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油组件、压缩机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846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挡油组件、压缩机及空调系统,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冷媒含油量较大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油气分离件和第二油气分离件,其中第一油气分离件的内壁设有油气分离轨道,以允许自压缩机泵体内排出的油气混合物进入第一油气分离件并经油气分离轨道实现冷媒和冷冻油的一次分离;第二油气分离件与第一油气分离件相连通设置,第二油气分离件允许经过第一油气分离件进行一次分离后的油气混合物进入以实现冷媒和冷冻油的二次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延长了冷媒和冷冻油的分离路径,使得冷媒和冷冻油的油气混合物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分离;从而能够有效实现冷媒和冷冻油的完全分离,降低冷媒中冷冻油的含量。

A Kind of Oil Retaining Component,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油组件、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挡油组件、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压缩为高压气体的设备,它能够将低压气体经进气管吸入压缩机泵体,并在曲轴的转动下于压缩机泵体内将低压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后从压缩机泵体的排气口排出,然后从压缩机排气管排出压缩机后进入换热系统。然而,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油会附着在冷媒中并会随冷媒被携带至压缩机上腔,从排气管排出进入换热系统,导致冷媒中含油量较高,一方面导致压缩机内冷冻油减少,造成压缩机内部零部件之间润滑不良;另一方面,在空调系统中,冷媒中的冷冻油会导致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较低,导致空调系统的性能较低。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压缩机上腔设置与转子组件相连接的挡油帽来实现挡油,利用挡油帽随转子组件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实现冷冻油和冷媒的分离,以防止过多的冷冻油随冷媒进入空调系统,但是,由于挡油帽中开设有环形开口,而且挡油帽的设置使得携带冷冻油的冷媒自压缩机泵体的排气口至压缩机上盖之间的分离路径较短,导致冷媒与冷冻油的分离效果不佳,最终进入空调系统的冷媒仍携带有大量的冷冻油。另外,现有的压缩机内部结构导致分离后的冷冻油通常附着在压缩机内部,然后慢慢回落至油池,无法实现有效的回油。另外,现有的压缩机壳体通常采用单壳体结构,单壳体无法充分的隔绝压缩机内部泵体与电机产生的摩擦声或电磁音,导致压缩机的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油组件、压缩机及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冷媒含油量较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挡油组件,包括第一油气分离件和第二油气分离件,其中,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的内壁设有油气分离轨道,以允许自压缩机泵体内排出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并经所述油气分离轨道实现冷媒和冷冻油的一次分离;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允许经过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进行一次分离后的油气混合物进入以实现冷媒和冷冻油的二次分离。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和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设置在压缩机壳体的上部靠近压缩机上盖位置,并且,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与所述压缩机壳体相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包括下分离件和上分离件,所述下分离件和所述上分离件的开口端相向设置以使所述下分离件内部能够与所述上分离件内部相连通。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气分离轨道为分别沿所述上分离件和下分离件内壁设置的螺纹轨道结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分离件和所述上分离件分别呈碗状结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下分离件与其开口端相对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能够使所述下分离件与压缩机泵体的排气口之间实现连通,并在所述压缩机泵体的排气口与所述下分离件之间产生气压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上分离件与其开口端相对的顶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使所述上分离件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实现连通。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一子通孔以及围绕所述第一子通孔的中心且与所述第一子通孔的中心等距设置的多个第二子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子通孔的孔径不大于压缩机上盖的排气管的管径;与所述多个第二子通孔相内切的圆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的外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通过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的顶部,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的侧壁呈自上而下内径逐渐减小的方式设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使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的上分离件实现连通。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的横截面为圆形、菱形或方型。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压缩机壳体,所述压缩机壳体包括内壳体、外壳体以及位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壳体间隙,所述壳体间隙允许经过分离后的冷冻油回油至油池。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固定至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其中,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的上分离件的外边缘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上端面上。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壳体的高度,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通过焊接点焊接,所述外壳体的上端与压缩机上盖相连接;所述外壳体的下端与压缩机下盖相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所述的挡油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所述的压缩机。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挡油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挡油组件包括第一油气分离件和第二油气分离件,在第一油气分离件内壁设有油气分离轨道,从而在自压缩机泵体内排出的油气混合物进入第一油气分离件并经油气分离轨道实现冷媒和冷冻油的一次分离,通过增加油气分离轨道,进而延长了冷媒和冷冻油的分离路径,使得冷媒和冷冻油的油气混合物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分离;通过设置与第一油气分离件相连通的第二油气分离件,以便使经过一次分离后的油气混合物能够进入第二油气分离件进行第二次分离,从而使得包含冷媒和冷冻油的油气混合物能够有效实现冷媒和冷冻油的完全分离,降低冷媒中冷冻油的含量。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挡油组件中第二油气分离件的侧壁呈自上而下内径逐渐减小的方式设置,如此可以使第二油气分离件的侧壁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一方面使得油气混合物经过第二油气分离件时实现分流和导向,让排出的气体冷媒和冷冻油实现完全分离,另一方面在压缩机停机时便于滴落在第二油气分离件上的冷冻油的滑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包括压缩机壳体,压缩机壳体包括内壳体、外壳体以及位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回油通道,从而使得经过二次分离后的冷冻油可以自动通过回油通道回油至油池。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采用包括内外壳体的双壳体结构,在压缩机壳体与压缩机上盖、压缩机下盖以及挡油组件密封后能够各自形成空腔,降低了泵体旋转和电机运行产生的声音,减小压缩机的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油组件中下分离件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油组件中上分离件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油组件中第二油气分离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压缩机壳体;11-下分离件;12-上分离件;13-第二油气分离件;14-第一油气分离件;101-外壳体;102-内壳体;103-壳体间隙;111-油气分离轨道;112-第一通孔;120-第二通孔;121-第一子通孔;122-第二子通孔;131-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说明书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气分离件(14)和第二油气分离件(13),其中,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14)的内壁设有油气分离轨道(111),以允许自压缩机泵体内排出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14)并经所述油气分离轨道(111)实现冷媒和冷冻油的一次分离;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13)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14)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13)允许经过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14)进行一次分离后的油气混合物进入以实现冷媒和冷冻油的二次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气分离件(14)和第二油气分离件(13),其中,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14)的内壁设有油气分离轨道(111),以允许自压缩机泵体内排出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14)并经所述油气分离轨道(111)实现冷媒和冷冻油的一次分离;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13)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14)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13)允许经过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14)进行一次分离后的油气混合物进入以实现冷媒和冷冻油的二次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14)和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13)设置在压缩机壳体(10)的上部靠近压缩机上盖位置,并且,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14)与所述压缩机壳体(1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件(14)包括下分离件(11)和上分离件(12),所述下分离件(11)和所述上分离件(12)的开口端相向设置以使所述下分离件(11)内部能够与所述上分离件(12)内部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轨道(111)为分别沿所述上分离件(12)和下分离件(11)内壁设置的螺纹轨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离件(11)和所述上分离件(12)分别呈碗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分离件(11)与其开口端相对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2)能够使所述下分离件(11)与压缩机泵体的排气口之间实现连通,并在所述压缩机泵体的排气口与所述下分离件(11)之间产生气压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分离件(12)与其开口端相对的顶部设有第二通孔(120),所述第二通孔(120)使所述上分离件(12)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件(13)实现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国嘉蓝榕江陈恩峥梁永达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