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区域需求响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1113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网区域需求响应方法,在需求响应主体于电力电站签订需求响应协议后,通过在电力电站向需求响应主体进行供电的线路中建立能源站,由能源站分别获取需求响应主体侧及电力电站侧的供能数据,以确定当前的用电环境是否符合需求的触发条件,并通过能源站进行需求响应的供能调控。该方法明确了在进行需求响应时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责任义务,采用标准化量化的手段使得需求响应操作的具体操作时机和操作方法得以固化,避免了需求响应的逐级审批,提升了进行需求响应的效率。

A Regional Demand Response Method for Power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网区域需求响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电网领域的电网区域需求响应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高峰负荷,以及国家对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要求和减轻环境影响、改善电网运行经济效率的政策目标,都迫切需要变革电力系统运作和规划方式。电力需求侧也亟待变革以为减碳、环境保护、电力供需平衡、提升经济效率等政策目标做出贡献。为适应电力市场发展,通过价格信号和激励机制来增加需求侧在市场中的作用,为此引入需求响应(demandresponse,DR)机制。2014年,上海市成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定的中国首个需求响应试点城市。电力需求响应系统涉及需求响应监管者、电能供应商、需求响应服务管理者、需求响应聚合商和电力用户等多个方面。区域型分布式能源站可作为能源供应商也可作为电力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目前已并网上网的分布式能源站目前只是被动的接入配电网,作为区域型分布式能源站如何参与需求响应还没有相关可参照的方式方法。开发准确高效可实现的需求响应标准方法是技术人员的主要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网区域需求响应方法,它能够实现对于指定区域内对特定需求响应主体进行需求响应的功能调节。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网区域需求响应方法,包括需求响应主体、能源站和电力电站;需求响应主体与电力电站先行签订需求响应协议,需求响应协议的内容包括需求响应的触发条件、需求响应的时间段、需求响应的频率上限以及需求响应的能力下限;在电力电站向需求响应主体进行供电的线路中建立能源站,在需求响应主体侧设置区域用电采集系统,能源站分别接收需求响应主体侧的区域用电采集系统的能耗数据与电力电站侧的电网供电数据,同时能源站对需求响应主体的供能进行调节控制;当能源站监测到电力电站侧的电网供电数据及需求响应主体侧的能耗数据符合需求响应的触发条件时,能源站向需求响应主体发出需求响应指令,并调控需求响应主体的供能;在需求响应指令执行后,能源站将需求响应的测算结果发送到电力电站,由电力电站与需求响应主体结算需求响应补贴。进一步的,所述需求响应的触发条件包括需求响应主体侧的电网备用容量和局部负荷过载量,以及电力电站侧的电力供应缺口量、系统最高负荷量和系统峰谷极限差值。进一步的,所述需求响应的频率上限包括日响应频率上限、日累计时间上限、单次响应时间上限、年累计响应天数上限。再进一步的,当能源站发现所述需求响应主体的需求响应频率达到了所述需求响应的频率上限的任意一项指标时,所述能源站终止发出所述需求响应指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网区域需求响应方法,在需求响应主体于电力电站签订需求响应协议后,通过在电力电站向需求响应主体进行供电的线路中建立能源站,由能源站分别获取需求响应主体侧及电力电站侧的供能数据,以确定当前的用电环境是否符合需求的触发条件,并通过能源站进行需求响应的供能调控。该方法明确了在进行需求响应时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责任义务,采用标准化量化的手段使得需求响应操作的具体操作时机和操作方法得以固化,避免了需求响应的逐级审批,提升了进行需求响应的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网区域需求响应方法,包括需求响应主体、能源站和电力电站,其具体流程如下。需求响应主体与电力电站先行签订需求响应协议,需求响应协议的内容包括需求响应的触发条件、需求响应的时间段、需求响应的频率上限以及需求响应的能力下限。