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94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灯具,包括灯管壳体、设于所述灯管壳体一端的第一端壳,所述灯管壳体内安装有发光部,所述第一端壳包括壳身和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安装有蓄能电池,所述壳身上形成有容纳所述电池盒的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的后端与所述灯管壳体相连并安装有与所述发光部电连接的电极片,前端形成有可供所述电池盒伸入的开口,所述电池盒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壳身卡合连接,且所述蓄能电池的接口与所述电极片相抵触以使所述蓄能电池通过所述电极片对所述发光部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盒与灯管壳体卡合连接,使得电池盒可方便快捷的打开,方便电池更换,防止灯管缺电。

Portable lamps and lanter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灯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便携灯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应急灯体积大,不方便随身携带,为此技术人员设计出了一款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持LED灯管,该灯管可随身携带,且在电量用完时,通过充电头充电。然而,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若灯管中的电池缺电,并不能及时给电池充满电,从而影响使用体验。故,急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灯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灯具,可方便快捷的打开电池盒以更换电池,防止灯管缺电。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灯具,包括灯管壳体、设于所述灯管壳体一端的第一端壳,所述灯管壳体内安装有发光部,所述第一端壳包括壳身和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安装有蓄能电池,所述壳身上形成有容纳所述电池盒的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的后端与所述灯管壳体相连并安装有与所述发光部电连接的电极片,前端形成有可供所述电池盒伸入的开口,所述电池盒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壳身卡合连接,且所述蓄能电池的接口与所述电极片相抵触以使所述蓄能电池通过所述电极片对所述发光部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池盒与灯管壳体卡合连接,使得电池盒可方便快捷的打开,方便电池更换,防止灯管缺电。较佳地,所述壳身呈贯穿结构。较佳地,所述容纳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凹槽,所述电池盒的左右侧壁的前端上连接有与所述电池盒的外侧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的弹性卡臂,所述弹性卡臂的外侧凸设有与所述凹槽凹凸配合的卡台,所述弹性卡臂的末端和所述容纳腔的对应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卡扣配合的第一卡合组件。具体地,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的卡合槽和形成于所述弹性卡臂的末端并与所述卡合槽卡合的第一卡勾。具体地,所述卡台的外表面形成有若干防滑槽。较佳地,所述电池盒的上下两侧壁和所述容纳腔的上下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卡扣配合的第二卡合组件。具体地,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包括凸设于所述电池盒上侧壁后端的第二卡勾,以及形成于所述容纳腔上下内侧壁后端的卡边。较佳地,所述灯管壳体远离所述第一端壳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端壳,所述发光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壳和第二端壳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二端壳内安装有与所述发光部电连接并控制所述发光部工作的控制面板。较佳地,所述发光部包括LED灯板和控制LED灯板工作的控制电路。较佳地,所述蓄能电池为锂电池。较佳地,所述蓄能电池固定于所述电池盒内,且所述电池盒上设有对所述蓄能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较佳地,所述蓄能电池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电池盒内,且所述电池盒外设有与所述蓄能电池电连接以对所述蓄能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具体地,所述蓄能电池卡接于所述电池盒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便携灯具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便携灯具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便携灯具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所述第一端壳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所述第一端壳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便携灯具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灯具100,包括灯管壳体10、设于所述灯管壳体10一端的第一端壳20,所述灯管壳体10内安装有发光部30,所述第一端壳20包括壳身21和电池盒22,所述电池盒22内安装有蓄能电池221,所述壳身21上形成有容纳所述电池盒22的容纳腔211,且所述容纳腔211的后端与所述灯管壳体10相连并安装有与所述发光部30电连接的电极片222,所述容纳腔211的前端形成有可供所述电池盒22伸入的开口212,所述电池盒22从所述开口212伸入所述容纳腔211并与所述壳身21卡合连接,且所述蓄能电池221的接口与所述电极片222相抵触以使所述蓄能电池221通过所述电极片222对所述发光部30供电。