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939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5:18
一种投影装置,包括光源模块、光机模块、投影镜头、壳体及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壳体还具有邻近第一端的入风口及邻近第二端的出风口。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配置于壳体内,每一个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包括第一板状部、第二板状部及第一鳍片部。第一板状部连接光源模块。第二板状部连接于第一板状部。第一鳍片部连接于第二板状部,且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鳍片。第一鳍片排列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本公开内容的投影装置可在光源模块与壳体之间的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借由设置于光源模块与壳体之间的第一板状部将光源模块产生的热传导第二板状部及第一鳍片部,以使光源模块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Proj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的投影装置使用光源、透镜、光阀等光学元件,以产生光学影像输出。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影装置的体积也逐渐缩小,甚至发展出便携式的投影装置。目前的便携式投影装置主要使用固态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s,LD)等。固态光源的散热方式为将散热鳍片直接连接于光源的背侧,借由热传导的方式将光源产生的热能传导到散热鳍片上。然而,随着投影装置外观设计的不同,会有光源与壳体之间空间不足而无法安装散热鳍片的情况。本“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此外,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技术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可避免因为光源与壳体之间的空间不足,而影响光源散热的情况。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影装置包括光源模块、光机模块、投影镜头、壳体及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光源模块用于发出照明光束。光机模块配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接收照明光束,并将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投影镜头,配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接收影像光束,并将影像光束投射至投影装置的外部。壳体容置光源模块、光机模块以及投影镜头,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影像光束从第一端投射至投影装置的外部,壳体还具有邻近第一端的入风口及邻近第二端的出风口。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配置于壳体内,每一个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包括第一板状部、第二板状部及第一鳍片部,第一板状部连接光源模块,第二板状部连接于第一板状部,且与第一板状部之间存有夹角,第一鳍片部连接于第二板状部,且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鳍片,第一鳍片排列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本技术实施例的投影装置中,光源模块与第一散热元件中的第一板状部连接,第二板状部连接于第一板状部,且与第一板状部之间存有夹角,第一鳍片部连接于第二板状部,即光源模块与第一鳍片部之间是以第一板状部及第二板状部构成的弯折结构相连接,第一鳍片部并非直接连接于光源模块的背侧。当光源模块与壳体之间的空间不足时,可借由设置于光源模块与壳体之间的第一板状部将光源模块产生的热传导第二板状部及第一鳍片部,以使光源模块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此外,由于出风的方向(第二端往外部)与影像光束出光的方向(第一端往外部)相反,也可避免出风的热风影响影像的品质。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投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中壳体内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鳍片的立体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一鳍片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壳体内的第一光源组件与第一板状部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光源组件及第二散热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光路径示意图。图8为第一散热元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方块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0包括光源模块100、光机模块200、投影镜头300、壳体400及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500。光源模块100用于发出照明光束L1。光机模块200配置于照明光束L1的传递路径上,可用于接收照明光束L1,并将照明光束L1转换成影像光束L2。投影镜头300配置于影像光束L2的传递路径上,可用于接收影像光束L2,并将影像光束L2投射至投影装置10的外部。壳体400容置上述的光源模块100、光机模块200以及投影镜头300。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500配置于壳体400内,并与光源模块100相连接。上述的光源模块100例如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s,LD)或其他类型的固态光源。举例而言,光源模块100例如包括呈阵列排列的多个激光元件,激光元件例如可为激光二极管。在其他实施例,可设置多个光源模块100。上述的光机模块200包括光阀(图未示),用以将照明光束L1转换成影像光束L2。光阀可以是穿透式光阀或是反射式光阀,其中穿透式光阀可以为穿透式液晶面板,而反射式光阀可以为数字微镜元件(digitalmicro-mirrordevice,DMD)或硅基液晶面板(liquidcrystalonsiliconpanel,LCOSpanel),但不以此为限。光机模块200例如还可以包括其他光学元件,例如匀光元件、透镜、用以将照明光束L1依时序分成不同颜色的转轮,例如滤光轮、光波长转换轮。上述的投影镜头300例如包括具有屈光度的一个或多个光学镜片的组合,例如包括双凹透镜、双凸透镜、凹凸透镜、凸凹透镜、平凸透镜以及平凹透镜等非平面镜片的各种组合。在一实施例中,投影镜头300也可以包括平面光学镜片。