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槽系统的进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845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出槽系统的进出料装置,进出料装置设置在进出料区a,在所述进出料区a设置进出料转臂,进出料转臂包括横向臂和设置在横向臂一端的转臂机械手,在转臂机械手上设置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出料转臂上设置转臂机械手,转臂机械手抓起AGV小车上的阴极板,进出料转臂旋转带动转臂机械手旋转至待进槽区,转臂机械手将阴极板置于第一输送架的第一输送链上;随后进出料转臂回转一定角度在出料钝化区的钝化槽内取出满布锰的阴极板,再回转至AGV车上方,将满布锰的阴极板放在AGV车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一套进出料转臂完成了电解前的空阴极板和满布锰的阴极板在同一辆AGV车内的进出转换,结构简单,有效节约制造成本。

Inlet and Outlet Device of Inlet and Outlet Tank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出槽系统的进出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解锰自动化生产
,尤其是一种锰电解槽内的阴极板的进出槽系统的进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电解锰的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制液、电解和成品处理三大部分,具体分为:浸出、氧化除铁、中和、固液分离、硫化除重金属、电解、剥离、粉碎、漂洗脱酸、干燥和计量包装。一般电解反应开始18h后,阴极板上的锰含量就可以达到96%,为了配合昼夜工作时间,目前电解时间一般设定为24h。电解结束后需要将生满布锰的阴极板从电解槽中取出,因此每天都需要完成生产线上所有槽位的阴极板的更换工作,更换阴极板的时间越快,生产效率越高,耗能越小。按照目前的生产工艺最理想的换槽时间需要控制在4h内,大多数生产车间还在采用半自动的进出槽方式,通过阴极板抓取装置取出电解槽内的阴极板,再由工人一片片放入阴极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电解现场酸雾缭绕,工作环境差,严重影响劳动者健康。中国专利ZL2016209311852公开了一种金属电解锰阴极板自动进出槽系统,该装置的进料输送台、出料输送台分别与槽前输送台、槽后输送台相互垂直设置,在槽前输送台和槽后输送台上设置位移大车和阴极板抓放装置。该装置已经可以实现阴极板的自动进出槽,但是该装置以每个电解槽的槽位作为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需要进入两个阴极板抓放装置,一个完成取出阴极板的工作,取完后运输至出料输送台,另一个从进料输送台抓取阴极板后,输送至电解槽上方完成插入的工作。一方面,两次阴极板抓放装置的抓放间隔时间长,空槽时间(拿出旧极板后直至新极板放入的时间)大约为27s,空槽时间长,由于空槽时仍在消耗电能,因此耗能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每个阴极板抓放装置进入生产线后没有回转空间,每次只进行一项工作(抓取或放下阴极板),因此工作效率低。另外因为每套阴极板抓放装置都是独立工作的,因此都需要单独配备自己的定位装置,增加了整套系统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中电解槽空槽时间长、能耗大、设备工作效率低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进出槽系统的进出料装置,配合进出槽系统进行高效进出料作业,结构简单,有效节约制造成本。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进出槽系统的进出料装置,进出料装置设置在进出料区a,在所述进出料区a设置进出料转臂,进出料转臂包括横向臂和设置在横向臂一端的转臂机械手,在转臂机械手上设置升降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转臂机械手和横向臂之间设置伸缩臂。进出料转臂通过悬挂臂悬挂设置在大车主梁上,在悬挂臂的端部竖直设置旋转臂,横向臂设置在旋转臂上。在旋转臂和横向臂之间倾斜设置支撑臂。在厂区内设置若干智能AGV小车,AGV小车用于送入和送出阴极板的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在进出料转臂上设置转臂机械手,转臂机械手抓起AGV小车上的阴极板,进出料转臂旋转带动转臂机械手旋转至待进槽区,转臂机械手将阴极板置于第一输送架的第一输送链上;随后进出料转臂回转一定角度在出料钝化区的钝化槽内取出满布锰的阴极板,再回转至AGV车上方,将满布锰的阴极板放在AGV车内;本技术使用一套进出料转臂完成了电解前的空阴极板和满布锰的阴极板在同一辆AGV车内的进出转换,结构简单,有效节约制造成本。在厂区内设置若干智能AGV小车,AGV小车实现送入和送出阴极板8的功能,根据小车的速度确定小车使用的数量。