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49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其包括集管箱,在该集管箱中,垫圈插设在所述集管和所述箱之间以密封所述集管和所述箱彼此联接的部分,其中,所述集管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使得在供所述热交换介质流动的区域之间形成的第一空间部分形成为借助在所述集管和所述箱彼此联接的部分处形成的热交换介质排出装置与所述集管箱的外部区域连通,从而防止所述热交换介质在两个热交换部分之间泄漏,并且即使发生所述热交换介质的泄漏时也能检测所述热交换介质的所述泄漏。

Integrated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热交换器
以下公开涉及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其中两个热交换部件彼此形成一体。
技术介绍
通常,热交换器是这样的装置,该装置安装在特定流动路径上以进行热交换,使得在特定流动路径中循环的热交换介质吸收外部空气的热或将热交换介质自身的热辐射到外部。这种热交换器根据其使用目的被各种各样地制造,例如使用制冷剂作为热交换介质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使用冷却水作为热交换介质的散热器和加热器芯、使用油作为热交换介质来冷却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中流动的油等的油冷却器。此外,随着近来汽车工业对世界环境和能源的兴趣增加,进行提高燃料效率的研究,并且为了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求,已经稳步进行关于轻型化、小型化和高功能化的研究和开发。然而,在交通工具中使用的热交换器中,当单独制造和安装多个热交换器时,不仅由于大量的制造过程而生产率低,而且材料的浪费非常严重以至于除了成本增加之外,还难以确保用于装配各个热交换器的空间。因此,为了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已经开发和使用了用于整体形成多个热交换器的各种技术。作为现有技术的韩国专利10-2007-008163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并且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集成热交换器的视图。如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集成热交换器构造成包括:多个第一管11,第一流体流动穿过第一管11;第一芯部10,该第一芯部包括插设在第一管11之间的第一散热片12以及分别联接第一管11的两端的第一集管13;多个第二管21,第二流体流动穿过第二管21;第二芯部20,该第二芯部包括插设在第二管21之间的第二散热片22以及分别联接第二管21的两端的第二集管23;单个箱30,该箱同时联接到第一芯部10的第一集管13和第二芯部20的第二集管23以形成供第一和第二流体流动的空间;以及至少一个挡板60,挡板60安装在箱30中以将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彼此分离。根据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集成热交换器可以通过借助挡板60分隔箱30的内部而同时冷却两种热交换介质。然而,在这种热交换器中,因为具有不同温度的两种热交换介质在由挡板60分隔的单个箱中循环,所以管和箱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管11和21与箱30之间的热膨胀差异而变形,因此可能发生热交换介质的泄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箱30中安装一对彼此间隔开布置的挡板60,并且在一对挡板60之间形成有阻热沟31以阻挡两种热交换介质通过箱30的热传递。然而,存在仍然通过箱30的连接部分进行热传递并且仍然可能发生热交换介质的泄漏的问题。因此,可以在集管或箱中的一对挡板60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泄漏检测孔,以检测热交换介质的泄漏。然而,可能会通过泄漏检测孔引入外部异物等,并且可能会发生密封部分腐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KR10-2007-0081635A(2007年08月17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旨在提供这样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其能够防止热交换介质在集成热交换器中的两个热交换部件之间泄漏(其中两个热交换部件一体形成),并且即使发生热交换介质的泄漏也能检测到热交换介质的泄漏。在一个总体方面中,集成热交换器包括:集管箱100,在该集管箱中,集管110和箱130彼此联接以形成空间,在该空间中储存热交换介质并且所述热交换介质在该空间中流动,并且在所述集管110和所述箱130之间插设有垫圈120以密封所述集管和所述箱彼此联接的部分,其中,所述集管箱10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使得第一空间部分A1形成在供所述热交换介质流动的区域之间,并且热交换介质排出装置形成在所述集管110和所述箱130彼此联接的所述部分处,使得所述第一空间部分A1与所述集管箱100的外部空间A2连通。所述集管箱100可以包括:所述集管110,该集管具有形成在其边缘部分中的垫圈安置槽111;所述垫圈120,该垫圈具有嵌入到所述垫圈安置槽111中的圆周部分121,并且一对桥接件122的两端在长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连接到所述圆周部分121;所述箱130,该箱具有形成在其开放端部上的联接部分131,所述联接部分与所述垫圈120的所述圆周部分121紧密接触,并且联接到所述集管110以形成供所述热交换介质流动穿过的空间;以及一对挡板140,该对挡板在所述箱130内形成为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与所述垫圈120的所述一对桥接件122紧密接触以隔开由所述集管110和所述箱130之间的所述联接形成的所述内部空间,并且所述一对挡板140之间的所述第一空间A1与所述集管箱100的所述外部空间A2借助所述集管110的所述垫圈安置槽111和所述箱130的所述联接部分131之间的间隙G彼此连通。一对集管箱100可以布置成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集成热交换器还可以包括:多个制冷剂管200,这些制冷剂管的两端固定到所述一对集管箱100以形成所述热交换介质的流动路径;以及多个散热片300,这些散热片插设并联接在所述制冷剂管200之间。