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65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包括绝缘主体和四个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均设有焊盘以及与各自焊盘连接的引脚,四个焊盘分别为第一至第四焊盘;各焊盘的排布为:第一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左上侧,所述第二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中部靠下及左下侧,第三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右下侧,第四焊盘露出于反光杯中部靠上及右上侧;各焊盘之间彼此隔离;第二焊盘上焊接有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二发光芯片,第三焊盘上焊接有第三发光芯片,第四焊盘上焊接有驱动IC,使驱动IC分布于反光杯的上侧,各个发光芯片分布于反光杯的下侧,驱动IC为可编程控制集成芯片,可控制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第三发光芯片分别单单独点亮、两两点亮、或同时点亮。

Side Light Emitting Programmable Control LED with 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710499632.0,申请日为2017年06月2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多个引脚,并且各个引脚依据散热量不同而具有不同散热面积的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
技术介绍
侧光源型LED支架结构如中国专利技术CN202678400U所示,包括一对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一体成型的绝缘本体。其中,绝缘本体具有用于封装LED芯片的收容部,一对导电端子有固焊区露出收容部,两个焊接部经多次折弯后收纳于绝缘本体的两侧。这种现有的侧光源LED支架有以下缺陷:只有一对导电端子,只能用于提供电源,其固焊区中的LED芯片为单色芯片,不能实现LED的全彩发光。其焊接部具有多次折弯,生产工序多,效率低下,并且折弯次数越多会导致其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固持力不足,降低红墨水测试合格率。另一种侧光源LED支架如中国专利技术CN205595372U所示,包括一长方形绝缘主体和6PIN导电端子,由于有6个导电端子,因此有6个固晶焊盘,方便客户依据需求而进行LED芯片数量的调整,从而可以做成全彩发光。然而,各个导电端子的引脚并没有依据不同的散热量而改变散热面积。此外,这些引脚也是具有多次折弯,增加了LED支架的高度和厚度,不利于小型化、迷你化的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能够发光更为均匀,不会出现中间亮、两边暗、或进光边有亮边,或不同角度亮度不一致等现象。次要目的是,其具有多个引脚,并且各个引脚依据散热量不同而具有不同散热面积,能有效延长LED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包括绝缘主体和四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主体与四个导电端子为一体镶嵌成型,所述绝缘主体的前侧面向内凹设有一反光杯,将各发光芯片以及驱动IC安装于反光杯中,从而形成侧面发光的LED支架;各导电端子均设有焊盘以及与各自焊盘连接的引脚,四个焊盘分别为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三焊盘、第四焊盘;各焊盘的排布为:所述第一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左上侧,所述第二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中部靠下及左下侧,所述第三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右下侧,所述第四焊盘露出于反光杯中部靠上及右上侧;各焊盘之间彼此隔离;所述第二焊盘上焊接有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二发光芯片,所述第三焊盘上焊接有第三发光芯片,所述第四焊盘上焊接有驱动IC,使驱动IC分布于反光杯的上侧,各个发光芯片分布于反光杯的下侧,所述驱动IC为可编程控制集成芯片,可控制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第三发光芯片分别单单独点亮、两两点亮、或同时点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IC具有第一条导线焊接于第一焊盘,具有第二条导线焊接于第二焊盘,具有第三条导线焊接于第三焊盘,具有第四条导线焊接于第四焊盘,具有第五条导线焊接于第一发光芯片,具有第六条导线焊接于第二发光芯片,具有第七条导线焊接于第三发光芯片;又,第一发光芯片具有第八条导线焊接于第二焊盘,第三发光芯片具有第九条导线焊接于第二焊盘。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焊盘的面积为:第二焊盘的面积>第四焊盘的面积>第三焊盘的面积>第一焊盘的面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焊盘为长方形状,所述第二焊盘为“﹄”形状,所述第三焊盘为长方形状,所述第四焊盘为“『”形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发光芯片位于第二焊盘左侧的为绿光晶片,第二发光芯片位于第二焊盘右侧的为红光晶片,所述第三发光芯片为蓝光晶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个发光芯片分布于驱动IC的下侧并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引脚均伸出绝缘主体的底面,在绝缘主体的底面排成一排,各引脚彼此之间保持间隙,其中,第一引脚为信号输入引脚DI,第二引脚为电源引脚VDD,第三引脚为信号输出引脚DO,第四引脚为接地引脚GND。