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斯凯孚公司专利>正文

轴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43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41
公开了一种轴承组件(1),用于将第一承载元件(2)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二承载元件(4)上,其中轴承组件包括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8),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够绕着共用的旋转轴线(10)旋转,第一部件能够使用至少一个第一附接装置(16)附接于第一承载元件,第二部件能够使用至少一个第二附接装置(18)附接于第二承载元件,其中第一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二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于彼此连续地配置,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彼此对齐,第二附接装置能够穿过第一通孔滑入到第二通孔内,第二部件附接于第二承载元件,第一附接装置能够滑入到第一通孔内并将第一部件附接于第一承载元件。

Bear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案1的前序部分的轴承组件,其用于将第一承载元件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二承载元件上。
技术介绍
为了连接两个承载元件(例如将机器人的臂连接到基部部件),使得一个承载元件能够相对于另一个承载元件枢转或旋转,可以使用轴承元件。这些轴承元件可以是简单的轴承,但也可以是更复杂的结构,例如行星变速器(/行星传动器)。这些轴承元件可以布置在待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支撑的承载元件之间。这里,轴承元件能够绕着共用的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可以布置在共用的轴上。为了将(各)单个元件(即两个承载元件和轴承元件)彼此附接,在已知的系统中,配置所有的元件,然后将第一部件(即第一轴承元件)附接于第一承载元件(例如臂),其中将附接螺栓或附接螺丝从第一承载元件的外侧穿过第一承载元件引入到第一部件内。随后将第二承载元件(例如基部部件)附接于第二部件(即第二轴承),其中将附接螺栓或附接螺丝从第二承载元件的外侧穿过第二承载元件引入到第二部件内。这里,不利的是,有两个不同的附接方向(一个是从第一承载元件的外侧,一个是从第二承载元件的外侧),由此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的附接工艺(/过程/处理)。作为另一种选择,在配置各个元件之后,两个附接螺栓或螺丝能够通过具有不同直径的两个轴承元件(即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从同一侧(例如从第一承载元件的所在侧)引入。以这种方式,可以从这两个部件的一侧到达用于在组装状态下接纳螺栓的开口。然而,这导致:较小的部件,而较小的部件的载荷能力较低,即,由于其较小的尺寸,仅能支撑较小的载荷;和/或,较大的部件,而较大的部件的重量较高,因此更加昂贵或者导致轴上的不均匀的载荷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其中第一承载元件和第二承载元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被轴承组件可旋转地支撑,并且能够实现轴承组件到第一承载元件和第二承载元件的自动附接工艺。该目的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案1的轴承组件实现。这里,轴承组件用于将第一承载元件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二承载元件上,并且包括能够绕着共用的旋转轴线旋转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能够使用至少一个第一附接装置附接于第一承载元件,第二部件能够使用至少一个第二附接装置附接于第二承载元件。为了简化附接并允许自动附接,第一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二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被连续地布置,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彼此对齐。然后可以推动第二附接装置穿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二通孔内,以便将第二部件附接于第二承载元件。然后可以推动第一附接装置进入第一通孔内,以便将第一部件附接于第一承载元件。第一承载元件例如可以是机器人的可枢转(的)臂。第二承载元件例如可以是机器人的主体。第二承载元件可以被称为基部元件,其代表(represents)相对于第一承载元件的相对参考系统。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一起可以构成齿轮机构。例如,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构成行星齿轮机构的部件,其中这两个部件可以是齿圈。在这种情况下,共用的旋转轴线可以是中心轴,这两个部件以悬垂的(overhung)方式支撑在该中心轴上。作为另一种选择,这两个部件也可以是两个轴承,这两个轴承经由中心轴而彼此连接。由于第二附接装置穿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二通孔内,因此所述附接可以从一侧(即从第一承载元件的所在侧)执行。因此不需要从另一侧(即从第二承载元件的所在侧)进行附接。因此附接工艺(/处理)可以以全自动的方式进行,这是因为所述进入(/操作)(access)仅从一侧以简单的方式发生。此外,不要求不同直径的两个部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以相对于共用的旋转轴线同轴地或径向地延伸。这取决于轴承的设计。如果它们是径向轴承,则通孔相对于共用的旋转轴线径向地延伸。如果这两个部件是轴向轴承,则通孔相对于共用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延伸。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二附接装置具有内轮廓(innerprofile),所述内轮廓用于接纳一工具,该工具用于将第二附接装置附接于第二承载元件。这里,内轮廓例如可以是六角形内轮廓。由于第二附接装置具有用于接纳工具的内轮廓,因此通孔的尺寸可以被设计成使得仅能引入附接装置。不一定(mustnot)存在用于工具的额外空间,这是因为它从内侧(/内部)接合于附接装置。