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动缸的操控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52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气动缸的操控阀,该缸有两个由装在活塞杆上的活塞隔开的压力室,操控阀包括两个接到压缩空气源上并作为转换阀的2/3换向阀及接在转换阀和气动缸之间的阀系统,当操作其中一转换阀时,通过阀系统各自向一个压力室通入压缩空气并使另一压力室经排气节流阀卸压,阀系统具有两个紧接在气动缸前面的3/2换向阀及两个单向阀,它们分别在使一转换阀与一3/2换向阀相连的歧管里,歧管上接有通向另一3/2换向阀的控制管路,由此在压缩空气流通位置和卸压位置之间调整3/2换向阀,当转换阀未操作时,3/2换向阀处于压缩空气流通位置且转换阀处于使歧管排气的位置,当操作其中一个转换阀时,该转换阀处于通向与之连接的歧管的压缩空气流通位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所述的操控阀。这个基本任务例如通过一种常见的气动缸控制装置并借助一个可用两个转换阀控制的三位五通(5/3)换向阀和后置的排气节流阀完成。作为转换阀,一般使用两位三通(3/2)换向阀。因在使用5/3换向阀时有相当多的密封唇,所以这导致了在各阀通道之间的密封问题。为完成该任务,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控阀。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用两个3/2换向阀来代替迄今一直使用的5/3换向阀,因而使密封问题明显减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案建议,所有阀单元都不采用滑阀,而是使用所谓的中心阀来替代滑阀,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那样。如权利要求2和4所述的操控阀的特征尤其在于紧凑并因而易控制的结构。为简化起见,权利要求4-10中的标号只部分涉及一个例如在图3右侧所示的阀系统,因为图3左侧所示的阀系统的构造与右侧所示的阀系统是一样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操控阀最好被用于如权利要求11-20之一或多项所述的纺织机械的筒子架。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1a表示处于静止位置时的操控阀的原理图。图1b表示处于两个工作位置之一时的系统图;图2表示连接在一个双向作用气动缸上的操控阀的侧视图;图3表示操控阀的截面图;图4表示按图3的箭头IV-IV的截面图;图5放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操控阀的两个阀单元之一;图6a以放大截面图表示阀壳的一部分;图6b表示在阀壳外的两个阀体;图7以示意侧视图示出了一台在机器纵向上两侧都有工作位置的纺织机械,该纺织机械例如是翼锭式多股捻绳机,在顶面上可转动地支承着分别用于对置机器侧的筒子架;图8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形式的在下装料位置上的两个对置筒子架;图9表示与图8所示不同的实施形式。图1a表示处于静止位置的操控阀,图1b表示一个工作位置,其中活塞杆8.1在箭头f1方向上进入气动缸8里。按照图1,在一个压缩空气源P上借助连接管路L2、R2连接上两个转换阀L1、R1,其形式例如为可手动操作的3/2换向阀。在转换阀L1、R1上连接着歧管L3、R3,在歧管中设有单向阀L4、R4并通向两个3/2换向阀L5、R5,这两个阀经过管路L6、R6连接在或可以连接在气动缸8的压力室8.3、8.4上。在转换阀L1和单向阀L4之间,从歧管L3中分支出一条控制管路L7,它通至3/2换向阀R5,以便在对控制管路L7通入压缩空气时使3/2换向阀R5克服弹簧8的力地移动至排气位置。为了同样目的,控制管路R7用于克服复位弹簧R8的力地调整3/2换向阀L5。转换阀L1、R1以及单向阀L4、R4和阀L5、R5最好都是中心阀,它们都具有装有密封圈的阀体,所述阀体可以克服弹簧力在阀腔里滑移,这些阀腔具有用于密封圈的相应阀座。当借助操作件或按钮L9在箭头f2方向上操作转换阀L1时,在管路L2和歧管L13之间形成连通,因而使单向阀L4打开且压缩空气通过管路L6流入压力室8.3。同时,通过由歧管L3分出来的控制管路L7使3/2换向阀R5在箭头f3方向上调整至排气位置,在此位置上,压力室8.4经过管路R6和排气节流R10排气。当松开按钮L9时,复位弹簧L11使转换阀L1又返回图1a所示的静止排气位置,从而使控制管路L7排气并因而使3/2换向阀R5在复位弹簧R8的影响下重新返回其起始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操控阀粗略看来融合了四个单独的3/2换向阀和两个单向阀,它们最好被设计成中心阀并相互逻辑连接,从而例如在手动操作其中一个转换阀L1或R1时,使压缩空气流入气动缸的其中一个压力室里,而另一个压力室按规定地通过排气节流阀进行排气,从而当解除对原先操作的转换阀的操作时,气动缸保持两头接受压缩空气并因而实现了气动缸或其活塞的自闭塞。