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终端设备用支撑片及可折叠式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94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1:5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式终端设备用支撑片及可折叠式终端设备,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能够在不对终端设备的弯折活动造成限制的前提下,提高终端设备的表面平整度。上述终端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及设置在柔性显示屏的一侧的支撑片。上述支撑片包括至少一个可弯折区,至少一个可弯折区内设置有多个间隙,每个间隙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每个间隙中至少有一个开口的朝向与该间隙所在的可弯折区的弯折方向相同。当支撑片的可弯折区弯折时,间隙能够吸收弯折时所产生的应力,不会对终端设备的弯折活动造成限制,并且支撑片能够为柔性显示屏提供支撑作用,提高终端设备的表面平整度。本申请所提供的终端设备可折叠,具有提供大尺寸显示、便于携带等功能。

Support sheet for foldable terminal equipment and foldable termin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式终端设备用支撑片及可折叠式终端设备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2月01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105747.6、申请名称为“可折叠式终端设备用支撑片及可折叠式终端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终端设备用支撑片及可折叠式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可折叠式终端设备既能够满足用户对屏幕大尺寸的需求,又能够避免大尺寸屏幕所带来的体积大、不便携带的问题,是目前终端设备领域发展的趋势之一。可折叠式终端设备通常包括柔性显示屏。由于柔性显示屏比较柔软,因此柔性显示屏的表面平整度较差,其表面容易出现波浪形纹路,影响所显示的画面的质量。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如图2a和2b所示,为了提高柔性显示屏1的表面平整度,通过在柔性显示屏1的一侧设置支撑片2,来支撑柔性显示屏1。然而,如图2a所示,若支撑片2的厚度过厚,则会限制柔性显示屏1的弯折活动。如图2b所示,若支撑片2的厚度过薄,虽然不会对柔性显示屏1的弯折活动造成限制,但是过薄的支撑片2的机械强度不够,无法有效改善柔性显示屏1的表面平整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式终端设备用支撑片及可折叠式终端设备,能够在不对终端设备的弯折活动造成限制的前提下,提高终端设备的表面平整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片,该支撑片包括至少一个可弯折区,至少一个可弯折区内设置有多个间隙,每个间隙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每个间隙中至少有一个开口的朝向与该间隙所在的可弯折区的弯折方向相同。这样,当支撑片应用于终端设备中时,支撑片位于终端设备所包括的柔性显示屏的一侧,支撑片的可弯折区弯折时,间隙能够吸收弯折时所产生的应力,不会对终端设备的弯折活动造成限制。并且,支撑片的可弯折区中除间隙区以外的区域可以增强支撑片的可弯折区的机械强度,从而较好地支撑柔性显示屏中对应支撑片的可弯折区的部分,进而有利于提高终端设备整个表面的平整度。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间隙贯通支撑片的可弯折区的相对的两个主表面。这样,可以使缝隙具有较强地吸收应力的能力,从而在支撑片的可弯折区发生弯折时,更有效地保证可弯折区的弯折活动不受限制。并且,这样的间隙能够使支撑片的可弯折区实现双向弯折。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间隙为开设于支撑片的可弯折区上的凹槽。这样,有利于提高支撑片中与间隙的开口相对的主表面的平整程度,从而在保证可弯折区的弯折活动不受限制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可弯折区的表面平整度。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间隙包括底面和内侧壁面,底面与内侧壁面之间圆滑过渡。这样,可避免应力在内侧壁面与底面相交的角落位置处集中,有利于提高支撑片的使用寿命。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间隙的深度与支撑片的厚度的比例的范围为77/80~97/100。这样的尺寸比例设计,有利于在保证可弯折区的弯折活动不受限制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可弯折区的表面平整度。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间隙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或U形,或半圆形,或三角形,等等。截面形状为,沿垂直于间隙所在的可弯折区的长度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支撑片的主表面的方向,对间隙截断后所获得的截面形状。如此,提供了间隙的截面形状的几种可能的实现形式,当然间隙的截面形状并不仅限于此。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间隙的内侧壁面为平面,或阶梯面,或弧面,或曲面,或波浪面,等等。如此,提供了间隙的内侧壁面的形状的几种可能的实现形式,当然间隙的内侧壁面的形状并不仅限于此。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间隙的平面形状为条状,或孔状,或菱形状。间隙的平面形状为,间隙在支撑片的主表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如此,提供了间隙的平面形状的几种可能的实现形式,当然间隙的平面形状并不仅限于此。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弯折区上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条状的间隙,且每个间隙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可弯折区的长度延伸方向。这样,使得可弯折区中各个区域吸收的应力更加均匀,从而更好地支持终端设备的弯折活动。