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472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的听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该听筒导音结构包括连通外观出音口与听筒喇叭发声区的听筒通道,在听筒通道与机壳的顶侧边框之间设有顶侧型材,在听筒通道与屏幕之间设有前侧型材;在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顶侧型材的前端设有第一倒角,前侧型材的尾端设有第二倒角,该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的设计可以将听筒喇叭发出的声音较直接的导向斜上方的外观出音口,有助于提升音量和音质,并且在机壳的顶侧边框内形成有设置补强结构的空间,允许设置补强结构来保障该处结构的强度。该移动终端采用上述听筒导音结构后,可以将听筒的外观出音口更贴近于屏幕的顶端设置,从而可进一步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Mobile terminal and its receiver sound guid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的听筒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技术介绍
听筒是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一个发声模块,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听筒喇叭,听筒喇叭通常与屏幕模组之间形成发声腔,屏幕显示区的上方设置外观出音孔,该外观出音口与上述发声腔连通,从而将听筒喇叭发出的声音散出。随着全面屏移动终端的普及,如图1所示,外观出音口的位置将越来越极限的靠近屏幕的上端,为了给听筒喇叭避让出安装空间,机壳顶侧边框设置得越来越薄,这样就导致该处机壳的结构强度较低,碰撞时容易损坏或变形,同时也会导致听筒喇叭等内部部件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上述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包括连通外观出音口与听筒喇叭发声区的听筒通道,在所述听筒通道与机壳的顶侧边框之间设有顶侧型材,在所述听筒通道与屏幕之间设有前侧型材;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前端设有第一倒角,所述前侧型材的尾端设有第二倒角。可选的,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第二倒角的前端为弧面结构。可选的,所述顶侧型材向听筒喇叭与机壳的顶侧边框之间延伸出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机壳的顶侧边框连接,所述连接部与听筒喇叭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顶侧型材与听筒喇叭之间夹设有密封垫。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与机壳的顶侧边框榫槽配合连接。可选的,所述前侧型材的所述尾端设有与屏幕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平台,所述顶侧型材上设有第二安装平台,所述第一安装平台和所述第二安装平台分别用于与防尘网的两侧边缘连接。可选的,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尾端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平台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前端设有第三倒角。可选的,在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所述前端与所述前侧型材的所述后端之间具有间隔。可选的,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所述前端低于所述前侧型材的所述后端。可选的,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第二倒角的前端与听筒喇叭的中部区域相对应。通过上述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可以允许听筒喇叭在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外观出音口沿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错开一定的距离设置,这样当外观出音口靠近屏幕的上端设计时,听筒喇叭可以与机壳的顶侧边框形成一定间隔,利用该间隔可以对机壳的顶侧边框采取加厚或补强设计,使该侧边框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和防护性能。并且,上述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的设计可以将听筒喇叭发出的声音较直接的传导向斜上方的外观出音口,有助于提升外管出音口散发出的音量,同时由于散发出的声音未经过过多次的反射,音质方面也能够有所保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该移动终端采用上述听筒导音结构后,可以将听筒的外观出音口更进一步的贴靠于屏幕的顶端设置,从而可进一步提升全面屏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同时,机壳顶侧边框的内侧也具有充足的空间设置补强结构,在保证听筒具备较佳音质和音量的同时,又不会丧失机身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全面屏移动终端外观出音口位