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膜分离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35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分离油水分离器,包括:矩体型容器,所述矩体型容器包括上层、下层和中间夹层。油水混合入口,所述油水混合入口设置在所述矩体型容器上层的一端,所述油水混合入口连通一S型管道,水平铺设在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上层,所述S型管道的终点设置一轻相出口;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下层包括中空壳型管道,水平铺设在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下层,所述中空壳型管道一端设置一重相出口;其中间夹层包括油水分离膜,水平设置在所述中间夹层,通过一不锈钢网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膜分离油水分离器,具有灵活性强,抗污染,无能耗,效率高,膜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同时,结构简单,处理连续性强,易于工业化。

Membrane separator for oil and water s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分离油水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油水分离
,特别涉及一种膜分离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当今,在石油、化工、钢铁、焦化、家电、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凡是直接与油类接触的用水都含有油,含油废水将会对土壤,植物和水体造成巨大的危害。为了有效处理含油废水,传统分离技术通常需辅助絮凝、电解等破乳过程,其操作程序繁琐且能耗较大,效率低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膜分离油水分离器,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油水分离技术操作程序繁琐且能耗较大,效率低而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膜分离油水分离器,包括:矩体型容器,所述矩体型容器包括3层:分别为上层、下层和中间夹层,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上层包括:油水混合入口,所述油水混合入口设置在所述矩体型容器上层的一端,所述油水混合入口连通一S型管道,所述S型管道水平铺设在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上层,所述S型管道的终点设置一轻相出口,所述轻相出口与所述S型管道连通;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下层包括中空壳型管道,所述中空壳型管道水平铺设在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下层,所述中空壳型管道一端设置一重相出口,所述重相出口与所述中空壳型管道连通;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中间夹层包括油水分离膜,所述油水分离膜水平设置在所述中间夹层,通过一与所述矩体型容器内壁固定连接的不锈钢网支撑。其中,所述矩体型容器设置成各层可分离结构,其上、下两层通过螺栓连接。其中,所述矩体型容器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聚氯乙烯。其中,所述油水分离膜包括:pH调节特殊润湿性的油水分离材料和制备膜,所述pH调节特殊润湿性的油水分离材料为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与钛氧化物-有机配合物溶胶混合后的复合材料,所述制备膜的聚合物材料为聚酯纤维。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膜分离油水分离器,通过采用pH响应可切换湿润性油水分离膜,可用于不同条件,不同pH,分离不同类型的油水混合物,具有灵活性强,抗污染,无能耗,油水分离高效,膜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分离膜以聚酯纤维织物网为基材,有效的克服了现有分离膜不耐压,力学性能差的缺点。同时,采用油水混合物与分离膜水平平行通入的方式,避免了液体对分离膜的直接冲压,只依靠液体自身的重力进行膜分离过程,从而保证了分离膜的分离性能,并避免了分离膜的过度承压。另外,本技术的膜分离油水分离器能够进行连续的油水分离处理,待处理油水混合物源源不断地从入口进入膜分离油水分离器,经膜分离后,分离出的油和水分别从各自的出口持续流出,是一个连续化的分离过程,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膜分离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矩体型容器;2-油水混合入口;3-S型管道;4-轻相出口;5-中空壳型管道;6-重相出口;7-油水分离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油水分离技术操作程序繁琐且能耗较大,效率低而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膜分离油水分离器。