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结构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47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座结构及风扇,包括主体部分,底座结构还包括:第一部件,第一部件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主体部分上,第一部件上设有第一开孔,第一开孔的延伸方向与预定轴线的方向相同;第二部件,第二部件相对与主体部分固定地设置,第二部件的至少部分穿设在第一开孔内,以使第一部件绕所示第二部件转动;其中,第二部件上设有用于使导线穿过的第二开孔,第二开孔贯通第二部件的上下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底座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的导线因暴露在外部而容易受损的问题。

Base structure and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座结构及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座结构及风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摇头功能风扇,由于受到摇头结构的影响,导线无法设置在机身内部,现有的风扇的机头导线大多暴露在机身外部,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导线容易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结构及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的导线暴露在外部而容易受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底座结构,包括主体部分,底座结构还包括:第一部件,第一部件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主体部分上,第一部件上设有第一开孔,第一开孔的延伸方向与预定轴线的方向相同;第二部件,第二部件相对与主体部分固定地设置,第二部件的至少部分穿设在第一开孔内,以使第一部件绕所示第二部件转动;其中,第二部件上设有用于使导线穿过的第二开孔,第二开孔贯通第二部件的上下两端。进一步地,第一开孔贯通第一部件的上下两端,第二部件的长度小于第一部件的长度,以使导线依次通过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穿设到主体部分内。进一步地,主体部分内部设有穿线腔,穿线腔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部件的底部,穿线腔与第二开孔连通,以使导线通过第二开孔穿设到穿线腔内。进一步地,主体部分上设有接线口,接线口将穿线腔与主体部分的外部空间连通,以使导线通过接线口伸出到主体部分的外部。进一步地,底座结构还包括:第三部件,第三部件的至少部分为管状结构,第三部件安装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第三部件与第一部件和/或第二部件可转动地配合。进一步地,底座结构还包括:轴承组件,轴承组件安装在第三部件与第一部件之间;和/或,轴承组件安装在第三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进一步地,第三部件与第一部件固定连接,第三部件与第二部件可转动地配合;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均安装在第三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底座结构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插孔;第二部件上设有插设段和第一凸缘,插设段插设在插孔内,第一凸缘与支撑板的板面相抵接,第二部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底座结构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第一部件驱动连接,以通过驱动部件驱动第一部件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机头和底座结构,底座结构为上述的底座结构,底座结构的第一部件与机头连接,以通过第一部件相对于底座结构的主体部分转动,带动机头转动;其中,机头的导线经第二开孔穿设到主体部分的内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底座结构包括主体部分,底座结构还包括:第一部件,第一部件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主体部分上,第一部件上设有第一开孔,第一开孔的延伸方向与预定轴线的方向相同;第二部件,第二部件相对与主体部分固定地设置,第二部件的至少部分穿设在第一开孔内,以使第一部件绕所示第二部件转动;其中,第二部件上设有用于使导线穿过的第二开孔,第二开孔贯通第二部件的上下两端。这样,通过第一部件相对主体部分转动,从而带动机头转动,机头的导线可通过设置在第二部件上的第二开孔穿设到底座结构的主体部分内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的导线暴露在外部而容易受损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结构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结构的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结构的实施例的第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结构的实施例的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主体部分;11、盖板;111、通孔;12、底盘;13、穿线腔;2、第一部件;21、第二凸缘;3、第二部件;31、插设段;32、第一凸缘;4、第三部件;5、轴承组件;51、第一轴承;52、第二轴承;6、支撑板;7、驱动部件;71、驱动电机;72、第一驱动齿轮;73、第二驱动齿轮;8、机头;9、导线;10、垫片。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请参考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座结构,包括主体部分1,底座结构还包括:第一部件2,第一部件2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主体部分1上,第一部件2上设有第一开孔,第一开孔的延伸方向与预定轴线的方向相同;第二部件3,第二部件3相对与主体部分1固定地设置,第二部件3的至少部分穿设在第一开孔内,以使第一部件2绕所示第二部件3转动;其中,第二部件3上设有用于使导线9穿过的第二开孔,第二开孔贯通第二部件3的上下两端。这样,通过第一部件2相对主体部分1转动,从而带动机头8转动,机头8的导线9可通过设置在第二部件3上的第二开孔穿设到底座结构的主体部分1内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的导线暴露在外部而容易受损的问题。