第一附接装置可以具有外轮廓,所述外轮廓用于接纳一工具,该工具用于将第一附接装置附接于第一部件。这里,外轮廓也可以是六角形轮廓。这里,第一附接装置可以在附接之后从第一承载元件突出。作为另一种选择,第一承载元件可以具有与外轮廓的深度对应的凹部,使得外轮廓可以沉入凹部内。凹部的直径应当足够大,以允许外轮廓被工具包围。还可以的是,第一附接装置具有内轮廓而不是外轮廓。内轮廓还可以是例如用于接纳螺丝刀的狭槽。为了将第一承载元件连接到第一部件,第一通孔可以具有螺纹,第一承载元件可以具有支撑部分。第一附接装置然后接合到第一通孔的螺纹中并且被支撑在第一承载元件的支撑部分上。以这种方式,第一承载元件可以通过拉力(/张力)(tensileforce)连接到第一部件。这里,支撑部分可以直接是第一承载元件的一部分(/部件)或者可以由垫圈等形成。第二承载元件可以包括螺纹,第二部件可以包括支撑部分。这里,第二附接装置被构造成接合到第二承载元件的螺纹内并且将其支撑在第二部件的支撑部分上。这里第二部件的支撑部分集成到第二部件中,使得第二附接装置能够被支撑在第二部件上。这里,附接装置在第二部件中完全消失(disappears)。至少一个第三部件可以分别布置在第一部件与第一承载元件和/或第二部件与第二承载元件之间。这里,第三部件包括至少一个能够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齐的凹部。第三部件例如可以被用于在第一部件与第一承载元件之间提供间隔和/或在第二部件与第二承载元件之间提供间隔。第三部件例如可以被构造为盘,其中所述盘具有孔,所述孔代表(represent)凹部,或者,可以被构造为沿径向起皱的(corrugated)盘。这里起皱的盘的谷部代表凹部。轴承组件例如可以是布置在变速器壳体中的行星变速器。在该情况下,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代表行星变速器的两个部件。这里,连接到第二承载元件(例如连接到基部元件)的第二部件控制第一承载元件(其中第一承载元件连接到第一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形成平移梯级(/台阶)(translationstep),使得能够在第一承载元件和第二承载元件之间得到不同的旋转速度。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两者均可以被构造为径向轴承或者两者均可以被构造为轴向轴承。取决于此,通孔可以相对于旋转轴线同轴地或径向地布置,这正如上面所解释的。轴承组件例如可以用在机器人中。其包括第一承载元件和第二承载元件,第一承载元件和第二承载元件通过轴承组件而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或可枢转地支撑。第一承载元件可以是机器人的待相对于第二承载元件可旋转地或可枢转地布置的部件。这里,第二承载元件代表对于第一承载元件(而言)的固定参考系统,并且自身能够被相对于另一承载元件可旋转地支撑。第一承载元件例如为机器人的臂或臂的部件(/一部分),其中在第一种情况下,第二承载元件可以是机器人主体,而在第二种情况下,第二承载元件可以是机器人臂的另一部件(/部分)。轴承组件可以用作第一承载元件与第二承载元件之间的结合部(/接头/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组件(1),用于将第一承载元件(2)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二承载元件(4)上,其中所述轴承组件(1)包括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8),所述第一部件(6)和所述第二部件(8)能够绕着共用的旋转轴线(10)旋转,所述第一部件(6)能够使用至少一个第一附接装置(16)附接于所述第一承载元件(2),所述第二部件(8)能够使用至少一个第二附接装置(18)附接于所述第二承载元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6)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件(8)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被相对于彼此连续地配置,使得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彼此对齐,所述第二附接装置(18)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滑入到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部件(8)附接于所述第二承载元件(4),所述第一附接装置(16)能够滑入到所述第一通孔内并将所述第一部件(6)附接于所述第一承载元件(2)。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03 DE 102018200055.71.一种轴承组件(1),用于将第一承载元件(2)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二承载元件(4)上,其中所述轴承组件(1)包括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8),所述第一部件(6)和所述第二部件(8)能够绕着共用的旋转轴线(10)旋转,所述第一部件(6)能够使用至少一个第一附接装置(16)附接于所述第一承载元件(2),所述第二部件(8)能够使用至少一个第二附接装置(18)附接于所述第二承载元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6)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件(8)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被相对于彼此连续地配置,使得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彼此对齐,所述第二附接装置(18)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滑入到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部件(8)附接于所述第二承载元件(4),所述第一附接装置(16)能够滑入到所述第一通孔内并将所述第一部件(6)附接于所述第一承载元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于共用的旋转轴线(10)同轴地延伸,或者,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于共用的旋转轴线(10)径向地延伸。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接装置(18)包括内轮廓(20),所述内轮廓(20)用于接纳用于将所述第二附接装置(18)附接于所述第二承载元件(4)的工具。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蒂尔曼·哈尔丹尼尔·雷克英戈·舒尔茨
申请(专利权)人:斯凯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