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973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包括水冷系统,接触性冷却系统、液氮保护系统,所述水冷系统设置于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外侧,所述接触性降温系统设置于水冷系统和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之间,所述接触性降温系统设置在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上方,所述液氮保护系统设置于接触性降温系统和水冷系统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电池组冷却、过热现象处理功能。

A New Cooling Device for Battery Pack of Energy-powere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组冷却技术,特别是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替代传统汽车的新型能源汽车,而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存在着电池组温度过大以及容易产生自燃发生危险等问题,而目前市面上的电池组冷却设备存在着冷却手法单一以及对电池组故障产生的过热甚至自燃现象没有采取解决措施,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提出一种可进行电池组冷却以及过热现象解决的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电池组冷却、过热现象处理的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包括水冷系统,接触性冷却系统、液氮保护系统,所述水冷系统设置于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外侧,所述接触性降温系统设置于水冷系统和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之间,所述接触性降温系统设置在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上方,所述液氮保护系统设置于接触性降温系统和水冷系统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系统包括水箱、水槽、紧固螺钉、泵机、水阀、第一水管、转向管、第一金属管、分流器、第一风扇、导风管、滤网、电机、狭缝、圆管、第二金属管、第二水管、连接管、水管接头;所述水箱设置于与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接触平面上方,所述水槽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水箱外侧,所述水阀连接于水箱上方,所述泵机连接于水阀上方且连通水箱内部,所述第一水管通过水阀连接于水阀内部,所述转向管设置于水阀外侧,所述第一金属管连接于转向管外侧,所述分流器一端与第一金属管连接,所述分流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金属管外侧,所述第二水管设置于外壳上方且环绕于电池周围,所述连接管设置于第二水管中段,所述水管接头连接于第二水管两侧末端。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性冷却系统包括金属板、第一孔、固定板、金属条、套管、外壳、隔板、第二孔、电池、第一导线、分线器、第二导线、永磁铁、金属板、;所述套管嵌套于第二金属管外侧,所述金属板连接于第二金属管外侧,所述固定板连接于金属板下方,所述第一孔设置于金属板上方,所述金属条贯穿于第一孔内侧,所述外壳设置于接触平面上方与水箱同一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液氮保护系统包括导风板、密封箱、滑道、滑杆、铁板、转板、第一折页、第一杆、第二杆、弹簧、电磁铁、密封盖、第二折页、连接杆、转轴、固定板、泄压孔、金属板、第三孔、支撑杆、风扇组、风扇;所述导风板连接于外壳两壁外侧,所述密封箱设置于外壳内侧上方,所述滑道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上方,所述滑杆配合于滑道内侧,所述转板嵌套连接于滑杆外侧,所述铁板连接于滑杆下端,所述第一杆固定连接于转板外侧,所述第一折页连接于第一杆末端,所述第二杆连接于第一杆末端,所述密封盖与密封箱通过第二折页连接,所述连接杆连接于密封盖下方,其中固定板设置于密封盖下方,所述转轴间隙配合于固定板内侧,所述金属板连接于连接杆下方,所述第三孔贯穿于金属板内部,所述支撑杆连接于第一折页下方,所述风扇组连接于密封箱上方,所述第三孔均匀设置于风扇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扇连接于分流器外侧,所述导风管为中空导风管,所述中空导风管、滤网、电机依次连接于分流器内部,所述圆管连接于电机末端,所述狭缝位于圆管与电机接触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线一端连接于电池下方,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连接于分线器上方且贯穿于第二孔内部,所述分线器之间通过第二导线连接,所述永磁铁粘接于电池上方,所述金属板两端放置于永磁铁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设置于外壳中部下方,第二孔均匀分布于隔板内部,电池设置于隔板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管的管道分布呈上下双层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上端连接于转板下方,下端固定于密封箱上方,所述电磁铁设置于铁板正下方与密封箱上方固定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电池隔离舱,将易短路部分设置于隔离舱下,防止电池因水冷漏水或电池漏液等问题导致的下方线材短路情况的发生,进而降低电池的短路风险。(2)本专利技术电池之间的导热带下部通过钕铁硼永磁材料进行连接,当电池温度过高时,永磁体由于过热发生消磁现象,进而断开与其他电池之间导热带的连接,防止过多的热量传递,同时各电池之间均环绕有水冷带,进而防止由于单个电池发生故障导致的整个电池舱过热的现象发生降低行驶过程中由于电池过热所带来的安全隐患。