具体地,第一开孔贯通第一部件2的上下两端,第二部件3的长度小于第一部件2的长度,以使导线9依次通过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穿设到主体部分1内。这样,导线从第一部件2顶部穿入第一开孔后,通过第二开孔从第二部件3底部穿出,完成导线在底座结构内部的走线。如图2所示,主体部分1内部设有穿线腔13,穿线腔1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部件3的底部,穿线腔13与第二开孔连通,以使导线9通过第二开孔穿设到穿线腔13内。由于风扇摇头工作时导线9可能同时发生转动或抽动,导线9从第二部件3底部穿出后,在穿线腔13内可以有充足的位置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节,避免导线9因为活动受限而被折断或拉断。具体地,主体部分1上设有接线口,接线口将穿线腔13与主体部分1的外部空间连通,以使导线9通过接线口伸出到主体部分1的外部。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结构还包括:第三部件4,第三部件4的至少部分为管状结构,第三部件4安装在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3之间;第三部件4与第一部件2和/或第二部件3可转动地配合。通过在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3之间设置第三部件4,可方便地控制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第三部件4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提高配合精度,保证第一部件2转动的平稳性。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第一部件2转动更顺畅,底座结构还包括:轴承组件5,轴承组件5安装在第三部件4与第一部件2之间;和/或,轴承组件5安装在第三部件4与第二部件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部件4与第一部件2固定连接,第三部件4与第二部件3可转动地配合;轴承组件5包括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第一轴承51均安装在第三部件4与第二部件3之间,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间隔设置。具体地,底座结构还包括支撑板6,支撑板6上设有插孔;第二部件3上设有插设段31和第一凸缘32,插设段31插设在插孔内,第一凸缘32与支撑板6的板面相抵接,第二部件3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保证第二部件3与支撑板6之间稳定地连接,避免第二部件3发生晃动。具体地,底座结构还包括驱动部件7,驱动部件7与第一部件2驱动连接,以通过驱动部件7驱动第一部件2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7包括:驱动电机71;第一驱动齿轮72,第一驱动齿轮72与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驱动齿轮73,第二驱动齿轮73与第一驱动齿轮72啮合;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座结构,包括主体部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还包括:第一部件(2),所述第一部件(2)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1)上,所述第一部件(2)上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相同;第二部件(3),所述第二部件(3)相对与所述主体部分(1)固定地设置,所述第二部件(3)的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第一开孔内,以使所述第一部件(2)绕所示第二部件(3)转动;其中,所述第二部件(3)上设有用于使导线(9)穿过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贯通所述第二部件(3)的上下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座结构,包括主体部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还包括:第一部件(2),所述第一部件(2)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1)上,所述第一部件(2)上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相同;第二部件(3),所述第二部件(3)相对与所述主体部分(1)固定地设置,所述第二部件(3)的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第一开孔内,以使所述第一部件(2)绕所示第二部件(3)转动;其中,所述第二部件(3)上设有用于使导线(9)穿过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贯通所述第二部件(3)的上下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贯通所述第一部件(2)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部件(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部件(2)的长度,以使所述导线(9)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穿设到所述主体部分(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1)内部设有穿线腔(13),所述穿线腔(1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件(3)的底部,所述穿线腔(13)与所述第二开孔连通,以使所述导线(9)通过所述第二开孔穿设到所述穿线腔(1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1)上设有接线口,所述接线口将所述穿线腔(13)与所述主体部分(1)的外部空间连通,以使所述导线(9)通过所述接线口伸出到所述主体部分(1)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还包括:第三部件(4),所述第三部件(4)的至少部分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三部件(4)安装在所述第一部件(2)与所述第二部件(3)之间;所述第三部件(4)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利陈宇强张晓泉肖鸿亮袁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