其中,所述需求响应的触发条件包括需求响应主体侧的电网备用容量和局部负荷过载量,以及电力电站侧的电力供应缺口量、系统最高负荷量和系统峰谷极限差值。所述需求响应的频率上限包括日响应频率上限、日累计时间上限、单次响应时间上限、年累计响应天数上限。在电力电站向需求响应主体进行供电的线路中建立能源站,在需求响应主体侧设置区域用电采集系统,能源站分别接收需求响应主体侧的区域用电采集系统的能耗数据与电力电站侧的电网供电数据,同时能源站对需求响应主体的供能进行调节控制。当能源站监测到电力电站侧的电网供电数据及需求响应主体侧的能耗数据符合需求响应的触发条件时,能源站向需求响应主体发出需求响应指令,并调控需求响应主体的供能。当能源站发现所述需求响应主体的需求响应频率达到了所述需求响应的频率上限的任意一项指标时,所述能源站终止发出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在需求响应指令执行后,能源站将需求响应的测算结果发送到电力电站,由电力电站与需求响应主体结算需求响应补贴。以上海市某区某地块实时的区域需求响应协议为例。该需求响应主体与为其供电的电力电站签订需求响应协议,约定需求响应能力原则上不低于10000kW,4.需求响应的时间段原则上为10:00-15:00,其中约定需求响应1天不多于2次、累计不超过2小时;实时需求响应原则上每年度不超过10天,1天不多于2次,1次不超过30分钟。需求响应的发起条件为当电网备用容量不足或局部负荷过载;出现其它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电力供应缺口;省级电网负荷达到上一年度最高负荷的95%以上,或系统峰谷差率达到20%及以上时,进行需求响应调控。结算奖励机制如下:1.对通过需求响应临时性减少的高峰电力负荷,每千瓦补贴100元。2.参与需求响应的用户(集团用户)每年度至少参与10次响应,如响应不足10次的,则按照响应次数百分比领取补贴,响应不足5次的按违约处理,不享受补贴;如因发布需求响应次数少于5次而导致用户(集团用户)响应不足,则按照响应次数百分比领取补贴。3.集团用户视为单个用户参与响应并领取补贴,集团用户与电力用户分享比例由双方自行协商确定;4.来源于尖峰电价增收资金的补贴资金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安排使用,原则上实现当年收支平衡。5.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所得补贴资金应优先用于电能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实现响应点的数据实时采集监测,并接入国家(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线监测平台。本专利技术有助于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从以“供电服务为中心”向“电力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转变,通过电网各种目标之间相互协调去实现该目标,使电网公司能够对已有数据进行统一控制,使得需求响应形成双方共赢的局面。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区域需求响应方法,包括需求响应主体、能源站和电力电站,其特征在于:需求响应主体与电力电站先行签订需求响应协议,需求响应协议的内容包括需求响应的触发条件、需求响应的时间段、需求响应的频率上限以及需求响应的能力下限;在电力电站向需求响应主体进行供电的线路中建立能源站,在需求响应主体侧设置区域用电采集系统,能源站分别接收需求响应主体侧的区域用电采集系统的能耗数据与电力电站侧的电网供电数据,同时能源站对需求响应主体的供能进行调节控制;当能源站监测到电力电站侧的电网供电数据及需求响应主体侧的能耗数据符合需求响应的触发条件时,能源站向需求响应主体发出需求响应指令,并调控需求响应主体的供能;在需求响应指令执行后,能源站将需求响应的测算结果发送到电力电站,由电力电站与需求响应主体结算需求响应补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区域需求响应方法,包括需求响应主体、能源站和电力电站,其特征在于:需求响应主体与电力电站先行签订需求响应协议,需求响应协议的内容包括需求响应的触发条件、需求响应的时间段、需求响应的频率上限以及需求响应的能力下限;在电力电站向需求响应主体进行供电的线路中建立能源站,在需求响应主体侧设置区域用电采集系统,能源站分别接收需求响应主体侧的区域用电采集系统的能耗数据与电力电站侧的电网供电数据,同时能源站对需求响应主体的供能进行调节控制;当能源站监测到电力电站侧的电网供电数据及需求响应主体侧的能耗数据符合需求响应的触发条件时,能源站向需求响应主体发出需求响应指令,并调控需求响应主体的供能;在需求响应指令执行后,能源站将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正敏宗明朱钦邓孟华储琳琳钱军张宇俊刘议华陈勐刘子嘉陈妍君林琳郑虹高景艳唐啸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