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52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其可以自行镊取膜片进行贴合,贴合精准,提高贴合效率,贴合力度均匀,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贴合后的背光源模组可以自动及时输送,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显示器可以进行移动和旋转,可跟随操作人员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触控和按键操作,控制便利,提高适应能力,提高实用性;包括显示器、操作板、切膜装置、两组左支腿、两组右支腿和支撑板;包括支撑杆、齿轨、滑板、气缸、自动吸盘、左触碰开关、右触碰开关、转盘、第一转轴、第一步进电机和电控箱;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二步进电机、转杆和电动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杆、第三转轴、第二支杆和第四转轴。

A backlight mou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背光源贴膜装置是一种用于背光模组,进行扩散膜、增光膜、黑白胶等光学膜按照工艺顺序自动贴合组立的一种背光源行业生产新兴的附属装置,其在手机、GPS、平板电脑、MP4等中小尺寸的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贴合组装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背光源贴膜装置包括显示器、操作板、切膜装置、两组左支腿、两组右支腿和支撑板,切膜装置的底端与操作板顶端的左侧连接,并且显示器设置在切膜装置的右端,两组左支腿的顶端分别与操作板底端的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两组右支腿的顶端分别与操作板底端的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支撑板左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左支腿的右端中部连接,支撑板右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右支腿的左端中部连接;现有的背光源贴膜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切膜装置将用于贴合的膜片按照工艺尺寸切好,将背光源放置在操作板上,然后人工镊取切好的膜片,对准背光源进行贴合即可;现有的背光源贴膜装置使用中发现,人工镊取膜片进行贴合,贴合不精准,贴合效率低,贴合力度不均匀,使用可靠性较差;同时贴合后的背光源模组人工放置,不能自动及时输送,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显示器位置固定,不能移动和旋转,只能在设定的位置进行触控和按键操作,不能跟随操作人员的位置进行调节,不方便操作人员对背光源贴膜装置的工作参数进行观察,控制不便,适应能力较差,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镊取膜片进行贴合,贴合精准,提高贴合效率,贴合力度均匀,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贴合后的背光源模组可以自动及时输送,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显示器可以进行移动和旋转,可跟随操作人员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触控和按键操作,方便操作人员对背光源贴膜装置的工作参数进行观察,控制便利,提高适应能力,提高实用性的背光源贴膜装置。本技术的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包括显示器、操作板、切膜装置、两组左支腿、两组右支腿和支撑板,切膜装置的底端与操作板顶端的左侧连接,并且显示器设置在切膜装置的右端,两组左支腿的顶端分别与操作板底端的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两组右支腿的顶端分别与操作板底端的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支撑板左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左支腿的右端中部连接,支撑板右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右支腿的左端中部连接;包括支撑杆、齿轨、滑板、气缸、自动吸盘、左触碰开关、右触碰开关、转盘、第一转轴、第一步进电机和电控箱,所述支撑杆的左端与切膜装置的右端中部连接,并且支撑杆的前端横向设置有滑槽,滑板的后端横向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部,并且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齿轨的底端与支撑杆的顶端连接,并且所述滑板的前端上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后部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并且驱动轴的后端穿过滑板的内部并伸出至滑板的后端外界,所述驱动轴的后端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轨的顶端啮合,驱动电机内部设置有编码器,并且编码器与控制程序电连接,所述气缸的顶端与滑板的底端连接,并且所述自动吸盘的顶端与气缸的底端连接,所述电控箱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左侧,并且电控箱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气缸与自动吸盘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左触碰开关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下方,并且左触碰开关的左端与切膜装置的右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右端下侧设置有固定块,并且所述右触碰开关的顶端与固定块的底端连接,所述滑板的左端与右端下侧分别设置有左触点和右触点,并且所述左触碰开关和右触碰开关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操作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并且固定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滚珠轴承内部,第一转轴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位于第一转轴的右侧,并且第一步进电机的底端与操作板的顶端连接,第一步进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圈啮合,所述转盘的底端与第一转轴的顶端连接,并且转盘的顶端均布设置有多组工位槽;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二步进电机、转杆和电动传送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槽,并且第二固定槽内部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并且第二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