形成在布置在上部的集管箱100中的一对挡板140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和形成在布置在下部的集管箱100中的一对挡板140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以形成在彼此相同的位置。相对于所述一对挡板140的形成位置,第一热交换部分1000-1可以形成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并且第二热交换部分1000-2可以形成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1000-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1000-2可以分别设置有入口管子和出口管子,使得不同的热交换介质在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1000-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1000-2中流动。集成热交换器1000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制冷剂管200之间的等效管400,所述等效管的两端连接到所述一对集管箱100并连接到所述一对挡板140之间的所述第一空间A1。所述等效管400可以形成为使得所述热交换介质不在其中流动。所述等效管400可以形成为两端封闭的管子的形式。所述等效管400可以以与所述制冷剂管200相同的形式形成。在所述一对挡板140之间的位置处,所述垫圈120可以具有切口部分124,在该切口部分中,所述圆周部分121的一部分被移除。所述垫圈120具有连接部分123,所述连接部分在所述圆周部分121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向内隔开的位置处连接所述一对桥接件122。所述切口部分124可以形成在所述圆周部分121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中。所述垫圈120可以具有连接所述一对桥接件122的连接部分123,所述连接部分形成在所述圆周部分121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向内隔开的位置处。所述垫圈120可以包括:第一垫圈部分120-1,其密封所述集管箱100的供所述热交换介质流动的相对于所述第一空间部分A1来说的一侧区域;第二垫圈部分120-2,其密封所述集管箱100的供所述热交换介质流动的相对于所述第一空间部分A1来说的另一侧区域;以及将所述第一垫圈部分120-1和所述第二垫圈部分120-2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分123。所述连接部分123的横截面积可以小于所述第一垫圈部分120-1和所述第二垫圈部分120-2的所述圆周部分的横截面积。所述连接部分123的直径可以小于所述第一垫圈部分120-1和所述第二垫圈部分120-2的所述圆周部分的直径。所述垫圈120可以具有一体形成的所述第一垫圈部分120-1、所述第二垫圈部分120-2和所述连接部分123。所述挡板14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热交换器,该集成热交换器包括:集管箱,在该集管箱中,集管和箱彼此联接以形成空间,该空间中储存热交换介质并且所述热交换介质在该空间中流动,并且在所述集管和所述箱之间插设有垫圈以密封所述集管和所述箱彼此联接的部分,其中,所述集管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使得第一空间部分形成在供所述热交换介质流动的区域之间,并且热交换介质排出装置形成在所述集管和所述箱彼此联接的所述部分处,使得所述第一空间部分与所述集管箱的外部空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19 KR 10-2017-01748671.一种集成热交换器,该集成热交换器包括:集管箱,在该集管箱中,集管和箱彼此联接以形成空间,该空间中储存热交换介质并且所述热交换介质在该空间中流动,并且在所述集管和所述箱之间插设有垫圈以密封所述集管和所述箱彼此联接的部分,其中,所述集管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使得第一空间部分形成在供所述热交换介质流动的区域之间,并且热交换介质排出装置形成在所述集管和所述箱彼此联接的所述部分处,使得所述第一空间部分与所述集管箱的外部空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热交换器,其中,所述集管箱包括:所述集管,该集管具有形成在其边缘部分中的垫圈安置槽;所述垫圈,该垫圈具有嵌入到所述垫圈安置槽中的圆周部分,并且一对桥接件的两端在长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连接到所述圆周部分;所述箱,该箱具有形成在其开放端部上的联接部分,所述联接部分与所述垫圈的所述圆周部分紧密接触,并且联接到所述集管以形成供所述热交换介质流动穿过的空间;以及一对挡板,该一对挡板在所述箱内形成为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与所述垫圈的所述一对桥接件紧密接触以隔开由所述集管和所述箱之间的联接形成的所述内部空间,并且所述一对挡板之间的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集管箱的所述外部空间借助所述集管的所述垫圈安置槽和所述箱的所述联接部分之间的间隙彼此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热交换器,其中,一对集管箱布置成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集成热交换器还包括:多个制冷剂管,这些制冷剂管的两端固定到所述一对集管箱以形成所述热交换介质的流动路径;以及多个散热片,这些散热片插设并联接在所述制冷剂管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热交换器,其中,在布置在上部的所述集管箱中形成的所述一对挡板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在布置在下部的所述集管箱中形成的所述一对挡板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形成在彼此相同的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热交换器,其中,相对于所述一对挡板的形成位置,第一热交换部分形成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并且第二热交换部分形成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至勋高光玉赵柄善崔正范
申请(专利权)人: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