈L2连接有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有充电电源E2。放电电源E1通过放电电路为第一感应线圈L1提供电力,第一感应线圈L1通电后,第二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体(1)和内环体(2),所述内环体(2)设置在外环体(1)内部且能够与外环体(1)相对转动;所述外环体(1)的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磁体(3),且多个磁体(3)中至少有一个磁体(3)朝向所述外环体(1)中心的一端磁极与其它磁体(3)朝向所述外环体(1)中心的一端磁极不同;所述内环体(2)的外侧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铁芯(4),所述铁芯(4)上缠绕有第一感应线圈L1和第二感应线圈L2,所述第一感应线圈L1连接有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连接有放电电源E1;所述第二感应线圈L2连接有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有充电电源E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体(1)和内环体(2),所述内环体(2)设置在外环体(1)内部且能够与外环体(1)相对转动;所述外环体(1)的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磁体(3),且多个磁体(3)中至少有一个磁体(3)朝向所述外环体(1)中心的一端磁极与其它磁体(3)朝向所述外环体(1)中心的一端磁极不同;所述内环体(2)的外侧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铁芯(4),所述铁芯(4)上缠绕有第一感应线圈L1和第二感应线圈L2,所述第一感应线圈L1连接有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连接有放电电源E1;所述第二感应线圈L2连接有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有充电电源E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能电路,所述补能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源E2和所述放电电源E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源E2和所述放电电源E1之间连接有隔离二极管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和三极管Q1,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1,所述隔离二极管电路包括二极管D2;所述第一感应线圈L1一端与放电电源E1的正极连接,第一感应线圈L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放电电源E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线圈L2的一端通过限流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二感应线圈L2的另一端与放电电源E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充电电源E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充电电源E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放电电源E1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有滤波电容C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能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2、三极管Q2、二极管D3、二极管D4、第三感应线圈L3和与所述第三感应线圈L3相互感应的第四感应线圈L4;所述第三感应线圈L3的一端与充电电源E2的正极连接,第三感应线圈L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淇
申请(专利权)人:魏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