位于第二转轴的左侧,第二步进电机的底端与操作板的顶端连接,并且第二步进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圈啮合,所述转杆的底端中部第二转轴的顶端连接,并且所述转杆的底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自动吸放装置和右自动吸放装置,所述电动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右侧,并且电动传送装置的底端与所述操作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一支杆、第三转轴、第二支杆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一支杆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上方,并且第一支杆的左端与所述切膜装置的右端连接,第一支杆的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三固定槽,并且第三固定槽内部设置有第三滚珠轴承,所述第三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三滚珠轴承内部,所述第二支杆的左端与第三转轴的右端上侧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右侧设置有第四固定槽,所述第四固定槽内部设置有第四滚珠轴承,所述第四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四滚珠轴承内部,并且所述第四转轴的顶端与所述显示器的底端中部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还包括成品箱,所述成品箱的左端与所述操作板的右端。本技术的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还包括缓冲板和四组弹簧,所述四组弹簧的底端成品箱的底端内壁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并且四组弹簧的顶端与所述缓冲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杆和锁紧母,所述第三转轴的内部纵向设置有通孔,并且所述第三固定槽内部纵向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锁紧母的底端与锁紧螺杆的顶端连接,并且所述锁紧螺杆的底端穿过通孔插入并螺装至第一螺纹孔内部。本技术的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还包括散热扇和栅格,所述电控箱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窗,并且所述散热扇安装在所述散热窗上,所述栅格设置在散热窗的外壁上。本技术的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还包括四组螺纹杆和四组橡胶底盘,所述两组左支腿和两组右支腿的底端中部均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四组螺纹杆的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第二螺纹孔内部,所述四组橡胶底盘的顶端中部分别与所述四组螺纹杆的底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还包括四组锁紧螺母,所述四组锁紧螺母分别螺装套设在所述四组螺纹杆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当切膜装置将膜片切好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气缸向下运动,带动自动吸盘将膜片吸取,然后控制器控制气缸向上运动,同时驱动电机在编码器的控制下转动,带动滑板向右移动,将膜片对准转盘工位内部的背光源,同时右触点与右触碰开关接触,使驱动电机停转,然后气缸向下运动,将膜片与背光源贴合并压紧,动作完成后,编码器控制驱动电机启动并向左运动,继续吸取膜片,往复运动贴合,使自行镊取膜片进行贴合,贴合精准,提高贴合效率,贴合力度均匀,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步进电机转动,将贴合后的背光源模组转至左自动吸放装置下方,将贴合后的背光源模组吸取,并通过第二步进电机转动,将贴合后的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包括显示器(1)、操作板(2)、切膜装置(3)、两组左支腿(4)、两组右支腿和支撑板(5),切膜装置(3)的底端与操作板(2)顶端的左侧连接,并且显示器(1)设置在切膜装置(3)的右端,两组左支腿(4)的顶端分别与操作板(2)底端的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两组右支腿的顶端分别与操作板(2)底端的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支撑板(5)左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左支腿(4)的右端中部连接,支撑板(5)右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右支腿的左端中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6)、齿轨(7)、滑板(8)、气缸(9)、自动吸盘(10)、左触碰开关(11)、右触碰开关、转盘(12)、第一转轴(13)、第一步进电机(14)和电控箱(15),所述支撑杆(6)的左端与切膜装置(3)的右端中部连接,并且支撑杆(6)的前端横向设置有滑槽,滑板(8)的后端横向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部,并且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齿轨(7)的底端与支撑杆(6)的顶端连接,并且所述滑板(8)的前端上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后部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并且驱动轴的后端穿过滑板(8)的内部并伸出至滑板(8)的后端外界,所述驱动轴的后端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轨(7)的顶端啮合,驱动电机内部设置有编码器,并且编码器与控制程序电连接,所述气缸(9)的顶端与滑板(8)的底端连接,并且所述自动吸盘(10)的顶端与气缸(9)的底端连接,所述电控箱(15)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的顶端左侧,并且电控箱(15)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气缸(9)与自动吸盘(1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左触碰开关(11)位于所述支撑杆(6)的下方,并且左触碰开关(11)的左端与切膜装置(3)的右端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右端下侧设置有固定块,并且所述右触碰开关的顶端与固定块的底端连接,所述滑板(8)的左端与右端下侧分别设置有左触点和右触点,并且所述左触碰开关(11)和右触碰开关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操作板(2)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并且固定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第一转轴(13)