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弯折区上设置有多行间隙,每行间隙包括相互间隔布置的多个间隙,每行间隙所包括的多个间隙的排列方向平行于可弯折区的长度延伸方向。每个间隙为条状,这样有利于提高可弯折区的机械强度,并能较好地吸收弯折时所产生的应力。或者每个间隙为圆孔状或椭圆孔状,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可弯折区的机械强度,又能够避免应力在间隙的内侧壁面的拐角处集中,提高支撑片的使用寿命。或者每行间隙包括至少一个条状的间隙和多个圆孔状或椭圆孔状的间隙,且每个条状的间隙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孔状或椭圆孔状的间隙,这样有利于提高可弯折区的机械强度,并能较好地吸收弯折时所产生的应力,还可避免应力在条状的间隙的内侧壁面的拐角处集中,提高支撑片的使用寿命。或者每行间隙包括多个菱形状的间隙,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可弯折区的机械强度,又能够进一步增大吸收弯折时所产生的应力的能力。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垂直于可弯折区的长度延伸方向的方向,相邻两行间隙所包括的多个间隙相互错开设置。这样有利于避免支撑片弯折时应力比较集中,能够使支撑片各处的应力均匀,提高支撑片弯折时的可靠性。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片还包括至少一个不可弯折区,支撑片的可弯折区中非间隙区域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支撑片的不可弯折区的厚度。如此,能够在提高可弯折区的机械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支撑片的弯折性能,使支撑片具有较大的弯折角度。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垂直于支撑片的主表面的方向上,支撑片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可弯折区能够朝向第一侧或第二侧弯折。可弯折区内所设置的多个间隙中,每个间隙贯通可弯折区的相对的两个主表面,或者每个间隙为开设于可弯折区上的凹槽,每个间隙的开口朝向第一侧或第二侧。如此,提供了几种实现可弯折区单向弯折的方式,当然实现可弯折区单向弯折的方式并不仅限于此。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垂直于支撑片的主表面的方向上,支撑片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可弯折区能够分别朝向第一侧和第二侧弯折。可弯折区内所设置的多个间隙中,每个间隙贯通可弯折区的相对的两个主表面,或者每个间隙为开设于可弯折区上的凹槽,其中一些间隙的开口朝向第一侧,另一些间隙的开口朝向第二侧,且开口朝向第一侧的间隙与开口朝向第二侧的间隙交替间隔布置。如此,提供了几种实现可弯折区双向弯折的方式,当然实现可弯折区双向弯折的方式并不仅限于此。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片的可弯折区上所设置的多个间隙为采用刻蚀工艺制备的多个间隙。或者,支撑片包括第一基材,及叠加在第一基材一侧表面上的第二基材,第二基材的与待形成间隙区域相对应的区域镂空,以与第一基材相配合形成支撑片的可弯折区上所设置的多个间隙。这样制备得到的支撑片各处的应力均匀,且表面平整度高。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片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包括至少一个可弯折区,至少一个所述可弯折区内设置有多个间隙,每个间隙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每个间隙中至少有一个开口的朝向与该间隙所在的可弯折区的弯折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1 CN 20191010574761.一种支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包括至少一个可弯折区,至少一个所述可弯折区内设置有多个间隙,每个间隙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每个间隙中至少有一个开口的朝向与该间隙所在的可弯折区的弯折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贯通所述支撑片的可弯折区的相对的两个主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开设于所述支撑片的可弯折区上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包括底面和内侧壁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内侧壁面之间圆滑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深度与所述支撑片的厚度的比例的范围为77/80~97/1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或U形,或半圆形,或三角形;所述截面形状为,沿垂直于所述间隙所在的可弯折区的长度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所述支撑片的主表面的方向,对所述间隙截断后所获得的截面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内侧壁面为平面,或阶梯面,或弧面,或曲面,或波浪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平面形状为条状,或孔状,或菱形状;所述间隙的平面形状为,所述间隙在所述支撑片的主表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区上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条状的间隙,且每个间隙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可弯折区的长度延伸方向。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区上设置有多行间隙,每行间隙包括相互间隔布置的多个间隙,每行间隙所包括的多个间隙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可弯折区的长度延伸方向;每个间隙为条状;或者,每个间隙为圆孔状或椭圆孔状;或者,每行间隙包括至少一个条状的间隙和多个圆孔状或椭圆孔状的间隙,且每个条状的间隙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人晖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