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54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包含相邻的一显示区与一周边区;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显示区;一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及所述周边区;一有机钝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并覆盖所述平坦层,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及所述周边区;其中,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第一区平坦层以及一第二区平坦层,所述第一区平坦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区平坦层位于所述周边区,所述第一区平坦层在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周边区的边界区域形成一第一侧墙,所述第一侧墙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平坦层的高度。能够有效降低有机钝化层存在于平坦层侧壁的几率,进而能够更好地避免水气透过有机材料进入显示面板。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够避免水气入侵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上,如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为了提高显示质量,大尺寸、高解析度、高亮度的显示装置应运而生。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水气容易通过有机材料层侵入显示装置内部,造成显示装置内部有机材料层的剥离、电极氧化等缺陷,对显示装置在成不良影响。图1是现有技术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以及周边区BA,在基板101上依序形成有平坦层102以及有机钝化层103。现有技术中,通过断开周边区BA中的平坦层102,使得平坦层102为不连续结构,避免水气入侵至显示区AA。但是,有机钝化层103仍然形成于平坦层102的侧壁,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00显示区AA中平坦层102的外侧边缘覆盖有机钝化层103,水气较为容易透过有机钝化层103进入显示区AA。由此,如何能够降低有机钝化层存在于平坦层侧壁上的几率,更好地防止水气入侵,实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包含相邻的一显示区与一周边区;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显示区;一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及所述周边区;一有机钝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并覆盖所述平坦层,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及所述周边区;其中,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第一区平坦层以及一第二区平坦层,所述第一区平坦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区平坦层位于所述周边区,所述第一区平坦层在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周边区的边界区域形成一第一侧墙,所述第一侧墙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平坦层的高度。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区平坦层在朝向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形成一第二侧墙,所述第二侧墙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平坦层的高度。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侧墙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侧墙的高度相同。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区平坦层,所述第三区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区平坦层和所述第二区平坦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区平坦层和所述第二区平坦层相互隔离,在所述第三区平坦层的两侧边缘分别形成第三侧墙和/或第四侧墙。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三侧墙和/或第四侧墙与所述第一侧墙的高度相同。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区平坦层,所述第三区平坦层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侧墙的高度相同。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区平坦层,所述第三区平坦层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侧墙和/或所述第二侧墙的高度相同。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三区平坦层具有一第一侧壁以及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基板形成一倾斜角θ1,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基板形成一倾斜角θ2,所述倾斜角θ1和/或所述倾斜角θ2为:60°≤θ1≤90°,60°≤θ2≤90°。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第一基板形成一倾斜角θ3,所述第二侧墙与所述第一基板形成一倾斜角θ4,所述倾斜角θ3和/或所述倾斜角θ4为:60°≤θ3≤90°,60°≤θ4≤90°。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区平坦层与所述第三区平坦层之间的距离大于10μm。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侧墙与所述第二区平坦层之间形成高度差ΔH,其中,0.5μm≤ΔH≤1μm。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区平坦层,所述第三区平坦层的宽度大于10μm。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三区平坦层的高度为介于2.5μm至3μm之间。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包含相邻的一显示区与一周边区;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显示区;一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及所述周边区;一有机钝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并覆盖所述平坦层,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及所述周边区;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第一区平坦层以及一第二区平坦层,所述第一区平坦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区平坦层位于所述周边区;其中,所述第一区平坦层具有一凸起结构,且所述凸起结构的位置邻接于所述周边区。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凸起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区平坦层的一侧边,且所述侧边面对所述第二区平坦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200:显示面板101:基板102:平坦层103:有机钝化层AA:显示区BA:周边区201:基板202、2021、2022、2023:平坦层203:有机钝化层W1、W2、W3、W4:侧墙θ1、θ2、θ3、θ4:夹角ΔH:高度差d:间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200包括基板201,基板201包含显示区AA以及周边区BA,显示区AA、周边区BA相邻设置且周边区BA环绕显示区AA,显示区AA内形成有多个像素单元(图中未示出),周边区BA中形成驱动像素单元的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于本实施例中,平坦层202形成在基板201上,有机钝化层203形成在平坦层202上且覆盖平坦层202;其中,平坦层202以及有机钝化层203在显示区AA以及周边区BA中均有形成,形成于周边区BA中的平坦层202为不连续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平坦层202包括形成于显示区AA中的平坦层2021、形成在周边区BA中的平坦层2022以及平坦层2023,其中,平坦层2023形成在平坦层2021、平坦层2022之间,且平坦层2021、平坦层2022以及平坦层2023之间相互隔离。其中,在显示区AA以及周边区BA相交界的边界区域处,平坦层2021形成有侧墙W1,侧墙W1的高度大于平坦层2021的高度,侧墙W1与平坦层2021之间形成高度差ΔH,其中,ΔH的最佳数值范围为0.5μm≤ΔH≤1μm。换言之,侧墙W1可视为平坦层2021的凸起结构,且邻接于周边区BA。由于在平坦层2021中形成有侧墙W1,使得侧墙W1与平坦层2021之间产生高度差,有机钝化层203在涂布之后会导致有机钝化层203沿侧墙W1或平坦层2021的侧壁自然滑落,由此,产生在侧墙W1或平坦层2021侧壁上并未形成有机钝化层203的效果,进而可以避免水气透过有机钝化层203侵入显示区AA。在本实施例中,平坦层2023的宽度例如大于10μm,高度例如介于2.5μm至3μm之间。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3所示,与图2所示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形成于周边区BA中的平坦层2022在朝向显示区AA的一侧边缘处形成有侧墙W2,侧墙W2的高度大于平坦层2022的高度。侧墙W1与侧墙W2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以侧墙W1与侧墙W2的高度相同为例,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由此,侧墙W2与平坦层2022之间同样形成高度差ΔH,其中,ΔH的最佳数值范围为0.5μm≤ΔH≤1μm。图4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包含相邻的一显示区与一周边区;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显示区;一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及所述周边区;一有机钝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并覆盖所述平坦层,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及所述周边区;其中,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第一区平坦层以及一第二区平坦层,所述第一区平坦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区平坦层位于所述周边区,所述第一区平坦层在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周边区的边界区域形成一第一侧墙,所述第一侧墙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平坦层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包含相邻的一显示区与一周边区;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显示区;一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及所述周边区;一有机钝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并覆盖所述平坦层,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及所述周边区;其中,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第一区平坦层以及一第二区平坦层,所述第一区平坦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区平坦层位于所述周边区,所述第一区平坦层在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周边区的边界区域形成一第一侧墙,所述第一侧墙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平坦层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平坦层在朝向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形成一第二侧墙,所述第二侧墙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平坦层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墙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侧墙的高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区平坦层,所述第三区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区平坦层和所述第二区平坦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区平坦层和所述第二区平坦层相互隔离,在所述第三区平坦层的两侧边缘分别形成第三侧墙和/或第四侧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墙和/或第四侧墙与所述第一侧墙的高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区平坦层,所述第三区平坦层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侧墙的高度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区平坦层,所述第三区平坦层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侧墙和/或所述第二侧墙的高度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区平坦层具有一第一侧壁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邦和周文傑张淑婷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