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955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该移位寄存器包括:显示预充复位模块、感测级联模块、感测预充复位模块、下拉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其中显示预充复位模块、感测级联模块、感测预充复位模块共用同一下拉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输出模块连接有至少一个信号输出端,输出模块包括与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设置的输出子模块,输出子模块用于在显示输出阶段和感测输出阶段,响应于所述上拉节点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电压的控制,将对应的驱动时钟信号端所提供的驱动时钟信号写入对应的信号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在实现输出双脉冲驱动信号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所需设置的TFT数量。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阵列基板行驱动(GateDriveronArray,简称GOA)技术将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简称TFT)集成在阵列基板上,用以对显示面板中的栅线进行扫描驱动,从而可以省掉栅极驱动IC的部分,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对于具有外部补偿功能的显示面板而言,其需要栅极驱动电路(由级联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构成)中的各栅极驱动单元不仅能在显示驱动阶段输出控制显示开关晶体管导通的驱动信号,还能在感测阶段输出控制感测开关晶体管导通的驱动信号,即栅极驱动单元需具备输出双脉冲的功能。然而,由于现有的移位寄存器只能输出单脉冲信号,因此现有的一个栅极驱动单元仅包括一个移位寄存器(ShiftRegister)的情况无法满足驱动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利用两个移位寄存器和一个信号合并电路以构成一个栅极驱动单元,该栅极驱动单元具备输出双脉冲的功能。然而,栅极驱动单元包括两个移位寄存器和一个信号合并电路的设计方案,其所需要设置的TFT的数量较多,不利于窄边框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显示预充复位模块、感测级联模块、感测预充复位模块、下拉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感测级联模块、所述感测预充复位模块连接至感测级联节点,所述显示预充复位模块、所述感测预充复位模块、所述下拉控制模块、所述输出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所述下拉控制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连接至下拉节点;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有至少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输出模块包括与所述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设置的输出子模块;所述显示预充复位模块,与第一信号输入端、显示复位信号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显示预充阶段,响应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一输入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一电源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一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上拉节点;在显示复位阶段,响应于所述显示复位信号端所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上拉节点;所述感测级联模块,与第二信号输入端、随机信号端连接,用于在感测级联阶段,响应于所述随机信号端提供的随机信号的控制,将第二信号输入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输入信号写入所述感测级联节点;所述感测预充复位模块,与第一时钟信号端、感测复位信号端、第二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感测预充阶段,响应于所述感测级联节点的电压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一时钟信号写入至所述上拉节点;在感测复位阶段,响应于所述感测复位信号端所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上拉节点;所述下拉控制模块,与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压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响应于所述上拉节点的电压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下拉节点;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压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时,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源端提供的第一工作电压的控制,将所述第一电源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一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下拉节点;所述输出子模块,与所述上拉节点、所述下拉节点、对应的信号输出端、对应的驱动时钟信号端、对应的复位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显示输出阶段和感测输出阶段,响应于所述上拉节点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电压的控制,将对应的驱动时钟信号端所提供的驱动时钟信号写入对应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在显示复位阶段和感测复位阶段,响应于所述下拉节点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电压的控制,将对应的复位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复位工作电压写入对应的信号输出端。可选地,所述显示预充复位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显示复位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可选地,所述感测级联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随机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感测级联节点。可选地,该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感测级联节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可选地,所述感测预充复位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所述感测级联节点,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感测预充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感测预充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感测复位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可选地,所述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第八晶体管、第九晶体管和第十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下拉节点;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下拉节点,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可选地,该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一降噪模块,所述第一降噪模块包括第十一晶体管;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所述下拉节点,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可选地,所述信号输出端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上拉节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所述输出子模块的数量为三个,该三个输出子模块分别为第一输出子模块、第二输出子模块和第三输出子模块,所述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出子模块对应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输出子模块对应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所述输出子模块包括:第十二晶体管和第十三晶体管;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该输出子模块对应的驱动时钟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该输出子模块对应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三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所述下拉节点,所述第十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该输出子模块对应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该输出子模块对应的复位电源端连接。可选地,该移位寄存器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预充复位模块、感测级联模块、感测预充复位模块、下拉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感测级联模块、所述感测预充复位模块连接至感测级联节点,所述显示预充复位模块、所述感测预充复位模块、所述下拉控制模块、所述输出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所述下拉控制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连接至下拉节点;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有至少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输出模块包括与所述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设置的输出子模块;所述显示预充复位模块,与第一信号输入端、显示复位信号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显示预充阶段,响应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一输入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一电源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一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上拉节点;在显示复位阶段,响应于所述显示复位信号端所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上拉节点;所述感测级联模块,与第二信号输入端、随机信号端连接,用于在感测级联阶段,响应于所述随机信号端提供的随机信号的控制,将第二信号输入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输入信号写入所述感测级联节点;所述感测预充复位模块,与第一时钟信号端、感测复位信号端、第二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感测预充阶段,响应于所述感测级联节点的电压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一时钟信号写入至所述上拉节点;在感测复位阶段,响应于所述感测复位信号端所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上拉节点;所述下拉控制模块,与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压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响应于所述上拉节点的电压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下拉节点;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压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时,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源端提供的第一工作电压的控制,将所述第一电源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一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下拉节点;所述输出子模块,与所述上拉节点、所述下拉节点、对应的信号输出端、对应的驱动时钟信号端、对应的复位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显示输出阶段和感测输出阶段,响应于所述上拉节点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电压的控制,将对应的驱动时钟信号端所提供的驱动时钟信号写入对应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在显示复位阶段和感测复位阶段,响应于所述下拉节点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电压的控制,将对应的复位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复位工作电压写入对应的信号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预充复位模块、感测级联模块、感测预充复位模块、下拉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感测级联模块、所述感测预充复位模块连接至感测级联节点,所述显示预充复位模块、所述感测预充复位模块、所述下拉控制模块、所述输出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所述下拉控制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连接至下拉节点;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有至少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输出模块包括与所述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设置的输出子模块;所述显示预充复位模块,与第一信号输入端、显示复位信号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显示预充阶段,响应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一输入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一电源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一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上拉节点;在显示复位阶段,响应于所述显示复位信号端所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上拉节点;所述感测级联模块,与第二信号输入端、随机信号端连接,用于在感测级联阶段,响应于所述随机信号端提供的随机信号的控制,将第二信号输入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输入信号写入所述感测级联节点;所述感测预充复位模块,与第一时钟信号端、感测复位信号端、第二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感测预充阶段,响应于所述感测级联节点的电压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一时钟信号写入至所述上拉节点;在感测复位阶段,响应于所述感测复位信号端所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上拉节点;所述下拉控制模块,与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压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响应于所述上拉节点的电压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二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下拉节点;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压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时,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源端提供的第一工作电压的控制,将所述第一电源端提供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第一工作电压写入所述下拉节点;所述输出子模块,与所述上拉节点、所述下拉节点、对应的信号输出端、对应的驱动时钟信号端、对应的复位电源端连接,用于在显示输出阶段和感测输出阶段,响应于所述上拉节点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电压的控制,将对应的驱动时钟信号端所提供的驱动时钟信号写入对应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在显示复位阶段和感测复位阶段,响应于所述下拉节点的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电压的控制,将对应的复位电源端提供的处于非有效电平状态的复位工作电压写入对应的信号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预充复位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显示复位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级联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随机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感测级联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感测级联节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预充复位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所述感测级联节点,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感测预充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感测预充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感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雪欢李永谦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