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膜分离油水分离器,包括:矩体型容器1,所述矩体型容器1包括3层:分别为上层、下层和中间夹层,所述矩体型容器1的上层包括油水混合入口2,所述油水混合入口2设置在所述矩体型容器1上层的一端,所述油水混合入口2连通一S型管道3,所述S型管道3水平铺设在所述矩体型容器1的上层,所述S型管道3的终点设置一轻相出口4,所述轻相出口4与所述S型管道3连通;所述矩体型容器1的下层包括中空壳型管道5,所述中空壳型管道5水平铺设在所述矩体型容器1的下层,所述中空壳型管道5一端设置一重相出口6,所述重相出口6与所述中空壳型管道3连通;所述矩体型容器1的中间夹层包括油水分离膜7,所述油水分离膜7水平设置在所述中间夹层,通过一与所述矩体型容器1内壁固定连接的不锈钢网支撑。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膜分离油水分离器,油水混合物以一定的流速和流量从所述油水混合入口2流入装置,在上层的所述S型管道3内流通,经过所述油水分离膜7时,油水混合物中的重相由于重力作用透过所述油水分离膜7落入装置的下层结构,最终流入下层的所述重相出口6并排出,轻相无法透过所述油水分离膜7,将继续在上层所述S型管道3中流通,最终通过所述轻相出口4流出。本技术的膜分离油水分离器整个过程的运行不需要额外的条件控制及能源消耗,油水分离可以连续进行。其中,所述矩体型容器1设置成各层可分离结构,其上、下两层通过螺栓连接。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膜分离油水分离器,矩体型容器1设置成可分离结构,使得整个装置易于拆装、清洗与维护,保证了装置油水分离的效果。其中,所述矩体型容器1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聚氯乙烯。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膜分离油水分离器,所述矩体型容器1设计所选用的所述材质,有利于保证整个装置的油水密封性,同时具有耐腐蚀,耐磨损等特点。其中,所述油水分离膜7包括:pH调节特殊润湿性的油水分离材料和制备膜,所述pH调节特殊润湿性的油水分离材料为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与钛氧化物-有机配合物溶胶混合后的复合材料,所述制备膜的聚合物材料为聚酯纤维。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膜分离油水分离器,所述的油水分离膜7的pH调节特殊润湿性的油水分离材料,能通过改变其pH,来转换亲水性和亲油性。当油水混合物为油重水轻时,所述油水分离膜7在一定的pH环境下,在空气中具有超疏水超亲油的性质,当与含油废水接触时油不断往下渗,水被留在表面;当油水混合物为油轻水重时,改变其pH,所述油水分离膜7在空气中具有超亲水的性质,在水下具有超疏油的性质,当含油废水与其接触时,水在重力和毛细作用下不断的往下渗透,而油始终无法通过,从而留在表面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所述油水分离膜7解决了现有的分离膜只可用于固定的一种含油废水的分离,不具有灵活性且油滴杂质很容易不可逆的吸附在膜表面,膜污染严重,长期使用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同时,采用聚酯纤维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膜,克服了不耐压,力学性能差的特点。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分离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矩体型容器,所述矩体型容器包括3层:分别为上层、下层和中间夹层,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上层包括:油水混合入口,所述油水混合入口设置在所述矩体型容器上层的一端,所述油水混合入口连通一S型管道,所述S型管道水平铺设在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上层,所述S型管道的终点设置一轻相出口,所述轻相出口与所述S型管道连通;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下层包括中空壳型管道,所述中空壳型管道水平铺设在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下层,所述中空壳型管道一端设置一重相出口,所述重相出口与所述中空壳型管道连通;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中间夹层包括油水分离膜,所述油水分离膜水平设置在所述中间夹层,通过一与所述矩体型容器内壁固定连接的不锈钢网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分离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矩体型容器,所述矩体型容器包括3层:分别为上层、下层和中间夹层,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上层包括:油水混合入口,所述油水混合入口设置在所述矩体型容器上层的一端,所述油水混合入口连通一S型管道,所述S型管道水平铺设在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上层,所述S型管道的终点设置一轻相出口,所述轻相出口与所述S型管道连通;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下层包括中空壳型管道,所述中空壳型管道水平铺设在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下层,所述中空壳型管道一端设置一重相出口,所述重相出口与所述中空壳型管道连通;所述矩体型容器的中间夹层包括油水分离膜,所述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飞鹏王璐骏颜韬于金刚陈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