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52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在蝶阀本体内设有贯穿其内部的阀杆,阀杆的一端与手柄对应连接,阀杆的另一端与蝶阀板对应连接,蝶阀板设置在蝶阀本体的内部,在阀杆的外壁对应套接有上轴套和下轴套,上轴套设置在阀杆与蝶阀板的上部连接处,下轴套设置在阀杆与蝶阀板的下部连接处,在蝶阀本体与蝶阀板之间的间隙处对应设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的上端与上轴套的外壁对应连接,密封垫圈的下端与下轴套的外壁对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轴套O型圈、下轴套O型圈、密封垫圈、上阀杆O型圈、下阀杆O型圈增加了关联部位的配合密封,能有效的保证介质在通过或截断时,介质完全不会泄露且不会与中间的阀杆(金属件)接触导致腐蚀损坏。

A better sealing butterfl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
技术介绍
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的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蝶阀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材料耗用省、安装尺寸小、驱动力矩小、操作简便、迅速,并且还可以同时具有良好的流量调节功能和关闭密封特性,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阀门品种之一,蝶阀的使用非常广泛,其使用的品种和数量仍在继续扩大,并向高温、高压、大口径、高密封性、长寿命、优良的调节特性,以及一阀多功能发展,其可靠性及其他性能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蝶阀的结构原理尤其适合制作大口径阀门,常用的蝶阀有对夹式蝶阀和法兰式蝶阀两种。对夹式蝶阀是用双头螺栓将阀门连接在两管道法兰之间,法兰式蝶阀是阀门上带有法兰,用螺栓将阀门上两端法兰连接在管道法兰上使用过程。现市场上现有蝶阀结构,只由阀杆、蝶阀板、密封垫圈相互组合形成密封,此机构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阀杆与阀板、蝶阀本体配合处会泄漏,在酸碱腐蚀的介质环境下,金属阀杆会被腐蚀;在解决阀板与密封垫圈的紧配时又会导致开关不到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包括蝶阀本体,在所述蝶阀本体内设有贯穿其内部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与手柄对应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与蝶阀板对应连接,所述蝶阀板设置在蝶阀本体的内部,在所述阀杆的外壁对应套接有上轴套和下轴套,所述上轴套设置在阀杆与蝶阀板的上部连接处,所述下轴套设置在阀杆与蝶阀板的下部连接处,在所述蝶阀本体与蝶阀板之间的间隙处对应设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上端与上轴套的外壁对应连接,所述密封垫圈的下端与下轴套的外壁对应连接。在所述上轴套与阀杆的连接处对应设有上阀杆O型圈,在所述下轴套与阀杆的连接处对应设有下阀杆O型圈。在所述阀杆的外壁还对应套接有顶部轴套,所述顶部轴套的下部与上轴套的顶部对应连接,所述顶部轴套的顶部与手柄的对应连接。在所述上轴套的外壁对应设有上轴套O型圈,在所述下轴套的外壁对应设有下轴套O型圈。所述上轴套O型圈包括设置在上轴套与蝶阀本体之间的第一上轴套O型圈和设置在上轴套与蝶阀板之间的第二上轴套O型圈;所述下轴套O型圈包括设置在下轴套与蝶阀本体的之间的第一下轴套O型圈和设置在下轴套与蝶阀本体之间的第二下轴套O型圈。所述手柄与阀杆通过固定螺丝对应可拆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通过上轴套、下轴套及上轴套O型圈、下轴套O型圈、密封垫圈、上阀杆O型圈、下阀杆O型圈增加了关联部位的配合密封,能有效的保证介质在通过或截断时,介质完全不会泄露且不会与中间的阀杆(金属件)接触导致腐蚀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蝶阀板周边的结构详图。图中:1为阀杆,21为上阀杆O型圈,22为下阀杆O型圈,3为上轴套,4为下轴套,5为顶部轴套,61为上轴套O型圈,611为第一上轴套O型圈,612为第二上轴套O型圈,62为下轴套O型圈,621为第一下轴套O型圈,622为第二下轴套O型圈,7为蝶阀本体,8为蝶阀板,9为密封垫圈,10为手柄,11为固定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包括蝶阀本体7,在所述蝶阀本体7内设有贯穿其内部的阀杆1,所述阀杆1的一端与手柄10对应连接,所述阀杆1的另一端与蝶阀板8对应连接,所述蝶阀板8设置在蝶阀本体7的内部。所述手柄10与阀杆1通过固定螺丝11对应可拆连接。