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滚珠轴承内部,第一转轴(13)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步进电机(14)位于第一转轴(13)的右侧,并且第一步进电机(14)的底端与操作板(2)的顶端连接,第一步进电机(14)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圈啮合,所述转盘(12)的底端与第一转轴(13)的顶端连接,并且转盘(12)的顶端均布设置有多组工位槽;还包括第二转轴(16)、第二步进电机(17)、转杆(18)和电动传送装置(19),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槽,并且第二固定槽内部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第二转轴(16)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并且第二转轴(1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7)位于第二转轴(16)的左侧,第二步进电机(17)的底端与操作板(2)的顶端连接,并且第二步进电机(17)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圈啮合,所述转杆(18)的底端中部第二转轴(16)的顶端连接,并且所述转杆(18)的底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自动吸放装置和右自动吸放装置,所述电动传送装置(19)位于所述第二转轴(16)的右侧,并且电动传送装置(19)的底端与所述操作板(2)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7)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一支杆(20)、第三转轴(21)、第二支杆(22)和第四转轴(23),所述第一支杆(20)位于所述支撑杆(6)的上方,并且第一支杆(20)的左端与所述切膜装置(3)的右端连接,第一支杆(20)的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三固定槽,并且第三固定槽内部设置有第三滚珠轴承,所述第三转轴(2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三滚珠轴承内部,所述第二支杆(22)的左端与第三转轴(21)的右端上侧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支杆(22)的顶端右侧设置有第四固定槽,所述第四固定槽内部设置有第四滚珠轴承,所述第四转轴(23)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四滚珠轴承内部,并且所述第四转轴(23)的顶端与所述显示器(1)的底端中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贴膜装置,包括显示器(1)、操作板(2)、切膜装置(3)、两组左支腿(4)、两组右支腿和支撑板(5),切膜装置(3)的底端与操作板(2)顶端的左侧连接,并且显示器(1)设置在切膜装置(3)的右端,两组左支腿(4)的顶端分别与操作板(2)底端的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两组右支腿的顶端分别与操作板(2)底端的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支撑板(5)左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左支腿(4)的右端中部连接,支撑板(5)右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右支腿的左端中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6)、齿轨(7)、滑板(8)、气缸(9)、自动吸盘(10)、左触碰开关(11)、右触碰开关、转盘(12)、第一转轴(13)、第一步进电机(14)和电控箱(15),所述支撑杆(6)的左端与切膜装置(3)的右端中部连接,并且支撑杆(6)的前端横向设置有滑槽,滑板(8)的后端横向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部,并且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齿轨(7)的底端与支撑杆(6)的顶端连接,并且所述滑板(8)的前端上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后部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并且驱动轴的后端穿过滑板(8)的内部并伸出至滑板(8)的后端外界,所述驱动轴的后端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轨(7)的顶端啮合,驱动电机内部设置有编码器,并且编码器与控制程序电连接,所述气缸(9)的顶端与滑板(8)的底端连接,并且所述自动吸盘(10)的顶端与气缸(9)的底端连接,所述电控箱(15)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的顶端左侧,并且电控箱(15)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气缸(9)与自动吸盘(1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左触碰开关(11)位于所述支撑杆(6)的下方,并且左触碰开关(11)的左端与切膜装置(3)的右端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右端下侧设置有固定块,并且所述右触碰开关的顶端与固定块的底端连接,所述滑板(8)的左端与右端下侧分别设置有左触点和右触点,并且所述左触碰开关(11)和右触碰开关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操作板(2)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并且固定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第一转轴(13)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滚珠轴承内部,第一转轴(13)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步进电机(14)位于第一转轴(13)的右侧,并且第一步进电机(14)的底端与操作板(2)的顶端连接,第一步进电机(14)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圈啮合,所述转盘(12)的底端与第一转轴(13)的顶端连接,并且转盘(12)的顶端均布设置有多组工位槽;还包括第二转轴(16)、第二步进电机(17)、转杆(18)和电动传送装置(19),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槽,并且第二固定槽内部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第二转轴(16)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并且第二转轴(1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二步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建华凡永亮喻凤翔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华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