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及多旋翼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89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桨及多旋翼飞行器,涉及多旋翼飞行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螺旋桨变距机构结构复杂,重量较大的问题。所述螺旋桨包括:桨叶和固定机构,桨叶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桨毂,桨毂内形成有定位孔;固定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各固定机构分别与不同桨距对应的桨毂形状相适配;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桨夹、第二桨夹和定位销,第一桨夹内壁形状与桨毂顶部外侧壁形状相适配,第二桨夹内壁形状与桨毂底部外侧壁形状相适配,定位销与定位孔形状相适配,定位销依次穿过第一桨夹、定位孔和第二桨夹。所述螺旋桨可根据针对两个桨叶的不同安装角更换对应的固定机构,从而完成桨距的改变,结构简单,重量轻。

Propeller and Multi-Rotor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桨及多旋翼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多旋翼飞行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桨及多旋翼飞行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多旋翼飞行器中各螺旋桨升力的改变通常有两种方式:1.变桨距方式,通过控制并改变螺旋桨的桨距来改变该螺旋桨获得的升力;2.调速方式,通过调整发动机节气门控制对应螺旋桨的转速,进而改变该螺旋桨获得的升力。对应上述两种升力改变方式,螺旋桨可分为:1.变距螺旋桨,即桨叶安装角(或桨距)可通过变距机构改变的螺旋桨,在飞行中能根据飞行速度和高度自动(或人工)改变桨距,具有良好的飞行适应性。但是,采用变距螺旋桨的飞行器需要额外的变距机构(液压或电动控制),增加了机械结构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飞行器自身的重量。2.定距螺旋桨,即桨叶安装角(或桨距)固定的螺旋桨。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维修简单的特点,在小功率的轻型飞行器上广泛应用。但是,螺旋桨一旦安装于发动机曲轴上,不能再改变桨叶角度,螺旋桨的最大效率只有在特定前进比值时方能获得。以其他速度飞行时.螺旋桨的效率总是低于最大值。因此,定距螺旋桨不能在各种工作状态下保持最佳性能;而变距螺旋桨的变距机构结构复杂,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定距螺旋桨的不能在各种工作状态下保持最佳性能;而变距螺旋桨的变距机构结构复杂,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螺旋桨,包括:桨叶和固定机构,所述桨叶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桨毂,所述桨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合后,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形成定位孔;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固定机构分别与不同桨距对应的桨毂形状相适配;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桨夹、第二桨夹和定位销,所述第一桨夹内壁形状与所述桨毂顶部外侧壁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桨夹内壁形状与所述桨毂底部外侧壁形状相适配,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形状相适配,所述定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桨夹、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第二桨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中,所述第一桨夹的内腔的顶面包括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顶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第二桨夹的内腔的底面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相等。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中,所述定位销沿轴向贯穿设置有中空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中,所述中空腔为圆柱形腔室。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中,所述桨毂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桨夹的侧壁包覆于所述桨毂的顶部凸台外围,所述第二桨夹的侧壁包覆于所述桨毂的底部凸台外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中,所述第一桨夹上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底部与所述主体顶部位于凸台外围的区域接触;所述第二桨夹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的顶部与所述主体底部位于凸台外围的区域接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中,所述第一桨夹与所述第一翻边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桨夹与所述第二翻边之间的连接处均为曲面过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中,所述凸台沿所述桨毂的轴向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为梯形。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中,所述桨毂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桨夹和所述第二桨夹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螺旋桨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提供的螺旋桨应用于多旋翼飞行器中,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从而将第一桨叶、第二桨叶和桨毂固定。在需要改变桨距时,将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相对转动,改变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的安装角后,再选用与偏转后对合形成的桨毂适配的固定机构对桨毂进行固定。使用本技术提供的螺旋桨,可通过改变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之间的安装角来改变桨距,同时使用相匹配的固定机构进行固定,从而可根据多旋翼飞行器的不同需求改变螺旋桨的桨距,且在改变桨距时无需使用液压或者电动控制,结构简单,重量轻。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旋翼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定距螺旋桨的不能在各种工作状态下保持最佳性能;而变距螺旋桨的变距机构结构复杂,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安装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螺旋桨。所述多旋翼飞行器与上述螺旋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中桨叶的零件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中桨叶的处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中桨叶处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中桨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固定机构的零件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中另一种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固定机构的零件爆炸图;图10为图9中第二桨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0-第一叶片;120-第二叶片;131-第一连接部;132-第二连接部;133-第一定位槽;134-第二定位槽;135-定位孔;136-主体;137-凸台;138-第一安装孔;200-固定机构;210-第一桨夹;220-第二桨夹;221-第一底面;222-第二底面;223-第二桨夹的侧壁;224-第二翻边;230-定位销;231-中空腔;240-第二安装孔;250-过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括:桨叶和固定机构,所述桨叶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桨毂,所述桨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合后,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形成定位孔;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固定机构分别与不同桨距对应的桨毂形状相适配;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桨夹、第二桨夹和定位销,所述第一桨夹内壁形状与所述桨毂顶部外侧壁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桨夹内壁形状与所述桨毂底部外侧壁形状相适配,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形状相适配,所述定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桨夹、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第二桨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括:桨叶和固定机构,所述桨叶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桨毂,所述桨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合后,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形成定位孔;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固定机构分别与不同桨距对应的桨毂形状相适配;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桨夹、第二桨夹和定位销,所述第一桨夹内壁形状与所述桨毂顶部外侧壁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桨夹内壁形状与所述桨毂底部外侧壁形状相适配,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形状相适配,所述定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桨夹、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第二桨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夹的内腔的顶面包括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顶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第二桨夹的内腔的底面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卉陈明非孙昕朱延军杜建蓉李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