其中,第一端壳20可以一体成型于灯管壳体10上,也可以固定于灯管壳体10。其中,所述壳身21呈贯穿结构。参考图4a至图5,所所述容纳腔21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开口212连通的凹槽213,所述电池盒22的左右侧壁的前端上连接有与所述电池盒22的外侧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的弹性卡臂41,所述弹性卡臂41的外侧凸设有与所述凹槽213凹凸配合的卡台411,所述弹性卡臂41的末端和所述容纳腔211的对应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卡扣配合的第一卡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211的内侧壁上的卡合槽421和形成于所述弹性卡臂411的末端并与所述卡合槽421卡合的第一卡勾422。参考图2至图4a,所述卡台411的外表面形成有若干防滑槽412。其中,所述壳身21与所述卡台411对接的外侧壁上也设有若干防滑槽。参考图4a和图4b,所述电池盒22的上下两侧壁和所述容纳腔211的上下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卡扣配合的第二卡合组件。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包括凸设于所述电池盒22上侧壁后端的第二卡勾431,以及形成于所述容纳腔211上下内侧壁后端的卡边432。参考图1和图2,所述灯管壳体10远离所述第一端壳2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端壳40,所述发光部30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壳20和第二端壳40之间。参考图2,所述第二端壳40内安装有与所述发光部30电连接并控制所述发光部30工作的控制面板51。参考图3和图5,所述发光部30包括LED灯板31和控制LED灯板31工作的控制电路32。控制面板51与控制电路32电连接并对所述控制电路32输出对应的控制命令,控制电路32依据控制命令控制LED灯板31工作,监控所述LED灯板31并向控制面板51输出对饮固定监测信号,控制面板51还接收所述控制电路32输出的监测信号并显示。其中,所述蓄能电池221为锂电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蓄能电池211卡接于所述电池盒22内,且所述电池盒22外设有与所述蓄能电池221电连接以对所述蓄能电池221充电的充电接口223。当便携灯具100电量不足时,可以直接通过充电接口223对发光部30供电或对蓄能电池211供电,也可以从左右两侧挤压弹性卡臂41,使得第一卡勾422脱离卡合槽421,然后微微上下摇晃电池盒22的同时将电池盒22向外拉出,使得第二卡勾431脱离卡边432,然后将电池盒22从壳身21上拆卸下来,更换电池或者直接更换电池盒,将具有新蓄能电池211的电池盒22插入容纳腔211内,卡台411与凹槽212凹凸配合,第一卡勾422与卡合槽421卡合连接,第二卡勾431与卡边432卡合,使得电池盒22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与壳身21卡合连接,使得电池盒22与电极片222电连接结构稳定,更换下来的电池盒22可直接通过充电接口223充电。当然,蓄能电池21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池盒22内,或者固定于所述电池盒22内。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灯具,包括灯管壳体、设于所述灯管壳体一端的第一端壳,所述灯管壳体内安装有发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壳包括壳身和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安装有蓄能电池,所述壳身上形成有容纳所述电池盒的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的后端与所述灯管壳体相连并安装有与所述发光部电连接的电极片,前端形成有可供所述电池盒伸入的开口,所述电池盒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壳身卡合连接,且所述蓄能电池的接口与所述电极片相抵触以使所述蓄能电池通过所述电极片对所述发光部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灯具,包括灯管壳体、设于所述灯管壳体一端的第一端壳,所述灯管壳体内安装有发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壳包括壳身和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安装有蓄能电池,所述壳身上形成有容纳所述电池盒的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的后端与所述灯管壳体相连并安装有与所述发光部电连接的电极片,前端形成有可供所述电池盒伸入的开口,所述电池盒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壳身卡合连接,且所述蓄能电池的接口与所述电极片相抵触以使所述蓄能电池通过所述电极片对所述发光部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身呈贯穿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凹槽,所述电池盒的左右侧壁的前端上连接有与所述电池盒的外侧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的弹性卡臂,所述弹性卡臂的外侧凸设有与所述凹槽凹凸配合的卡台,所述弹性卡臂的末端和所述容纳腔的对应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卡扣配合的第一卡合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灯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一志范华茂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类行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