(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液氮存储装置,该装置可在电池舱整体温度过热以及所有电池组均停止工作时启动,该装置通过电磁铁对其进行控制,防止人为开启导致的液氮受伤情况的发生以及发生火灾时温度传感器的损毁等问题,对整个电池舱进行迅速冷却,在电池自燃前进行干预,进一步减少由于电池问题对车辆以及人身安全的威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水冷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风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水槽及相关部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外壳及相关部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接触性冷却系统及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电池的结构仰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液氮保护系统及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液氮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弹簧及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液氮保护系统的结构仰视图。图中:水箱1、水槽2、紧固螺钉3、泵机4、水阀5、第一水管6、转向管7、第一金属管8、分流器9、第一风扇10、导风管1001、滤网1002、电机1003、狭缝1004、圆管1005、第二金属管11、第二水管16、连接管17、水管接头18、金属板12、第一孔1201、固定板1202、金属条1203、套管13、外壳14、隔板1401、第二孔1402、电池15、第一导线1501、分线器1502、第二导线1503、永磁铁19、金属板20、导风板21、密封箱22、滑道23、滑杆24、铁板2401、转板25、第一折页2501、第一杆2502、第二杆2503、弹簧26、电磁铁27、密封盖28、第二折页2801、连接杆29、转轴2901、固定板2902、泄压孔30、金属板31、第三孔3101、支撑杆32、风扇组33、风扇33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13,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包括水冷系统,接触性冷却系统、液氮保护系统,所述水冷系统设置于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外侧,所述接触性降温系统设置于水冷系统和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之间,所述接触性降温系统设置在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上方,所述液氮保护系统设置于接触性降温系统和水冷系统之间。水冷系统包括水箱1、水槽2、紧固螺钉3、泵机4、水阀5、第一水管6、转向管7、第一金属管8、分流器9、第一风扇10、导风管1001、滤网1002、电机1003、狭缝1004、圆管1005、第二金属管11、第二水管16、连接管17、水管接头18;水箱1设置于接触平面上方,水槽2通过紧固螺钉3固定于水箱1外侧,水阀5连接于水箱1上方,泵机4连接于水阀5上方且连通水箱1内部,第一水管6通过水阀5连接于水阀5内部,转向管7设置于水阀5外侧,第一金属管8连接于转向管7外侧,分流器9一端与第一金属管8连接另一端连接与第二金属管11外侧,第一风扇10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系统,接触性冷却系统、液氮保护系统,所述水冷系统设置于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外侧,所述接触性降温系统设置于水冷系统和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之间,所述接触性降温系统设置在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上方,所述液氮保护系统设置于接触性降温系统和水冷系统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系统,接触性冷却系统、液氮保护系统,所述水冷系统设置于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外侧,所述接触性降温系统设置于水冷系统和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之间,所述接触性降温系统设置在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上方,所述液氮保护系统设置于接触性降温系统和水冷系统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系统包括水箱、水槽、紧固螺钉、泵机、水阀、第一水管、转向管、第一金属管、分流器、第一风扇、导风管、滤网、电机、狭缝、圆管、第二金属管、第二水管、连接管、水管接头;所述水箱设置于与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接触平面上方,所述水槽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水箱外侧,所述水阀连接于水箱上方,所述泵机连接于水阀上方且连通水箱内部,所述第一水管通过水阀连接于水阀内部,所述转向管设置于水阀外侧,所述第一金属管连接于转向管外侧,所述分流器一端与第一金属管连接,所述分流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金属管外侧,所述第二水管设置于外壳上方且环绕于电池周围,所述连接管设置于第二水管中段,所述水管接头连接于第二水管两侧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性冷却系统包括金属板、第一孔、固定板、金属条、套管、外壳、隔板、第二孔、电池、第一导线、分线器、第二导线、永磁铁、金属板、;所述套管嵌套于第二金属管外侧,所述金属板连接于第二金属管外侧,所述固定板连接于金属板下方,所述第一孔设置于金属板上方,所述金属条贯穿于第一孔内侧,所述外壳设置于接触平面上方与水箱同一水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保护系统包括导风板、密封箱、滑道、滑杆、铁板、转板、第一折页、第一杆、第二杆、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晋尚皮连根王中磊彭卫锋吴孟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