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将图2中的第二倒角的水平距离进行缩短设计后的示意图;图4是将图2中的第二倒角的水平距离进行加长设计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观出音口;2、听筒通道;3、顶侧型材;31、第一倒角;4、前侧型材;41、第二倒角;42、弧面结构;5、机壳的顶侧边框;6、连接部;7、听筒喇叭;8、密封垫;9、防尘网;10、钢网;11、屏幕;12、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包括连通外观出音口1与听筒喇叭7的发声区的听筒通道2,在听筒通道2与机壳的顶侧边框5之间设有顶侧型材3,在听筒通道2与屏幕11之间设有前侧型材4,上述听筒通道2可以是仅由顶侧型材3和前侧型材4限定形成,而顶侧型材3与前侧型材4既可以采用一体成型式设计,也可以采用分体式设计,当然听筒通道2还可以是由顶侧型材3、前侧型材4和位于听筒通道2左右两侧的边侧型材限定形成,听筒通道2可以有多种形成方案,本实施例主要是对其顶侧型材3和前侧型材4提出的设计;在听筒通道2的出音方向上,顶侧型材3的前端设有第一倒角31,前侧型材4的尾端设有第二倒角41,即顶侧型材3和前侧型材4朝向听筒通道2的一侧均具有斜面结构,两斜面结构均为相对于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倾斜。通过上述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可以允许将听筒喇叭7在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外观出音口1沿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错开一定的距离设置,这样当外观出音口1靠近屏幕11的上端设计时,听筒喇叭7可以与机壳的顶侧边框5形成一定间隔,利用该间隔空间可以对机壳的顶侧边框5采取加厚或补强设计,使该侧边框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并且,上述第一倒角31和第二倒角41的设计可以将听筒喇叭7发出的声音较直接的传导向斜上方的外观出音口1,有助于提升听筒音量,同时由于听筒喇叭7发出的声波仅经过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等少有的几次反射即被散出,并不会在听筒通道内反复反射形成混响,所以音质方面也能够达到较高水准。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顶侧型材3的前端与前侧型材4的后端之间具有间隔。受移动终端的轻薄化设计影响,机壳内的高度空间十分有限,若将前侧型材4的尾端延伸至与顶侧型材3重合,则前侧型材4与顶侧型材3之间的间距势必会被压缩至很小,这会导致该处听筒通道2的过流面积很小,影响声音的散出。因此,将顶侧型材3的前端与前侧型材4的后端间隔设置后,可以在机壳内高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保证听筒通道2具有足够的宽度,使听筒喇叭7发出的声音能够更顺利的散发出去。进一步的,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顶侧型材3的前端优选低于前侧型材4的后端,由此,距离外观出音口1较远区域的部分听筒喇叭7射向第二倒角41的声波,很大一部分会被反射到第一倒角31上,再通过第一倒角31反射向外观出音口1,从而提升了音质和音量。再进一步的,在听筒通道2的出音方向上,第二倒角41的前端优选为与听筒喇叭7的中部区域相对应,因为听筒喇叭7靠近外观出音口1的大部分区域都可以将声波直射出顶侧型材3与前侧型材4之间的间隙,而听筒喇叭7远离外观出音口1的部分区域发出的声波只能通过第二倒角41和第一倒角31的依次反射才能被送向外观出音口1,因此,如图3所示,若将第二倒角41的水平距离设置得太短,则听筒喇叭7远离外观出音口1的很大一部分区域会被遮挡,无法直接或通过反射射出顶侧型材3与前侧型材4之间的间隙;再参考图4,而若将第二倒角41的水平距离设置得过长,虽然能够避免对听筒喇叭7远离外观出音口1的部分区域形成遮挡,但由于第二倒角41的倾斜度会减小,即第二倒角41更趋近于水平,这样便无法将听筒喇叭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外观出音口与听筒喇叭发声区的听筒通道,在所述听筒通道与机壳的顶侧边框之间设有顶侧型材,在所述听筒通道与屏幕之间设有前侧型材;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前端设有第一倒角,所述前侧型材的尾端设有第二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外观出音口与听筒喇叭发声区的听筒通道,在所述听筒通道与机壳的顶侧边框之间设有顶侧型材,在所述听筒通道与屏幕之间设有前侧型材;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前端设有第一倒角,所述前侧型材的尾端设有第二倒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第二倒角的前端为弧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型材向听筒喇叭与机壳的顶侧边框之间延伸出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机壳的顶侧边框连接,所述连接部与听筒喇叭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顶侧型材与听筒喇叭之间夹设有密封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机壳的顶侧边框榫槽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型材的所述尾端设有与屏幕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兴发荣玉杰陈建武卢先科张磊邓雄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