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345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换向装置,涉及气动技术领域,包括依次组合安装的气动调节阀座、钢球、换向套筒、换向阀、换气阀和换向阀片,所述换向套筒安装于气动调节阀座内,所述换向阀安装于气动调节阀座上且套设于所述换向套筒上,所述换气阀套设于换向阀上,所述换向阀片套设于所述换向阀上,所述钢球安装于所述换向套筒内,还包括其中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换向套筒内的活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动换向装置稳定性好、寿命长、结构简单,零部件不易损耗,稳定性强,流量充盈,装配快捷,拆装维修方便。

A Pneumatic Commu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换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动换向装置,属于气动

技术介绍
油泵过载一般发生在冬季低温的时候,当风电机组毛病长期停机后温度降低较多,油粘度添加,形成油泵启动时负载较重,致使油泵电机过载。第二个原因是有些运用年限较长的机组,油泵电机输出轴油封老化,致使油进入接线端子盒形成端子接触不良,三相电流不平衡,呈现油泵过载的现象,更严峻的状况,油甚至会大量进入油泵电机绕组,破坏绕组气隙,形成设备过载。呈现上述状况后应替换油封,清洁接线端子盒及电机绕组,并加温枯燥后从头恢复运转。超负荷油泵保护装置使安装使用于冲床上,用以检知滑块油压缸内部的超负荷油压压力,当超负荷情形发生时,快速补足油缸的正常工作压力,可消除冲床在冲压过程中因油温上升时而产生压力上升所受的影响。目前采用的泵头存在稳定性不高、寿命短、泵头出油量少的缺点,而且结构复杂,易损部件较多,加工繁杂,维修困难,主要是由于泵头内部各个部件的缺陷和配合缺陷而引起最终泵头的功能缺陷。基于此,本申请人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开发出一种用于泵头的气动换向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换向装置,具有稳定性高、拆装方便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动换向装置,包括依次组合安装的气动调节阀座、钢球、换向套筒、换向阀、换气阀和换向阀片,所述换向套筒安装于气动调节阀座内,所述换向阀安装于气动调节阀座上且套设于所述换向套筒上,所述换气阀套设于换向阀上,所述换向阀片套设于所述换向阀上,所述钢球安装于所述换向套筒内,还包括其中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换向套筒内的活塞杆。作为优选,所述换向套筒、钢球与活塞杆形成腔室二,所述换向阀、换向套筒、以及气动调节阀座之间形成腔室三,所述换向阀、气动调节阀座、以及换向阀片之间形成腔室四。作为优选,所述换向套筒安装活塞杆的壁上分布有若干通孔。作为优选,所述气动调节阀座靠近钢球的底部设有通孔。本技术气动换向原理:接通气源,气压通过进气接座,进入气缸座的腔室一,由于气压作用,推动换向阀片与换气阀接触封压,使得气压只能往气缸座留有的工艺孔推动,同时推动活塞向右运动,活塞带动活塞杆,当活塞杆小头端脱离换向阀、换向阀片时,气源气压从原来活塞杆与换向阀接触的腔室(腔室二)进入腔室三,由于换向套筒上设有通气孔,因此腔室二与换向阀与换向套筒组成的腔室三连通,从而推动换向阀向右运动,顶住换向阀片后,与换气阀分离,使得换向阀片与换向阀接触封压,同时换气阀与换向阀组成的腔室四(推动腔室)的气压经气缸座留有的工艺孔排气完,钢珠和换向阀组成的腔室二和腔室三(换向腔室)内还留有气压,此时推动腔室无压,由于弹簧反向弹力,活塞杆向左运动复位,带动活塞杆向左运动撞击钢珠时,使得换向腔室的气压为零,换向阀再次换向,气源气压再次推动换向阀片和活塞时,使得轴杆左右循环运动。本技术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1)气动换向装置稳定性好、寿命长、结构简单,零部件不易损耗,稳定性强,流量充盈,装配快捷,拆装维修方便。(2)气动换向装置内部封压采用硬封,相较于软封压零件不易产生疲劳。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气动换向装置应用于泵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气动换向装置与泵头内其他零部件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气动换向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一种气动换向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气动换向装置中的气动换向装置各气压腔室的结构示意图。