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646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包括有电芯、绝缘环、上盖、下壳,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扣接,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之间设有绝缘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之间所形成的密闭空腔内,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至少有一个呈外凸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在不改变纽扣电池的基本大小的情况下,将可穿戴式设备处多余的空间利用起来,扩大电池的容量,从而有限地提高了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

A New Butto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
本技术涉及纽扣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纽扣电池泛应用于移动电话、可穿戴式设备等领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可穿戴式设备的消费需求呈井喷式发展,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新型可穿戴式设备不断涌现和迭代。可穿戴式设备,如无线耳机,维持其工作的电能主要由耳机内部的纽扣电池进行提供。现有的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无线耳机,其存在有电池容量不够大,需要不断进行充电,无法长时间进行使用。以无线耳机为例,由于人耳大小基本恒定,无线耳机的大小也基本恒定,无线耳机内部的空间也随之变得十分有限,无线耳机内部装载的纽扣电池无法做得很大,而电池越大,则容量越多,越能延长耳机的续航时间。如何在可穿戴式设备的有限空间内来提升纽扣电池的容量,以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成为一个制约可穿戴式设备迭代发展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第一种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包括有电芯、绝缘环、上盖、下壳,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扣接,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之间设有绝缘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之间所形成的密闭空腔内,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至少有一个呈外凸状;所述电芯包括有正极带、负极带、第一隔膜、第二隔膜,所述正极带与所述负极带均呈梯形状,所述正极带的两个带端呈一大一小,所述负极带的两个带端亦呈一大一小,所述负极带的两个带端亦呈一大一小,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二隔膜均宽于所述正极带、所述负极带,所述第一隔膜平整地夹设于所述正极带与所述负极带之间,所述正极带、所述第一隔膜、所述负极带与所述第二隔膜重叠卷绕成螺旋卷,所述螺旋卷的中间锥部位于所述密闭空腔的凹位处,所述正极带的一带端连接有正极耳,所述负极带的一带端连接有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与所述下壳连接,所述负极耳与所述上盖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第二种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包括有电芯、绝缘环、上盖、下壳,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扣接,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之间设有绝缘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之间所形成的密闭空腔内,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至少有一个呈外凸状;所述电芯包括有正极耳、负极耳、至少有两个面积递减的正极叠片、至少有两个面积递减的负极叠片、若干隔膜叠片,所述隔膜叠片平整地夹叠于所述正极叠片与所述负极叠片之间,所述隔膜叠片的宽度于相邻的所述正极叠片、所述负极叠片,所述正极叠片、所述隔膜叠片与所述负极叠片按照面积由大到小重叠成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的锥端位于所述密闭空腔的凹位处,所述正极耳至少与一所述正极叠片相连,所述负极耳至少与一所述负极叠片相连,所述正极耳与所述下壳连接,所述负极耳与所述上盖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构思巧妙,在不改变纽扣电池的基本大小的情况下,将可穿戴式设备处多余的空间利用起来,扩大电池的容量,从而有限地提高了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解决一个制约可穿戴式设备迭代发展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正极带与负极带的展开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正极带与负极带的展开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正极带与负极带的展开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在第一种方案中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在第一种方案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正极带与负极带的展开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在第一种方案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在第二种方案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