在实际应用时,握住手柄10的握把进行旋转,蝶阀板在阀杆的带动下在蝶阀本体内旋转,从而控制管路的启闭,本申请中,蝶阀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其他相关配套零部件的结构及连接方式均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如下所述。在所述阀杆1的外壁对应套接有上轴套3和下轴套4,所述上轴套3设置在阀杆1与蝶阀板8的上部连接处,所述下轴套4设置在阀杆1与蝶阀板8的下部连接处,在所述蝶阀本体7与蝶阀板8之间的间隙处对应设有密封垫圈9,所述密封垫圈9的上端与上轴套3的外壁对应连接,所述密封垫圈9的下端与下轴套4的外壁对应连接。密封垫圈分别与上轴套、下轴套、蝶阀本体、蝶阀板形成密封,蝶阀在打开关闭过程中,因为蝶阀板与蝶阀垫圈的配合相互之间保证密封,所以杜绝了蝶阀垫圈和蝶阀本体之间的泄漏。通过阀杆与蝶阀本体、蝶阀板、密封垫圈的配合,改善蝶阀的泄漏隐患,提升蝶阀的开关扭力以及保证开关到位。在所述上轴套3与阀杆1的连接处对应设有上阀杆O型圈21,在所述下轴套4与阀杆1的连接处对应设有下阀杆O型圈22。所述上阀杆O型圈21保证了上轴套3与阀杆1之间的密封性,下阀杆O型圈22保证了下轴套4与阀杆1之间的密封性。因为蝶阀板与上轴套、下轴套以及轴套O型圈相互形成密封闭环,因此杜绝了介质向阀杆泄漏。在所述阀杆1的外壁还对应套接有顶部轴套5,所述顶部轴套5的下部与上轴套3的顶部对应连接,所述顶部轴套5的顶部与手柄10的对应连接。在所述上轴套3的外壁对应设有上轴套O型圈61,在所述下轴套4的外壁对应设有下轴套O型圈62。通过上轴套O型圈61和下轴套O型圈62增加了上轴套3和下轴套4外壁的密闭程度,保证介质不会外逸。所述上轴套O型圈61包括设置在上轴套3与蝶阀本体7之间的第一上轴套O型圈611和设置在上轴套3与蝶阀板8之间的第二上轴套O型圈612;第一上轴套O型圈611和第二上轴套O型圈分别保证了上轴套与蝶阀本体和蝶阀板之间的密封性。所述下轴套O型圈62包括设置在下轴套4与蝶阀本体7的之间的第一下轴套O型圈621和设置在下轴套4与蝶阀本体7之间的第二下轴套O型圈622。第一下轴套O型圈621和第二下轴套O型圈622分别保证了下轴套与蝶阀本体和蝶阀本体7之间密封性。本专利技术申请通过在蝶阀内设置的上阀杆O型圈、下阀杆O型圈、上轴套O型圈、第一上轴套O型圈、第二上轴套O型圈、下轴套O型圈、第一下轴套O型圈、第二下轴套O型圈组成密封结构,能有效的保证介质在本申请的蝶阀内部通过或截断时,介质完全不会泄露且不会与中间的阀杆(一般为金属件)接触导致腐蚀损坏;且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本申请的防渗效果。依据GB27726-2011对本申请的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进行了壳体耐内压试验,在室温下,试验水压分别为3.4Mpa、1.55Mpa、1.15Mpa的情况,试验时间为15秒-1小时,试验结果表明,本申请的密封性较好的蝶阀在阀门半开、阀门关闭等情况下都不会发生介质泄漏。尽管已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包括蝶阀本体(7),在所述蝶阀本体(7)内设有贯穿其内部的阀杆(1),所述阀杆(1)的一端与手柄(10)对应连接,所述阀杆(1)的另一端与蝶阀板(8)对应连接,所述蝶阀板(8)设置在蝶阀本体(7)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杆(1)的外壁对应套接有上轴套(3)和下轴套(4),所述上轴套(3)设置在阀杆(1)与蝶阀板(8)的上部连接处,所述下轴套(4)设置在阀杆(1)与蝶阀板(8)的下部连接处,在所述蝶阀本体(7)与蝶阀板(8)之间的间隙处对应设有密封垫圈(9),所述密封垫圈(9)的上端与上轴套(3)的外壁对应连接,所述密封垫圈(9)的下端与下轴套(4)的外壁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包括蝶阀本体(7),在所述蝶阀本体(7)内设有贯穿其内部的阀杆(1),所述阀杆(1)的一端与手柄(10)对应连接,所述阀杆(1)的另一端与蝶阀板(8)对应连接,所述蝶阀板(8)设置在蝶阀本体(7)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杆(1)的外壁对应套接有上轴套(3)和下轴套(4),所述上轴套(3)设置在阀杆(1)与蝶阀板(8)的上部连接处,所述下轴套(4)设置在阀杆(1)与蝶阀板(8)的下部连接处,在所述蝶阀本体(7)与蝶阀板(8)之间的间隙处对应设有密封垫圈(9),所述密封垫圈(9)的上端与上轴套(3)的外壁对应连接,所述密封垫圈(9)的下端与下轴套(4)的外壁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轴套(3)与阀杆(1)的连接处对应设有上阀杆O型圈(21),在所述下轴套(4)与阀杆(1)的连接处对应设有下阀杆O型圈(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平梁才郑兵炉贾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恒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