本技术对投影镜头300的型态及其种类并不加以限制。以下,将对投影装置10的结构做更详细的说明。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投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中壳体内元件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壳体4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410与第二端420,影像光束L2从第一端410投射至投影装置10的外部。壳体400例如包括筒状部430及盖部440。筒状部430的两端为第一端410与第二端420。本实施例的筒状部430例如为圆筒,但不以此为限。盖部440设于筒状部430的第一端410,且形状对应于筒状部430,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的筒状部430为圆筒,而盖部440的形状为对应圆筒的圆形。上述的壳体400还具有邻近第一端410的入风口450及邻近第二端420的出风口460。入风口450可包括多个开孔,例如设于筒状部430且围绕投影镜头300的多个开孔431及/或包括设于盖部440的多个开孔441,图2的入风口450是以包括开孔431及开孔441为例。图2的开孔431、441是以圆孔呈现,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入风口450可仅包括开孔431或开孔441,此外,亦可包括邻近第一端410设置的其他形式的开孔,如条孔。出风口460例如包括设于筒状部430且围绕第二端420的多个开孔432,但不以此为限。开孔432的形式例如包括图2的圆孔或条孔。上述的第一散热元件500配置于壳体400内,每一个第一散热元件500包括第一板状部510、第二板状部520及第一鳍片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光源模块、光机模块、投影镜头、壳体及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其中: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发出照明光束;所述光机模块配置于所述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接收所述照明光束,并将所述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所述投影镜头配置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接收所述影像光束,并将所述影像光束投射至所述投影装置的外部;所述壳体容置所述光源模块、所述光机模块以及所述投影镜头,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影像光束从所述第一端投射至所述投影装置的外部,所述壳体还具有邻近所述第一端的入风口及邻近所述第二端的出风口;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配置于所述壳体内,每一个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包括第一板状部、第二板状部及第一鳍片部,所述第一板状部连接所述光源模块,所述第二板状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且与所述第一板状部之间存有夹角,所述第一鳍片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板状部,且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鳍片,所述多个第一鳍片排列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光源模块、光机模块、投影镜头、壳体及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其中: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发出照明光束;所述光机模块配置于所述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接收所述照明光束,并将所述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所述投影镜头配置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接收所述影像光束,并将所述影像光束投射至所述投影装置的外部;所述壳体容置所述光源模块、所述光机模块以及所述投影镜头,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影像光束从所述第一端投射至所述投影装置的外部,所述壳体还具有邻近所述第一端的入风口及邻近所述第二端的出风口;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配置于所述壳体内,每一个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元件包括第一板状部、第二板状部及第一鳍片部,所述第一板状部连接所述光源模块,所述第二板状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且与所述第一板状部之间存有夹角,所述第一鳍片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板状部,且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鳍片,所述多个第一鳍片排列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具有光轴,且所述多个第一鳍片包含多个片状鳍片及/或多个柱状鳍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片状鳍片沿着所述投影镜头的所述光轴的方向而延伸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其中所述多个片状鳍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投影镜头的所述光轴之间的夹角介于90°~180°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片状鳍片的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投影镜头的所述光轴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鳍片部系排列成使得所述多个第一鳍片邻近所述投影镜头而设置,且所述第二板状部定位于所述投影镜头与所述第一鳍片部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状部排列成使得所述多个第一鳍片邻近所述投影镜头而设置,且所述第一鳍片部定位于所述投影镜头与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的两端为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所述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光源组件,每一个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基板及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豪简暐珉林宗庆林仕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