在第二种方案中的正极叠片与负极叠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在第二种方案中的正极叠片与负极叠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现有纽扣电池的使用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具体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采用第一种的技术方案:结合附图1至附图9所示,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包括有电芯、绝缘环、上盖、下壳,上盖与下壳扣接,上盖与下壳之间设有绝缘环,电芯设于上盖与下壳之间所形成的密闭空腔内,上盖与下壳至少有一个呈外凸状;电芯包括有正极带、负极带、第一隔膜、第二隔膜,正极带与负极带均呈梯形状,正极带的两个带端呈一大一小,负极带的两个带端亦呈一大一小,负极带的两个带端亦呈一大一小,第一隔膜、第二隔膜均宽于正极带、负极带,所述第一隔膜平整地夹设于正极带与负极带之间,正极带、第一隔膜、负极带与第二隔膜重叠卷绕成螺旋卷,螺旋卷的中间锥部位于密闭空腔的凹位处,正极带的一带端连接有正极耳,负极带的一带端连接有负极耳,正极耳与下壳连接,负极耳与上盖连接。正极耳具体为焊接于下壳,但不局限于焊接,也通过其他的工艺方式将正极耳连接于下壳。正极带的主要材质为铝箔,负极带的主要材质为铜箔。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具体可为钢材或铝材,但不局限于钢材或铝材。其中,第一隔膜与第二隔膜具体为多孔的单层PE膜或多层PP/PE/PP膜,膜的厚度约为7到25微米之间,正极带、第一隔膜、负极带与第二隔膜重叠卷绕成能充分填充电池的密闭空腔的螺旋卷。隔膜的宽度均比正极带、负极带的宽度要宽,宽的部分在装配电池时会发生褶皱。第一隔膜宽于正极带、负极带,第一隔膜宽出的部分呈褶皱状或呈折叠状或呈堆积状,以减少宽出的部分在空腔内占据的空间。同理,第二隔膜宽于正极带、负极带,第二隔膜宽出的部分呈褶皱状或呈折叠状或呈堆积状,以减少宽出的部分在空腔内占据的空间。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上盖11与下壳12均呈外凸状;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包括有电芯、绝缘环13、上盖11、下壳12,上盖11与下壳12扣接,上盖11与下壳12之间设有绝缘环13,电芯设于上盖11与下壳12之间所形成的密闭空腔内,上盖11与下壳12均呈外凸状;电芯包括有正极带16、负极带15、第一隔膜171、第二隔膜172,正极带16与负极带15均呈梯形状,正极带16的两个带端呈一大一小,负极带15的两个带端亦呈一大一小,第一隔膜171、第二隔膜172均宽于正极带16、负极带15,第一隔膜171平整地夹设于正极带16与负极带15之间,负极带15的两个带端亦呈一大一小,第一隔膜171设于正极带16与负极带15之间,正极带16、第一隔膜171、负极带15与第二隔膜172重叠卷绕成中间上下凸出的螺旋卷,螺旋卷的中间锥部101位于密闭空腔的凹位处,正极带16的一带端连接有正极耳19,负极带15的一带端连接有负极耳18,正极耳19与下壳12连接,负极耳18与上盖11连接。实施例二:结合附图3至附图5所示,仅上盖21呈外凸状;结合附图3至附图4所示,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包括有电芯、绝缘环23、上盖21、下壳22,上盖21与下壳22扣接,上盖21与下壳22之间设有绝缘环23,电芯设于上盖21与下壳22之间所形成的密闭空腔内,上盖21与下壳22均呈外凸状;电芯包括有正极带26、负极带25、第一隔膜271、第二隔膜272,正极带26与负极带25均呈梯形状,正极带26的两个带端呈一大一小,负极带25的两个带端亦呈一大一小,第一隔膜271、第二隔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芯、绝缘环、上盖、下壳,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扣接,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之间设有绝缘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之间所形成的密闭空腔内,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至少有一个呈外凸状;所述电芯包括有正极带、负极带、第一隔膜、第二隔膜,所述正极带与所述负极带均呈梯形状,所述正极带的两个带端呈一大一小,所述负极带的两个带端亦呈一大一小,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二隔膜均宽于所述正极带、所述负极带,所述第一隔膜平整地夹设于所述正极带与所述负极带之间,所述正极带、所述第一隔膜、所述负极带与所述第二隔膜重叠卷绕成螺旋卷,所述螺旋卷的中间锥部位于所述密闭空腔的凹位处,所述正极带的一带端连接有正极耳,所述负极带的一带端连接有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与所述下壳连接,所述负极耳与所述上盖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芯、绝缘环、上盖、下壳,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扣接,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之间设有绝缘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之间所形成的密闭空腔内,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至少有一个呈外凸状;所述电芯包括有正极带、负极带、第一隔膜、第二隔膜,所述正极带与所述负极带均呈梯形状,所述正极带的两个带端呈一大一小,所述负极带的两个带端亦呈一大一小,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二隔膜均宽于所述正极带、所述负极带,所述第一隔膜平整地夹设于所述正极带与所述负极带之间,所述正极带、所述第一隔膜、所述负极带与所述第二隔膜重叠卷绕成螺旋卷,所述螺旋卷的中间锥部位于所述密闭空腔的凹位处,所述正极带的一带端连接有正极耳,所述负极带的一带端连接有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与所述下壳连接,所述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庆岭
申请(专利权)人:金能电池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