AGV小车在输送空的紧密排列的阴极板8进入进出料区a之后,原地等待机械手的动作直至小车上放入满布锰的紧密排列的阴极板8才离开,因此每一辆AGV小车一直是满载状态,在一个行程内既完成了极板的送入,又完成了极板的送出,提高AGV小车的利用率,延长了AGV小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图2中D部的放大图。图5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6为图5中E部的放大图。图7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图8为图2中C部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进出料转臂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3中F部的放大图。图中:1、大车主梁;2、进出料转臂;3、钝化槽;4、分板装置;5、电解槽组;6、机械手;7、定位装置;8、阴极板;9、大梁;10、环形轨道;11、主梁驱动装置;12、横梁;13、支撑臂;14、拨盘;15、第一主动链轮;16、第一输送架;17、第一输送链;18、旋转臂;19、上凸台;20、第二主动链轮;21、第二输送架;22、第二输送链;23、分板驱动装置;24、轴承;25、升降机构;26、伸缩臂;27、悬吊导管;28、平移驱动装置;29、吊杆;30、转臂机械手;31、悬挂臂;32、横向臂;a、进出料区;b、待进槽区;c、进出槽工作区;d、出料钝化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说明,在图1、图2、图3中标示有XYZ直角坐标系,X轴方向为大车主梁1的长度方向,Z轴为竖直轴,X轴、Y轴、Z轴方向相互正交。如图2所述,本技术的进出槽系统环形布置四个工作区,沿着逆时针方向分别为进出料区a、待进槽区b、进出槽工作区c和出料钝化区d,本实施例中环形轨道10大致为圆角矩形形状,其中待进槽区b、进出槽工作区c分别位于矩形的两条长边上,两条长边大部分位于电解槽组5的上方,长边的一端延长超出电解槽组5的短边上设置出料钝化区d,在出料钝化区d与待进槽区b之间设置有进出料区a。实际工作时在进出料区a完成空的阴极板的进入和满布锰的阴极板的离开,在待进槽区b完成阴极板的分板,在进出槽工作区c完成空的阴极板进槽和满布锰的阴极板出槽,在出料钝化区d完成满布锰的阴极板的钝化。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四个工作区的上方设置大车主梁1,两根大车主梁1沿X轴方向平行设置,两端可平移的设置在沿Y轴方向的大梁9上,大车主梁1通过大梁9上的主梁驱动装置11驱动可沿着Y轴方向移动。在两根大车主梁1之间正交设置若干沿Y轴方向的平行的横梁12,双圈环形轨道10通过立柱悬挂设置在横梁12上。本实施例中具有两条平行的长边,其中一条长边位于电解槽组5的上方。本技术的待进槽区b如图1、图2所示,待进槽区b位于环形轨道10一条长边的下方,如图5、图6所示,待进槽区b的分板装置4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6和第二输送架21之间,用于将紧密排列的阴极板8分开等距离排列,使排列间距与电解槽中阴极板8的间距相同,本实施例的间距为65mm,在第一输送架16上朝向输送方向的前部设置第一主动链轮15,另一端设置第一从动链轮,在第一主动链轮15和第一从动链轮上套设第一输送链17。在第一主动链轮15的前部设置圆形锯齿状拨盘14,拨盘14的齿数为6~20个。在拨盘14的中心位置设置轴承24,拨盘14通过链条与第一主动链轮15连接,第一主动链轮15由分板驱动装置23驱动转动。拨盘14的前部靠近第二输送架21,在第二输送架21上靠近拨盘14的端部设置第二主动链轮20,在第二输送架21的另一端设置第二从动链轮,在第二主动链轮20和第二从动链轮上套设第二输送链22。第二输送链22的节距大于第一输送链17的节距,链节上相邻的上凸台19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利用该间距悬挂设置阴极板8,相邻上凸台19的间距与拨盘14的齿间距相匹配,上凸台19可以用于固定阴极板8的位置,控制间距与在隔膜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出槽系统的进出料装置,进出料装置设置在进出料区(a),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出料区(a)设置进出料转臂(2),进出料转臂(2)包括横向臂(32)和设置在横向臂(32)一端的转臂机械手(30),在转臂机械手(30)上设置升降机构(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出槽系统的进出料装置,进出料装置设置在进出料区(a),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出料区(a)设置进出料转臂(2),进出料转臂(2)包括横向臂(32)和设置在横向臂(32)一端的转臂机械手(30),在转臂机械手(30)上设置升降机构(2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槽系统的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臂机械手(30)和横向臂(32)之间设置伸缩臂(26)。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槽系统的进出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晨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