通过借助按钮L9来操作转换阀R1,压力室8.4接受压缩空气,而压力室8.3经3/2换向阀L5的节流阀L10排气。在图3、4、5、6a和6b中以优选结构实施形式示出的操控阀23的特点在于,图1a和1b所描述的阀元件或控制件都节省空间地被布置在一个紧凑的阀门组里。阀门组如图3所示地包括一个下部25和一个上部26。一个穿过上部26并可连接到一个压缩空气源P上的通道27通入一个分配腔28。在下部25中装有或插入两个阀体31、31′,所述阀体可借助按钮L9、R9克服复位弹簧33、33′的力地滑入分配腔28里。阀体31借助一个阀杆31.1并形成一个环缝地支承在阀门组下部25的一个孔25.1里,因而在阀杆31.1上的孔25.1部通向外界,如图3中为按钮L9示出的那样,见导向杆31.1′和孔25.1′。在孔25.1上连接有一个孔段25.4和阀腔25.2,当操作按钮R9时,阀体31的两侧受支承的密封圈31.2在阀腔25.2里密封移动。孔段25.4的直径大于阀腔25.2的直径,因而当不操作转换阀时,密封圈装在孔段25.4里,因而从密封圈31.2旁边经过地在通道35和外界环境之间形成连通。阀腔25.2形成一个阀座25.3地通入分配腔28中。在密封圈31.2之上,一个通道35与阀腔25.2侧连接。阀体31的密封圈31.4在静止位置上被弹簧33压向阀座25.3,如在图3中为阀体31′所示的那样。根据图4和图6a,在通道35上连接有一个阶梯孔,该阶梯孔中装有一个双阀单元,它包括一个第一下阀体36和一个第二上阀体38。该阶梯孔有一个与通道35相连的导向段39,阀腔41在形成一个阀座40的情况下与导向段39相连。阀腔41通过另一个阀座42与一个阀腔43相连,该阀腔43经阀座44与阀腔45连接,一个排气通道46侧通入阀腔45里。阀体36有一个在导向孔39里导向移动的阀杆36.1,它分布于其外周面上地具有许多个轴向缝36.2,在阀杆36.1的顶面上有一个密封圈36.3,它在静止位置上被支承在上、下阀体36、38之间的复位弹簧36.4压向阀座40。阀体38有一个在阀腔41里导向移动的阀杆38.1,它被设计成侧壁开孔38.2的空心圆柱形并且其内腔与阀腔41处于连通状态。在阀体38上有一个用于与阀座44配合工作的第一下密封圈38.4。另外,阀体38还设有一个在阀腔45里密封移动的活塞38.5。除了结合阀体31、36和38地描述的阀单元外,该操控阀还包括一个与之对称设置的第二阀单元,其具体结构如图3左侧所示并且具有与图3右侧所示阀单元一样的标记,在这里,给左侧所示阀单元的标号上添加上右上撇“′”。这两个阀单元对应于图1a和1b的控制管路L7、R7地通过连接在通道35、35′上的控制通道47或47′相互连接。这样,按照图3和4,从通道35分支出来的控制通道47有一个横穿阀门组上部26的连接通道47.1,它的通孔47.2在阀体38′之上通入阀腔45′里。通过按压按钮R9来操作图3右侧所示的阀单元。这样,使阀体31的密封圈31.4从面向阀腔28的阀座25.3上抬起,从而使压缩空气流入通道35和导向孔39。这样,使下阀体36克服复位弹簧36.4力地向上移动,密封圈36.3从阀座40上抬起,从而使压缩空气经过径向槽36.2进入阀腔41里并因而也经过阀杆38.1的壁孔38.2进入阀腔43里。阀腔43经过一个侧孔43.1与一个连接通道50连接,在此通道上连接着通向压力室8.4的压缩空气连接管路R6,从而使压缩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一气动缸(8)的操控阀,该气动缸具有两个由一个装在一活塞杆(8.1)上的活塞分隔开的压力室(8.3;8.4),该操控阀包括两个可以连接到压缩空气源(P)上的且作为转换阀(L1;R1)的3/2换向阀以及一个连接在这些转换阀和气动缸(8)之间的阀系统,当操作其中一个转换阀时,通过该阀系统就各自向一个压力室通入压缩空气并使另一个压力室经过一个排气节流阀而卸压,其特征在于,该阀系统具有两个紧接在气动缸前面的3/2换向阀(L5;R5)及两个单向阀(L4;R4),它们分别位于使其中一个转换阀(L1或R1)与两个3/2换向阀之一(L5或R5)相连的歧管(L3;R3)里,在这些歧管上各自连接着一个通向两个3/2换向阀(R5或L5)中的另一个的控制管路(L7或R7),通过此控制管路,可以在压缩空气流通位置和卸压位置之间调整两个3/2换向阀(L5;R5),从而a)当转换阀(L1;R1)未操作时,3/2换向阀(L5;R5)处于其压缩空气流通位置,而转换阀处于使歧管(L3;R3)排气的位置,而b)当操作两个转换阀中的各自一个时,该转换阀就处于一个通向与之连接 的歧管的压缩空气流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罗曼G海宁J齐舍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克曼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