标注说明:气动换向装置1,气动调节阀座11,换向套筒12,换向阀13,换气阀14,换向阀片15,钢球16,通孔17,活塞21,活塞杆22,活塞杆小头23,活塞垫24,进气接座31,气接32,空压入口33,消音棉34,腔室一41,腔室二42,腔室三43,腔室四44,复位弹簧51,出油螺母52,出油阀53,油压吸入口61,进油阀62,钢珠63,气缸座A,缸体B。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更清楚更完善的揭露,兹提供了一个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如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动换向装置在气动泵内的具体应用如下:如图1-5所示,气动泵包括气缸座A和缸体B,设于缸体B内的活塞21、设于气缸座A内的气动换向装置1,本实施例的一种气动换向装置,包括依次组合安装的气动调节阀座11、钢球16、换向套筒12、换向阀13、换气阀14和换向阀片15,气动调节阀座11固定于气缸座A内部,换向套筒12安装于气动调节阀座11内,换向阀13安装于气动调节阀座11上且套设于换向套筒12上,换气阀14套设于换向阀13上,换向阀片15套设于换向阀13上,钢球16安装于换向套筒12内,还包括其中一端活动安装于换向套筒12内并与活塞21联动的活塞杆22,气缸座A上设有空压入口33。换向套筒12安装活塞杆21的壁上分布有若干通孔17。气动调节阀座11靠近钢16球的底部设有通孔17。活塞21与空压入口33形成腔室一41,换向套筒12、钢球16与活塞杆22形成腔室二42,换向阀13、换向套筒12、以及气动调节阀座11之间形成腔室三43,换向阀13、气动调节阀座11、以及换向阀片15之间形成腔室四44。换向套筒12安装活塞杆22的壁上分布有若干通孔17。空压入口外接气源气压。缸体B内设有与活塞21接触的复位弹簧51。活塞21与复位弹簧51之间还设有活塞垫24。活塞杆22另一端安装有出油螺母52,缸体B底部设有进油阀62和油压吸入口61,进油阀62上方安装有出油阀53。气缸座A通过进气接32座31、气接32、空压入口33连接气源气压,气缸座A上设有排气的工艺孔,气缸座A靠近气动调节阀座11的一侧设有消音棉34。气动运动和换向原理:接通气源,气压通过进气接32座31,进入气缸座A的腔室一41,由于气压作用,推动换向阀片15与换气阀接触封压,使得气压只能往气缸座A留有的工艺孔推动,同时推动活塞21向右运动,活塞21带动活塞杆22,当活塞杆小头23端脱离换向阀13、换向阀片15时,气源气压从原来活塞杆22与换向阀13接触的腔室(腔室二42)进入腔室三43,由于换向套筒13上设有通气孔,因此腔室二42与换向阀13与换向套筒13组成的腔室三43连通,从而推动换向阀13向右运动,顶住换向阀片15后,与换气阀分离,使得换向阀片15与换向阀13接触封压,同时换气阀与换向阀13组成的腔室四44(推动腔室)的气压经气缸座A留有的工艺孔排气完,钢珠65和换向阀13组成的腔室二42和腔室三43(换向腔室)内还留有气压,此时推动腔室无压,由于弹簧反向弹力,活塞杆22向左运动复位,带动活塞杆22向左运动撞击钢珠65时,使得换向腔室的气压为零,换向阀13再次换向,气源气压再次推动换向阀片15和活塞21时,使得轴杆左右循环运动。以上内容是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组合安装的气动调节阀座、钢球、换向套筒、换向阀、换气阀和换向阀片,所述换向套筒安装于气动调节阀座内,所述换向阀安装于气动调节阀座上且套设于所述换向套筒上,所述换气阀套设于换向阀上,所述换向阀片套设于所述换向阀上,所述钢球安装于所述换向套筒内,还包括其中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换向套筒内的活塞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组合安装的气动调节阀座、钢球、换向套筒、换向阀、换气阀和换向阀片,所述换向套筒安装于气动调节阀座内,所述换向阀安装于气动调节阀座上且套设于所述换向套筒上,所述换气阀套设于换向阀上,所述换向阀片套设于所述换向阀上,所述钢球安装于所述换向套筒内,还包括其中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换向套筒内的活塞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芳祥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元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