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引脚的排布序列为: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引脚的面积不同,其中第二引脚的面积>第四引脚的面积>第一引脚的面积>第三引脚的面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引脚的厚度相同、长度相同、宽度不同,其中,各引脚的宽度为:第二引脚的宽度>第四引脚的宽度>第一引脚>第三引脚的宽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LED支架的前侧面的面积最大,将反光杯设置于绝缘主体的前侧面后,各导电端子的引脚位于绝缘主体的底面,形成侧面发光的LED;在反光杯中安装驱动IC、三个发光芯片,其中,驱动IC分布于反光杯的上侧,三个发光芯片排列于发光杯的下侧,能够发光更为均匀,不会出现中间亮、两边暗、或进光边有亮边,或不同角度亮度不一致等现象,再有,依据驱动IC及发光芯片的供电及信号传输要求,将各引脚设计为散热面积大小不一,即是第二引脚(电源引脚VDD)的面积>第四引脚(接地引脚GND)的面积>第一引脚(信号输入引脚DI)的面积>第三引脚(信号输出引脚DO)的面积,符合各个引脚的不同散热需求,能有效延长LED的使用寿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显示出了各磁铁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4是图1中M-M位置处的截面图;图5是图4中N-N位置处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绝缘主体101、左侧面102、右侧面103、前侧面104、后侧面105、顶面106、底面11、反光杯111、导直面或导圆面12、缺角13、让位槽20、导电端子211、第一焊盘212、第二焊盘213、第三焊盘214、第四焊盘221、第一引脚222、第二引脚223、第三引脚224、第四引脚31、第一发光芯片32、第二发光芯片33、第三发光芯片34、驱动IC301、第一条导线302、第二条导线303、第三条导线304、第四条导线305、第五条导线306、第六条导线307、第七条导线308、第八条导线309、第九条导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包括绝缘主体10和四个导电端子20,所述绝缘主体10与四个导电端子20为一体镶嵌成型。其中,所述绝缘主体10呈长方体结构,具有左侧面101、右侧面102、前侧面103、后侧面104、顶面105、底面106,所述前侧面103的面积大于其余各侧面单独的面积。所述绝缘主体10的前侧面103向内凹设有一反光杯11,这样,反光杯11设置于面积最大的前侧面103,再将各发光芯片以及驱动IC34安装于反光杯11中,从而形成侧面发光的LED支架。所述绝缘主体10的前侧面103的右上角设有缺角12,便于支架灯珠在使用过程中方向辩识。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11呈长方形结构,所述反光杯11之各个反光面之间通过导直面或导圆面111过渡。四个导电端子20中,每个导电端子20均设有焊盘和以及与各自焊盘一体式连接的引脚。四个焊盘分别为第一焊盘211、第二焊盘212、第三焊盘2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包括绝缘主体和四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主体与四个导电端子为一体镶嵌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前侧面向内凹设有一反光杯,将各发光芯片以及驱动IC 安装于反光杯中,从而形成侧面发光的LED支架;各导电端子均设有焊盘以及与各自焊盘连接的引脚,四个焊盘分别为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三焊盘、第四焊盘;各焊盘的排布为:所述第一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左上侧,所述第二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中部靠下及左下侧,所述第三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右下侧,所述第四焊盘露出于反光杯中部靠上及右上侧;各焊盘之间彼此隔离;所述第二焊盘上焊接有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二发光芯片,所述第三焊盘上焊接有第三发光芯片,所述第四焊盘上焊接有驱动IC,使驱动IC分布于反光杯的上侧,各个发光芯片分布于反光杯的下侧,所述驱动IC为可编程控制集成芯片,可控制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第三发光芯片分别单单独点亮、两两点亮、或同时点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包括绝缘主体和四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主体与四个导电端子为一体镶嵌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前侧面向内凹设有一反光杯,将各发光芯片以及驱动IC安装于反光杯中,从而形成侧面发光的LED支架;各导电端子均设有焊盘以及与各自焊盘连接的引脚,四个焊盘分别为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三焊盘、第四焊盘;各焊盘的排布为:所述第一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左上侧,所述第二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中部靠下及左下侧,所述第三焊盘露出于反光杯的右下侧,所述第四焊盘露出于反光杯中部靠上及右上侧;各焊盘之间彼此隔离;所述第二焊盘上焊接有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二发光芯片,所述第三焊盘上焊接有第三发光芯片,所述第四焊盘上焊接有驱动IC,使驱动IC分布于反光杯的上侧,各个发光芯片分布于反光杯的下侧,所述驱动IC为可编程控制集成芯片,可控制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第三发光芯片分别单单独点亮、两两点亮、或同时点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IC具有第一条导线焊接于第一焊盘,具有第二条导线焊接于第二焊盘,具有第三条导线焊接于第三焊盘,具有第四条导线焊接于第四焊盘,具有第五条导线焊接于第一发光芯片,具有第六条导线焊接于第二发光芯片,具有第七条导线焊接于第三发光芯片;又,第一发光芯片具有第八条导线焊接于第二焊盘,第三发光芯片具有第九条导线焊接于第二焊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IC的侧发光可编程控制LED,其特征在于:各焊盘的面积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欧思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