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94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涉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车架和溜槽;所述溜槽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且相对参考面呈倾斜状态;所述溜槽远离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倾倒所述溜槽中的混凝土;所述车架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溜槽的前端与相对参考面的高度。该推车结合了挡砟墙、A墙和B墙的结构特点,将溜槽和车架巧妙的结合起来,通过安装在推车上的推杆以及安装在支撑腿下部的万向轮,既保证了施工的速度和效率,还保证了施工安全。此外,推车上设置有高度调节的装置,能应付三个不同类型墙体的高度的变化,在节省成本的同时,真正达到了“一车多用”的效果。

A concrete pouring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
技术介绍
在桥面附属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挡砟墙、A墙和B墙的混凝土浇筑是施工重难点项目,通常桥面系混凝土浇筑是采用混凝土罐车下料口直接对准待浇筑部位进行浇筑;然而,当对挡砟墙待浇筑部位进行浇筑时,由于浇筑过程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好控制,经常会遇到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混凝土飞溅到墙外,而造成浪费的问题;当对A墙和B墙待浇筑部位进行浇筑时,由于桥面附属结构的特点,采用混凝土灌装车无法单独实现对A墙和B墙待浇筑部位进行浇筑。针对以上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自制溜槽来配合混凝土罐车对挡砟墙、A墙和B墙的待浇筑部位进行浇筑;混凝土灌装车的下料口对准溜槽的上端,溜槽的下端对准待浇筑的部位,随着混凝土灌装车向前缓慢开动,需要人工搬运溜槽向前移动,罐装车上的混凝土通过下料口流入溜槽中,最终实现对挡砟墙、A墙和B墙待浇筑部位的浇筑。然而,采用自制溜槽配合混凝土灌车进行浇筑时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方面,由于挡砟墙、A墙和B墙墙体的高度不同,需要针对这三种不同类型墙体分别制造相对应的三种溜槽,以配合混凝土罐车对这三种不同类型墙体的待浇筑部位进行浇筑,这无形中增加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实际施工过程中是靠人工搬运溜槽来进行浇筑,从而导致混凝土浇筑速度慢,时间长,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由于自制溜槽的体重较大,在增加劳动力的同时,如果搬运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该推车结合了挡砟墙、A墙和B墙的结构特点,将溜槽和车架巧妙的结合起来,通过安装在推车上的推杆以及安装在支撑腿下部的万向轮,在方便工作人员推动推车进行浇筑工作的同时,提高了施工的速度和效率,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施工人员在搬运移动溜槽进行浇筑工作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此外,推车上设置有能够根据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不同而进行浇筑高度调节的装置,能应付三个不同类型墙体的高度的变化,在节省成本的同时,真正达到了“一车多用”的效果。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包括:车架和溜槽;所述溜槽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且相对参考面呈倾斜状态;所述溜槽远离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倾倒所述溜槽中的混凝土;所述车架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溜槽的前端与相对参考面的高度。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所述车架上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溜槽通过所述推杆固定放置在所述车架上。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所述溜槽包括底板和两侧翼板,所述溜槽前端与地面平行,溜槽前端开口前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两侧翼板连接。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所述车架包括支撑腿和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支撑腿的下方;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固定所述支撑腿。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所述支撑腿包括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所述加强筋包括多组水平方的加强筋和倾斜方向的加强筋;所述水平方向的加强筋包括设置在前支撑腿之间的第一加强筋、设置在后支撑腿之间的第二加强筋、设置在前支撑腿与后支撑腿之间的第三加强筋;所述倾斜方向的加强筋包括设置在前支撑腿与后支撑腿之间的第四加强筋和设置在后支撑腿之间的第五加强筋;所述第四加强筋设置在两组第三加强筋之间;所述第五加强筋设置在两组第二加强筋之间。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溜槽的底板与车架顶部第一加强筋和顶部第二加强筋之间,所述第二加强筋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加强筋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推杆的另一端沿溜槽的后端向外延伸。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紧固件;所述车架的前支撑腿上设置有中空凹槽,所述紧固件置于所述中空凹槽且可沿中空凹槽上下移动;所述车架顶部的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中空凹槽内,且置于紧固件上部;所述紧固件通过调节所述车架顶部的第一加强筋与相对参考地面的高度调节所述溜槽相对于参考面的倾斜角度;所述车架顶部的第二加强筋与溜槽后端通过活动装置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装置用于配合所述紧固件调节所述溜槽相对于参考面的倾斜角度。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所述活动装置为套装在所述车架顶部的第二加强筋上的钢管,所述钢管固定焊接在所述溜槽底面的推杆上。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所述活动装置为铰接件,所述铰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溜槽底部的推杆上,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顶部的第二加强筋上。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所述车轮为万向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包括车架和溜槽,溜槽固定在车架上且相对参考面呈倾斜状态;该混凝土浇筑推车的设计充分结合了挡砟墙、A墙和B墙的结构特点,在推车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溜槽前端与相对参考面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推车可以根据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不同,通过调节设置在推车上的高度调节装置,从而调节溜槽前端相对于参考面的高度,进而实现了能针对挡砟墙、A墙和B墙这三个不同类型墙体进行浇筑的工作,真正做到“一车多用”的效果。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通过安装在推车上的推杆以及安装在支撑腿下部的万向轮,在方便工作人员推动推车进行浇筑工作的同时,提高了施工的速度和效率;此外,还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工作人员在搬运移动溜槽进行浇筑工作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通过在溜槽前端开口处设置有挡板,该挡板能有效的减缓混凝土下滑的速度、防止倾倒的混凝土飞溅出去,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混凝土下落冲到桥外造成污染和浪费。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的前视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的后视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的左视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的右视图;图标:10、推杆;11、挡板;13、前支撑腿;14、后支撑腿;20、第一加强筋;21、第二加强筋;22、第三加强筋;23、第四加强筋;24、第五加强筋;26、车架顶部第一加强筋;27、车架顶部第二加强筋;28、紧固件;30、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溜槽;所述溜槽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且相对参考面呈倾斜状态;所述溜槽远离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倾倒所述溜槽中的混凝土;所述车架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溜槽的前端与相对参考面的高度;所述车架上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溜槽通过所述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溜槽包括底板和两侧翼板,所述溜槽前端与地面平行,溜槽前端开口前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两侧翼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浇筑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溜槽;所述溜槽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且相对参考面呈倾斜状态;所述溜槽远离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倾倒所述溜槽中的混凝土;所述车架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溜槽的前端与相对参考面的高度;所述车架上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溜槽通过所述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溜槽包括底板和两侧翼板,所述溜槽前端与地面平行,溜槽前端开口前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两侧翼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支撑腿和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支撑腿的下方;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固定所述支撑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包括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所述加强筋包括多组水平方向的加强筋和倾斜方向的加强筋;所述水平方向的加强筋包括设置在前支撑腿之间的第一加强筋、设置在后支撑腿之间的第二加强筋、设置在前支撑腿与后支撑腿之间的第三加强筋;所述倾斜方向的加强筋包括设置在前支撑腿与后支撑腿之间的第四加强筋和设置在后支撑腿之间的第五加强筋;所述第四加强筋设置在两组第三加强筋之间;所述第五加强筋设置在两组第二加强筋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宁刘铮商会江谭剑锋梁英豪张伟吝永刚宋程程徐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