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照录入的自感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96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照录入的自感应设备,由设备本体和感应电路板组成,所述设备本体包括顶部上盖、顶部下盖、立柱、底座,所述感应电路板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信号处理单片机、PWM驱动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所述感应电路板固定安装在顶部上盖和顶部下盖之间,所述底座通过立柱与顶部下盖连接,所述顶部下盖对应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的位置分别设有柱体套筒,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分别套装在柱体套筒内。通过自动感应护照的介入,实现拍照和解析过程;采用双筒结构,实现红外光的屏蔽和聚拢效果;同时,在底盘上设计了漫反射梁,极大降低底座反射回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红外光强度。

A Self-induction Device for Passport En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照录入的自感应设备
本技术涉及护照感应
,尤其涉及一种护照录入的自感应设备。
技术介绍
自动护照录入设备可以通过影像技术和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自动录入护照上的身份信息。目前国内实现此设备功能的方案是通过光学扫描系统采集护照影像,再通过字符识别算法完成录入工作,主要存在的缺陷为:光学扫描系统结构复杂,成本很高;光学扫描系统采用行采样方式,采集一幅护照信息时间长,往往需要20s以上;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将护照放入扫描仪,然后启动扫描程序,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照录入的自感应设备,主动感应护照的介入,通过阵列式图像传感器远距离采集护照图像,实现拍照和字符识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护照录入的自感应设备,由设备本体和感应电路板组成,所述感应电路板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信号处理单片机、PWM驱动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所述PWM驱动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分别与信号处理单片机连接,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连接PWM驱动电路,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连接信号放大电路,所述设备本体包括顶部上盖、顶部下盖、立柱、底座,所述顶部上盖与顶部下盖固定连接,感应电路板安装在顶部上盖和顶部下盖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底座通过立柱与顶部下盖连接,所述顶部下盖对应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的位置分别设有柱体套筒,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分别套装在柱体套筒内。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上盖和底座下盖,所述底座上盖和底座下盖的材质为黑色ABS且表面磨砂处理,且底座下盖设有漫反射梁。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窄带数字滤波器,所述窄带数字滤波器连接信号处理单片机,用于处理信号处理单片机接收的电压信号。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上盖设有护照卡槽,用于放置护照。上述方案中,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为红外光敏二极管。本技术的护照录入的自感应设备,通过自动感应设计,护照录入设备自动感应护照的介入,实现拍照和字符识别的解析过程;采用双筒结构,阻断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之间的干扰,实现红外光的屏蔽和聚拢效果;同时,在底盘上设计了漫反射梁,极大降低底座反射回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红外光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护照录入的自感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感应电路板的结构框图;图中:1、顶部上盖,2、顶部下盖,3、立柱,4、底座上盖,5底座下盖,6、感应电路板,601、红外发射二极管,602、红外接收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护照录入的自感应设备,由设备本体和感应电路板组成,其中,感应电路板6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601、红外接收二极管602、信号处理单片机、PWM驱动电路、信号放大电路,PWM驱动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分别与信号处理单片机连接,红外发射二极管连接PWM驱动电路,红外接收二极管连接信号放大电路。设备本体包括顶部上盖1、顶部下盖2、立柱3、底座,顶部上盖1与顶部下盖2固定连接,感应电路板6安装在顶部上盖1和顶部下盖2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底座通过立柱3与顶部下盖2连接,顶部下盖2对应红外发射二极管601和红外接收二极管602的位置分别设有柱体套筒,红外发射二极管601和红外接收二极管602分别套装在柱体套筒内。底座包括底座上盖4和底座下盖5,底座上盖4和底座下盖5的材质为黑色ABS且表面磨砂处理,且底座下盖5设有漫反射梁。红外传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于远程无接触信息传递的技术,采用一对红外二极管,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601和红外接收二极管602,其中,红外发射二极管601发射波长为940nm的强度可控红外线,红外接收二极管602感应射入感光半导体的940nm红外线,并将光强转化为电信号。红外发射二极管601和红外接收二极管602工作功率基本都是mW级别,满足低功耗要求,连续工作寿命超过五年,并且红外线人体不可见,也不会发出声音,本技术的红外接收二极管602采用红外光敏二极管。双筒结构,红外发射二极管601和红外接收二极管602的位置分别设有柱体套筒,阻断红外发射二极管601和红外接收二极管602之间的干扰,并且可以实现红外发射光的聚拢效果,也屏蔽了除护照方向以外的红外光对红外接收二极管602的干扰。PWM驱动电路驱动红外发射二极管601,同时在接收端处理信号时使用了窄带数字滤波器,这样,红外发射强度就是有固定波形的信号,从而避免了外界红外光源的干扰。在应用当中,护照会放置在设备的底座上方,感应装置需要区分设备底座的反射光和护照读取页的反射光。采用黑色ABS材质作为底座用料,表面进行了磨砂处理,同时,在底座下盖上设计了漫反射梁,极大降低底座反射回接收二极管的强度。设备工作过程中,信号处理单片机持续输出CMOS电平的特殊频率2kHzPWM信号,该信号经PWM驱动电路后转化为功率电流信号,驱动红外发射二极管601以2kHz的频率闪烁。通常,发出的红外光会大量被底座的磨砂处理及漫反射梁吸收,当有护照介入感应电路板和底座之间时,护照会大量反射红外光,此时,反射回感应电路板6的红外光被红外接收二极管602转化为电压信号,并经过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到信号处理单片机处理,将此信号采样后经过数字带通滤波,保留2kHz的有效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变化曲线判断是否有护照介入。当判定有护照放入时,信号处理单片机产生触发信号,通过电气连接控制图像采集处理单元工作。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得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照录入的自感应设备,由设备本体和感应电路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板(6)、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601)、红外接收二极管(602)、信号处理单片机、PWM驱动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所述PWM驱动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分别与信号处理单片机连接,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601)连接PWM驱动电路,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602)连接信号放大电路,所述设备本体包括顶部上盖(1)、顶部下盖(2)、立柱(3)、底座,所述顶部上盖(1)与顶部下盖(2)固定连接,感应电路板(6)安装在顶部上盖(1)和顶部下盖(2)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底座通过立柱(3)与顶部下盖(2)连接,所述顶部下盖(2)对应红外发射二极管(601)和红外接收二极管(602)的位置分别设有柱体套筒,红外发射二极管(601)和红外接收二极管(602)分别套装在柱体套筒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照录入的自感应设备,由设备本体和感应电路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板(6)、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601)、红外接收二极管(602)、信号处理单片机、PWM驱动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所述PWM驱动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分别与信号处理单片机连接,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601)连接PWM驱动电路,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602)连接信号放大电路,所述设备本体包括顶部上盖(1)、顶部下盖(2)、立柱(3)、底座,所述顶部上盖(1)与顶部下盖(2)固定连接,感应电路板(6)安装在顶部上盖(1)和顶部下盖(2)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底座通过立柱(3)与顶部下盖(2)连接,所述顶部下盖(2)对应红外发射二极管(601)和红外接收二极管(602)的位置分别设有柱体套筒,红外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恺卢三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比邻智能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